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南 最後寧靜

五月天的晏晝,走在香港仔海濱,海鮮店還未開檔,人們在休憩、緩跑、垂釣。旁邊的避風塘,波光粼粼,吹來暖烘的風,夾雜些微魚腥味。塘內停泊的漁船遊艇、貨輪舢舨隨波漂曳,個別在密集的船隻之間穿梭,找尋狹路,靠岸或離港。兩岸的樓宅大廈,靜默佇立,看着這片怡人景致日出日落。
這是南區標誌性的社區面貌,而香港作為漁港的水上人文化歷史,也銘刻於此。

香港仔避風塘,及其附近地域,包括香港仔市中心、黃竹坑、鴨脷洲等,隨着社會的經濟轉型,歷盡興衰變遷。這區的城市化,主要在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進行,時至今日,許多香港仔的建築物經已老化,需要翻新維修、拆卸重建。而數年前蔓延至南區的鐵路網,也正急遽更新沿線的風景。往時香港仔以至南區的寧靜愜意、和平閒慢、與世無爭的獨特氣氛,點滴流逝,趕上區外的步伐。

但任香港仔四周的變遷有多理所當然,始終有惜舊者。舊時代之於他們不是牽阻發展的包袱,而是當下的本源。他們以各種方式,盡力延續昔日的美好,或讓今人借鑑,或保存社區肌理,又或至少知道自身的過去。

香港仔之地名,源自一八九八年港英政府編印的地圖,標示石排灣一帶為「小香港」(Little Hong Kong),後來雖取英國外交大臣之名,易名「鴨巴甸」(Aberdeen),但「香港仔」的稱呼沿用至今。日佔時期,香港仔曾被改名為「元香港」,有「元來(原來)的香港」之意。

是次封面故事,從香港仔—原來的香港—出發,體驗了一場南區的文化旅遊,俯拾水上人的情懷故事;也觀察區內的重大變化,半世紀歷史屋邨的拆遷、市區建設的翻新重整、工業區蛻變成商業區、藝術社羣在狹縫中生成。變遷是這個城市的基調,本不為奇,但凝視着變遷的發生,更能教我們珍惜舊人事物的可貴,更懂得如何成就勝於昔日的新景象,欣賞當下的得來不易。

撰文/採訪•袁源隆 攝影•譚志榮、周耀恩、法新社、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舢舨遊覽香港仔

傳承漁港水上人文化


「從前,香港是個漁港……」這句話,香港人都耳熟能詳,但未必懂得怎樣把故事說下去。

然而,漁港的景色,漁業的發展,以至「水上人」的風俗習慣, 實是香港重要的歷史文化。當下的香港仔避風塘,雖不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艇戶棚屋密集得水泄不通的盛況,但仍然泊滿大大小小的船隻,小艇街渡川流不息,而兩旁海濱亦有古蹟、魚市場、船廠等充滿故事的地標。這片風景,這些建築,銘刻着香港仔漁港的過去。

八十後水上人後代陳子坤及其妻阮穎姿(Jenny),二○一九年起經營文化旅遊機構「浪遊漁港1773」,舉辦香港仔港灣語音導覽遊,讓參與者乘搭舢舨船,遊覽避風塘,探索昔日水上人的生活面貌。「香港仔以前有水上人在此居住,有community,有『住家艇』、形形式式的漁船,在它們未真正式微或消逝前,希望把這種文化承傳下去。」Jenny說道。


▲珍寶海鮮舫人去樓空,何時重復昔日輝煌,仍是未知之數。

「浪遊漁港1773」的香港仔避風塘舢舨遊,歷時一小時,出發前,參與者會在鴨脷洲洪聖古廟對出的碼頭集合,這是旅程的首個巧妙安排。Jenny簡介,「我們叫做『浪遊漁港1773』,一七七三這個年份就是我們的起點、鴨脷洲洪聖古廟的興建日期。一七七三年,亦即開埠之前,洪聖廟已經在這裏,代表着當時已有漁民在此生活捕魚,他們興建洪聖古廟,是為了供奉他們的海神。」

避風塘見時代變遷

親身體驗旅程那天,我們亦是在古廟前,與Jenny及其同事會合。駕駛舢舨的船長「富哥」杜海富,亦一早將舢舨靠岸,等待乘客登船。原來當天是富哥第一日上班,但見他駕輕就熟地扭動操控桿,問到才知他是徹頭徹尾的「蜑家人」,年屆七十,退休來兼職幫手。

舢舨起航,隨即戴上耳機,跟着語音導賞的指示,四周張望,搜尋導賞聲帶提到的地標景點。三十分鐘的船程,會先環繞避風塘一周,看香港仔海濱公園、香港仔中心、魚類批發市場、風之塔公園,初步認識港灣兩岸的種種變遷;其後,經過鴨脷洲橋道,進入深灣,便見到珍寶海鮮舫和香港碩果僅存的造船廠,進一步了解香港仔捕魚以外的產業。
建築設計別具特色的珍寶海鮮舫,是遊客的「打卡」熱點,因此行程亦會預留時間,供人近距離拍照留念。可惜的是,去年珍寶不敵疫情結業,營運權雖然轉到海洋公園手上,但至今依然暫時關閉。一座遠近馳名、氣勢磅礡的酒艇,落得如今門庭冷落的落泊現狀,Jenny略有點感觸,「當年我和先生結婚,也是在那裏擺酒。聽很多以前區內人講,結婚都會在珍寶,因為大家都住這裏,一齊去這個地方飲茶食飯是很開心的事,所以都很希望珍寶能夠以餐廳的姿態和大家見面。」

旅程的最後一站,是回到鴨脷洲近岸、參觀按照往時水上人海上居所佈置擺設的「住家艇」。艇上設有展覽,展示漁民睡房、航海工具、水上家品、煮食設備、漁港舊照等,從中可管窺到過去漁民漂泊生活面貌。曾經以艇為家的富哥,走進這艘「住家艇」,也連番點頭稱是,笑着回憶舊日點滴。


▲不少船主都會養狗,看顧船隻。

八十後傳承漁港文化

從策劃舢舨遊行程、裝修住家艇,到編撰錄製資料豐富的語音導賞,以至一九年真正推出本地遊,「浪遊漁港1773」花了三年時間。創辦人對此傾注時間心力,與其出身有關。


▲浪遊漁港1773董事阮穎姿,嫁入水上人家族,漸漸了解漁民文化。

「辦文化旅遊公司,是我先生的idea。他是香港仔水上人後代,從小到大在香港仔成長,爸媽以前都是漁民,小時候跟着他們搭不同的船周圍去。他憶記,小時候真的會有好多遊客來搭舢舨船旅遊,但隨着他長大,愈來愈少人來參觀。他覺得很可惜,水上人或香港仔避風塘文化其實值得人們參觀和欣賞的。」Jenny代丈夫道出創業初衷,「他透過自身認識的人、父母的resources,希望做到舢舨遊,帶動本地旅遊。他一直有這個idea,到有能力,就決定做成行程,給大家參觀。」

與丈夫經營公司一段時間,Jenny形容像「尋根」,「香港仔水上人,真的是第一代香港人。」舉辦文化旅遊,目的就是讓更多大眾認識這個族羣的歷史文化,以參觀住家艇為例,就是難得可以走進他們生活的機會。「以前我都未踏足過住家艇,會覺得香港仔水上人住的地方很神秘,但如果有機會讓人們親歷其境,對我自己或很多人而言,都是很有趣的體驗。」


▲午間,在鴨脷洲街渡碼頭旁邊,總會見到漁販叫賣。

Jenny接續分享工作的滿足感,「一家大細過來,有老有嫩,反而是老人家很雀躍,因為這些舊時情懷,給他們一種家的感覺,即使他們不是水上人,但都似返回年少時的地方一樣。他們會跟孫兒、仔女講:以前生活就是這樣,哪有冷氣,只得硬板牀,要不睡睡?見到他們互動,都是感動的moment。」
「在它們未真正式微或消逝前, 希望把這種文化承傳下去。」
閱讀完整內容
明報周刊 第2745期

本文摘錄自‎

香港之南 最後寧靜

明報周刊

2021/第27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