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造船廠的一生懸命 見證南寮漁港風華

在新竹南寮地區繞一圈, 幾乎遇到的每一位當地居民,都可以說上家裡昔日漁村生活故事,話匣子一打開,滔滔不絕。我們在這場散步小旅行,深入產業禁地,捕捉南寮歷史風華。

文字‧ 柯曉翔 攝影‧ 陳宗怡


▲全盛時期的萬昌造船廠裡,最多可同時打造3艘船模。

「六○至七○年代最風光。」 風動竹塹文化協會理事長彭峰家說。他的父親彭水吉從十二、三歲就開始捕魚,開船至近海下網,打水燈、抓小卷。滿載小卷的漁船歸來,常在水閘門外大排長龍。

一九五九年,南寮漁港啟用,取代淤積的清朝主要貿易港口竹塹港,成為新竹漁業重要基地。然而, 歷史總是重演。南寮漁港之後也飽受淤積之苦,一九九一年新竹漁港完工,南寮漁港功能不再,逐漸走入歷史。


▲南寮謝家傳承五代,從龍舟、快艇到漁船,近海交通工具幾乎全包。

如今已看不見大批漁船進港,但從那些口耳相傳的故事、保留完好的建築,仍可一窺當年產業風光。來到東大路一家海鮮餐廳,隔壁倉庫門一開,竟出現一座九百多坪造船廠,自成一天地。兩座巨大船模(編按:指等比例船型模組)高聳挺立,重量最高達九十噸左右。

這裡是傳承謝家五代、超過百年的萬昌造船廠。第一代謝添財以木造舢舨船起家,第三代謝萬梓前往基隆八斗子和平島、宜蘭南方澳當學徒,將原本家族製造無動力船隻,躍進為動力漁船。全盛時期造船廠訂單排到金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謝家至全省各地找木材、削木板。


▲從造船學徒出師後,就能擁有專屬工具箱。

藉觀光導覽傳承故事

花費三年四個月,才能成為造船師,獲得師父贈送的專屬工具箱。「造船廠男生做的事情,我也做。」第五代傳人謝慧萍是唯一女性造船師,她回憶,夏天必須忍受廠房高溫,製玻璃纖維漁船的化學粉塵飄散,常讓皮膚起疹子。
但這一切,她卻甘之如飴,為我們一一解釋檜木探魚機座用來探測魚群、拋光機台將木材磨平光整。藍色浸木桶是用來燒水,將木材泡軟一天一夜。充滿水氣的木材質地更軟,可立刻釘上船模定型。


▲永昇製冰廠以地下水製作大型冰塊, 昔日供漁船冰鎮漁獲。

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襲台,導致南寮大淹水,地處低窪的造船廠首當其衝。為防海水倒灌,政府修築堤防,船隻無法下水,也宣告造船廠關閉的命運。停止營運約二十五年,謝慧萍仍想守護造船廠,藉由觀光導覽,讓故事繼續傳承,因為「如果這代沒有接下,造船廠就真正結束了。」

因漁業誕生的行業,還有周遭製冰廠。我們拜訪運作超過五十年、前身為三龍製冰廠的永昇製冰廠,零下五、六度存放冰塊的倉庫,一進去不由得打起寒顫。昔日提供漁船出海,現在幾乎沒漁船要用,多送至直銷中心與市場。

漁具倉庫如今也不再存放工具,變成觀光打卡景點。「小時候村裡常有男生提火把,女生提燈籠,最愛來這裡冒險。」風動竹塹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彭淑琴說。我們走進的秘境,是南寮居民從時光中,掏出的珍貴回憶。

探訪百年造船廠
行程: 南寮漁港與造船廠導覽、康樂里社區
導覽、米苔目DIY體驗等,約6.5小時
價格: 成人1,200元,3 ∼ 12歲兒童850元
網址:walkin.tw/tour/499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45期

本文摘錄自‎

百年造船廠的一生懸命 見證南寮漁港風華

商業周刊

2021/第17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