養兒防老?長壽養生靠自己!

你一定想不到快兩百五十年前,即有一位老人家提出「老人家養生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兒孫」的觀念!這位奇特的老人還傳授了哪些長壽保身的要素呢?快讓皮國立老師帶你來看看。

文_ 皮國立 圖_ 視覺中國、圖蟲創意
參考書目_ 楊晉瑋、陳星諭、陳俊良、楊賢鴻著〈臺灣中醫對於長期照顧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心率變異之療效評估〉;劉翠溶著〈清代老年人口與養老制度初探〉;皮國立著〈北宋「老人」的食療與養生內涵-以《奉親養老書》為核心的文獻分析〉;清•曹廷棟著《老老恆言》;曹洪欣著《中醫養生大成》;洪瑞鴻、楊潤、李育臣著〈老人照護的推手-中醫〉。

老年化、高齡化社會似乎已是個全球化的趨勢,目前台灣正面臨高齡化的危機,各類長照議題相當熱門。根據統計,我國自二〇一八年起已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達百分之十四點五;二〇二六年又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將達百分之廿點六,也就是每五位台灣人就有一位老人。照這樣的發展,二〇六一年老年人口比率將持續升高至百分之三十八點九(七百十五萬人),預計我國老化程度將成為全世界第二名,並超越韓國、日本及香港等地。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老年疾病與各種慢性退化疾病,不但將折磨老人,也將造成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與日常照顧上的困擾。作為一位歷史工作者,不能不對社會現狀有所反思,並尋求古人智慧,一方面增進我們對「老人」的理解,一方面也思考可能的應對之法。

孝順不硬要,安靜很美好

古代中醫與文人已有重視老人健康的相關文字書寫,但總不成體系,原因之一是古代的老人並不算多。就清代的統計來看,在沒有戰爭、飢荒的影響下,扣除早夭的嬰幼兒,平均的壽命大約是六十二歲左右,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更只占總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二左右,人口結構不能算「太老」,因此未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歷史中探求蛛絲馬跡,汲取古人智慧。中國第一本老人養生專著是近一千年前北宋時,陳直所撰寫的《奉親養老書》。今天要介紹的則是古代老人養生學的集大成著作──清代曹庭棟在七十五歲時所撰寫的《老老恆言》,該書共引用書籍遍及經史子集三百零七種,故有其可觀之處。曹氏最終活到八十六歲,應可視為一位長壽老人。該書出版於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乃用一位老人的觀點,娓娓道出日常生活中老人需要注意的事項。
曹庭棟是清乾隆年間的舉人,但生性恬淡,曾被舉官而堅辭不就,於經史、詩文、詞章、考據等學問皆有所鑽研。他的家境優渥,所以於生計方面可說不虞匱乏,故能潛心學問。日常生活就是寫作、彈琴、畫蘭竹、寫書法,生活相當愜意,這已經點出了一個重要的養生重點──亦即人生要能恬淡自適,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前提是生活無虞才行)。

他認為,老人家的日常休閒就是要做些「和情志、養心神」的事情,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曹氏不是一位中醫,他在《老老恆言》中的觀點其實是種生活經驗的匯集與感言,而且多以居家生活為主,可見老年人多是以「居家」型態生活,以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為重點。全書沒有「人子」的視角,其實反映的是老年人不要奢望靠子女幫忙,養生要靠自己,自己要去追求健康,故書內不特別強調「孝道」。
想要活得老,先把覺睡好

首先是關於睡眠障礙,這恐怕是現代人的普遍問題。一般老人睡得少,容易醒,針對這點曹認為睡覺前「以清心為切要」,要把一切思慮、計謀、擔憂全部放下,方能有好的睡眠。

此外,睡覺最好能靠右側側睡,這在佛家叫做「吉祥睡」,這其實有科學根據,因為左側臥睡時會壓迫到心臟容易不舒服,而最差的則為仰睡,他說古人已有言教:「寢不屍」,屍體都是平躺仰臥的,所以是犯了大忌。

而睡覺時不要開燈,因為「目不外眩,則神守其舍」才能安心睡覺,亮光會阻礙睡眠與生理激素之分泌。其實曹氏所論,相當符合科學根據。此外,「多言傷氣」,睡覺前不要過度聊天,以免神志不安,阻礙熟睡。
老人睡覺時還必須保暖,特重腹部,所謂「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古人的肚兜和腰彩等物件,皆有保暖之意。至於很多人都有吃宵夜的習慣,曹認為,《內經》記載:「胃不和則臥不安。」吃點東西暖暖胃是可以的,例如熱湯或薄粥,都是好的選擇,至於酒、辣椒、薑湯,則會讓氣血動散,使老人無法快速入睡,所以睡前要避免食用。曹氏認為老人不一定要戒酒,反而指出古人常常在中午後喝酒,「藉以宣導血脈」,故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在古人是說得通的。

而古人多喝茶,有所謂「只愁睡少夢君稀」,正是指茶對睡眠有負面之影響。曹氏認為喝茶除了能解油膩外,好處並不多,除了讓人臉部發黃外,還有:「茶能解渴,亦能致渴,蕩滌精液故耳。」所以多喝並沒有益處,還愈喝愈渴傷及身體津液,是一項蠻有趣的觀察。

至於現代人睡前常做的盥洗一事,曹氏的觀點也相當特別,他認為不要常常洗澡:因為洗澡會使全身毛孔張開,「令人耗真氣」;老年人也不要常洗頭,而是應該要常梳頭,避免罹患頭風,洗臉則要用熱水行血氣,用冷水洗臉只會讓皮膚暗沉無光澤。這些呼籲不完全是現代話語下的「衛生」,或白話一點說「乾淨」,而比較像是傳統意義上的「養生」。
想要找健康,先住對地方

至於在日常起居上,早晨最好能把窗戶打開,掃除一遍,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房子內不通風、無清理,日久則會生「故氣」,這種氣「同鬱蒸之氣,入於口鼻,有損脾肺。」大概房屋久未居住,一進去都會有一種奇怪的味道,我想很多人都有那種經驗,那大概就是指「故氣」吧。所以房間要常常保持通風與清掃,才對健康有益。

至於居宅的選擇,須牢記古訓:「卑濕之地不可居」,居宅最好能墊高或鋪上木板或地毯,隔絕濕氣。日常的濕氣會傷害皮膚和脾胃,導致泄瀉之疾;若有筋骨痠痛之症,更需遠避濕氣重的居住環境。

整個住宅如果幾乎都照不到太陽,也不適合居住,陰氣逼窒,更對老人健康有害。那麼,有了好宅後,老人的房間要安排在哪裡呢?古人也有講究。老人房間最好在東邊,蘊含生生之氣,對健康有益,住宅的西邊一般認為陰氣較重、北方則是濕氣重,對老人養生都有害處。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引古代陰陽家之說,所謂臥房暗則能斂神聚氣,亦即平日房間偏暗比較好,不能太過明亮,又引《易經》卦辭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也就是臥房必向晦而後入,非常講究。

少食多動腦,別擁抱煩惱

在飲食方面呢?古人常說吃飯皇帝大、藥補不如食補,可見食養、食療在日常養生中的重要性。首先,老人的早餐不宜過於豐富,最好是早上能喝熱粥一碗,「能推陳致新,生津快胃」。吃完後,如日晴無風,可以就南邊的窗前,背向日光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讓脊樑晒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對老人之氣血有所助益。

平常飲食切忌油膩、還有「瓜果生冷諸物」更應減少食用,古人認為脾胃喜歡溫暖,生冷之物必傷脾胃,必須慎重。午後必須少食,但不是像現代的怕胖,而是因為「日西而陽氣虛」,所以「午後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亦即晚上要以少量進食為原則。

在進食原則上要把握「勿極饑而食,食不過飽;勿極渴而飲,飲不過多。」短時間的大吃、大喝最為傷身,還舉《道德經》謂:「五味令人口爽。」即進食的時候不能混雜太多味覺的刺激,總以單純、少量為原則,曹氏認為,老年人很多疾病,特別是腸胃方面的問題,只要能注意「少食」,血脈就會流暢,疾病慢慢就會好起來。

另外就是老年人的心情,要特別加以照護,而老人自己也要有所體認,自己年事已高,喜怒哀樂等情志都不要太過,以免傷身。曹氏認為老人還是要動腦,常動腦思考才不會枯竭,也不要攬太多事在身上以免傷神勞心。

與朋友聊天,「偶聞世事,不必論是非,不必較長短」才不會傷了和氣,談論時大呼大笑皆耗人元氣,必須加以節制。

而老人脾氣較為急躁,常常被子孫視為老頑固,其實這是生理上問題導致,所謂「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需於心中常抱「耐」字處之,則血氣既不妄動,神色亦覺和平,就可達到養身兼養性。這與作者個性喜安靜、不喜吵鬧,交友不算太廣泛,喜歡「自得其樂」的生活體驗有關。

沒有萬靈藥,長壽自己搞

以上所舉,僅為全書大要,事實上中醫養生學的內容還有相當多元的風貌,值得繼續探索。僅就本書所言,幾乎沒有涉及藥物治療與調養的部分,那是因為曹庭棟不喜歡服藥,他不相信醫者所開之藥方可以完全治好疾病,他認為養生要靠自己。所以,中醫還有許多藥物、食物的養生內容值得挖掘,若能將其融入現代老年醫學當中,未來應該有更好的發展契機。

古人常言:「家有一老,猶有一寶。」並非只是字面上的意義,而是希望世人都能警醒,注意家中老人的健康與心情,當社會上有了這樣一份溫暖與關懷,自然能減緩人們對高齡化社會的隱憂。我想,這是一種人文學者對現實的關懷,大部分的人都樂於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卻對漸漸老去和受病痛所苦的長輩冷漠以對,常視之為麻煩與累贅。而終有一天,你我都將變老,我們該如何孤身自處?希望本文能提供一些啟發。

閱讀完整內容
《OR旅讀中國》2021年02月號第108期

本文摘錄自‎

養兒防老?長壽養生靠自己!

《OR旅讀中國》

2021/2月號第1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