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南 恆春半島生活提案

一路往南奔馳,在溫暖海洋與蓊鬱森林圍繞下,來一趟親近土地的小旅行。恆春不是只有墾丁,這次讓我們從古城出發,探索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努力生活的痕跡。

採訪、攝影/李郁淳
車開在屏東台26號公路一路往南,沿途行經楓港、海口、車城,南台灣的豔陽、大海與落山風,不因為季節更迭而收斂,還是一樣毫無保留迎頭襲來。難怪當北部籠罩在多日陰雨綿綿裡,過慣溫暖日子的恆春人,可能因為才攝氏20度便冷得穿上層層保暖衣物。「今年落山風好像來得晚些,可惜雨下多了,牛杙蘿蔔收成不好。」恆春人是這樣叨叨和來客話家常。關於這片土地的一切,恆春人用極為細膩的方式在意著,也樂於與外來旅遊的人分享,也造就我第一次「到了屏東卻沒去墾丁」的恆春之旅。

古城裡的吃喝玩樂

在恆春鎮上,沈葆楨蓋的四座古城門撐過時代更迭,成為人們遙想歷史的僅存連結。位於南門跟西門之間,密集的老街商圈拼湊出恆春特有的在地風味。不論是綠豆饌、番仔青檳榔、鴨肉冬粉或《海角七號》阿嘉的家拍攝地,都在這裡。從生態觀光專營店「森社場所」出發,我跟著「島風行旅─老城在在」的導覽員昶幃,實地走訪鎮上幾個亮點,也深入了解恆春的歷史。

好比,熱門義式餐廳波波廚房,前身其實是真正的「聲色場所」,也就是酒家改建而來。而恆春三寶,則是瓊麻、洋蔥和港口茶。原來早年恆春生產的瓊麻足以外銷日本、英國,一肩撐起經濟命脈。瓊麻被大量運用在船隻繩索和生活物品上,經濟價值極高,直到尼龍繩的興起才導致了瓊麻崩盤。而恆春三怪,就是落山風、檳榔(據說恆春人極愛吃檳榔)和思想起(吟唱民謠的風氣)。這些故事聽在外地人耳中,都像是遙遠而陌生的傳說。

沒想到在12月逛恆春,仍不敵豔陽的考驗。我們到位在西門旁,由老屋改建的「湯匙放口袋」喝一瓶充滿漸層藍黃色調的「盛夏光年」(柑橘氣泡飲),再移駕到位在古城商圈的「小間珈琲」,吃一塊口感濃稠的起司蛋糕(雖然他們的招牌甜點,是充滿粉紅少女心的「草莓涼酥酥」)配金三角手沖咖啡。兩個女孩曾經牽著單車在台中大街小巷賣甜點,後來決定返回家鄉扎扎實實開一間咖啡館,重新找活生活的感覺。
留下來,或者開一間店

位在東門路上,一進門即感到歲月靜好的「恆。好餐廳&畫廊」,則是蕙姐展示從事餐飲多年的心血。原本在墾丁大街上經營知名比薩店多年,蕙姐移居恆春開了這家結合藝廊的蔬食餐廳,選用恆春在地農產(例如龍水糙米)入菜。一道彩虹小米藜麥沙拉一上桌,便叫人眼睛離不開,再配上玲瓏的餛飩皮莎莎塔,立刻足以吃出蕙姐的功力。「我希望運用在地食材,讓大家吃到食物原型的美好滋味。」領有植物治療師認證的蕙姐,也在隔壁開一間「小森林」植物選店,裡頭都是她精心蒐集來的美麗植栽,開這種店很難賺錢,蕙姐笑說,但還是想讓大家感受植物的魅力。

造訪幾間恆春小店後,似乎讓人更深刻感受這塊土地的魅力。落山風儘管吹得人頭痛欲裂,卻吹不走來到這裡駐足的心。「覓 Man-Made」麵包店的香港麵包師傅,因為愛上恆春女孩,決定留下來開烘焙坊。最初以工作室形式營運,想品嚐還得事先預定否則只能扼腕,後來規模漸大開了咖啡館,讓在地饕客也能從容來吃一份檸檬可芬(可頌與瑪芬的集合體)配港式奶茶,不必和外地客爭食。
身段靈活的硬頸恆春女人

吃在恆春,很輕易就能嚐到土地的滋味。我接著來到滿州位在石頭屋旁的小農麵攤,品言帶著妻子與兩個小小孩立足滿州,選用小麥麵粉和友善耕作的恆春半島當地食材,以雨來菇、薑黃、港口茶、火龍果、黑豆等成份製成彩虹麵條,還把剩食做成適合小孩玩的無毒蠟筆。桃紅色的麵條在恆春豔陽下發出鮮豔春色,吃在嘴裡有著鮮甜好滋味,同時滿足視覺與味蕾。
真的不能再吃了,我心想,趕緊跑到滿州聲音博物館去增長一點文化見識。每年舉辦的「半島歌謠季」,讓人見證恆春古調的純樸風俗,沒什麼畫面,能比見到年過七旬的阿嬤,拿著古琴自信站上台引吭高歌更激勵人心了。在滿州聲音博物館,我們聽了耕農歌、守牛調和駛牛車,在阿嬤們時而滄桑、時而雀躍,那表情很足的歌聲裡,我們像是搭著時光機回到過往,和她們心中的少女一起在滿州的田野中搭肩並行。
造訪完聲音博物館後,突然覺得恆春的女人親和卻有魄力,不吝於站出來大聲向外人展現家鄉的好。到物產富饒的龍水社區,更有深刻體驗。望過去一片綠油油的龍水以有機耕作的琅嶠米和牛杙仔蘿蔔聞名。「牛杙仔蘿蔔與美濃白玉蘿蔔同種,卻更小更辛辣,因為在風大的艱困環境下長成,很有個性。」帶我們進行拔蘿蔔體驗的秋月姐笑得慈祥,走在田裡卻總把背挺得老直,手腳俐落拔出幾條無辜貌的小蘿蔔。只見眾人拔著拔著突然上癮了,愛上這種直接跟土地取得豐美收穫的感覺。我們順便嚐了一口秋月姐醃製的蘿蔔,口感清脆利索,直爽暢快,像極了恆春的女人。
攀上枝頭看南國之海

行程的最後,我們到小森林旁邊,由屏東女兒美花開的「好好吃飯」,最後再好好吃上一頓充滿地氣的屏東飯。「好好吃飯」從一個只有兩口家用瓦斯爐的小流理台開始,茁壯成為今日充滿生活風格的美好空間。如果有幸能吃著美花家傳的花雕雞麵,邊聽她訴說著恆春的童年記憶,真是再幸福不過的滋味。若能再以香氣四溢的炸白糖粿(是她重現童年常見的街頭小吃)作為結尾,恆春的一切就牢牢印在心上了。

臨別恆春之前,我們還是跑到墾丁國家公園進行攀樹體驗。攀樹體驗(全程1.5小時,共6,000元,可上林務局網站報名,另在雙流森林公園也有開課)由林務局推廣,讓你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利用繩索上升或下降,最後甚至可抵達最高點的樹幹坐著,遠眺遠處墾丁海上閃閃發光的落日,那畫面非常宮崎駿,也非常的恆春。回歸土地,扎實苦幹,然後設法在上頭留下些許驕傲足跡,落山風再大,也吹不熄恆春人創造美好的決心。

恆春尋鹿去


▲恆春另個「名產」是梅花鹿,能有機會近距離摸摸這些毛茸茸(但味道頗重)的小可愛實在很療癒,到「鹿境」可近距離與梅花鹿接觸,另外恆春近年生態復育有功,到水蛙窟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也有機會在清晨或黃昏邂逅野生梅花鹿,讓你拍到仙氣美照po上IG

閱讀完整內容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No.333

本文摘錄自‎

國境之南 恆春半島生活提案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2021/第3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