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冠一號掀熱潮,連防疫茶、類清冠也大賣,台廠打鐵趁熱走出海外,大啖全球兆元植物藥商機。(東方IC)
小辭典|植物藥VS.中藥 植物藥最經典代表為德國威瑪舒培(Schwabe)的銀杏萃取物EGb761,1970年開發上市至今逾50年,而以胡椒薄荷提煉的百靈油,也是當地名物。 廣泛而言,植物藥是以天然植物藥材為原料,具有治療、預防或診斷的效果,包含東方的中草藥(排除動物中藥)及西方的民間草藥,最終產品形式大致可分為「植物新藥」及「膳食補充劑/保健食品」,前者研發時程跟西藥一樣,時間長、利潤較高但風險也大;後者相關法規的限制則不像植物新藥上市繁瑣與嚴格。防疫茶類清冠 搭順風車熱賣 一般而言,植物藥泛指植物新藥與以天然植物原料為基礎的膳食補充品,後者因為不需進行人體臨床實驗,審查條件較寬鬆,往往成為台廠搶攻海外市場的捷徑,清冠一號就是循此模式在海外上市。 「沒想到救了人,還很有競爭力。」蘇奕彰口中的競爭力,比較對象為輝瑞(Pfizer)的Paxlovid,「五天療程要價兩萬元,而清冠一號只需一五○○元。」 ‘蘇奕彰說:「為了證明安全、品質,旗下團隊在研發過程,透過指紋圖譜分析、生物活性測定與二十八天的動實驗。此外,還作了複方的完整成分及活性控制動力學,以科學數據增加可信度。」根據台灣真實世界數據(RealWorld Data ; RWD),清冠一號收治的一五一個住院個案中,無人轉為重症,上市以來,各國使用者的市場經驗,已大到可以支持臨床試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四月起,國內爆發Omicron疫情,造成清冠一號缺貨加劇,連帶類清冠、防疫茶等周邊產品也跟著熱賣,蘇奕彰估算,光是國內,清冠一號今年就有超過五○億元的產值,若包含周邊產品,市場商機更可破百億元。 「這是很好的起頭,代表台灣在全球植物藥市場已發揮作用。」蘇奕彰提出他的觀察並且表示,台廠眼前更重要的是乘勝追擊,往價值更高的植物或中藥新藥發展,讓台灣中草藥在世界再下一城。 海外業績爆發 順天堂強攻歐 已成立七十六年的順天堂,是率先取得清冠一號授權的中藥廠。執行長張立秋表示,順天堂美國加州廠早在一九九一年成立,但營運差強人意。一開始,美國廠對生產清冠一號有點觀望,沒想到後來賣到缺貨,連平安防疫茶、漢方保養、順天本草系列產品也被帶上來,整天被客戶追貨,才體認到這次熱度與以往不同。 張立秋興奮地表示,中藥保健品在海外也因疫情大翻身,不但喉利順、本草綠清3.0賣到嚇嚇叫,就連附在清冠一號當贈品試用、強調提升保護力的能量凍飲,也有不少客人回頭追買。 有趣的是,清冠一號也透過亞馬遜(Amazon)銷售,去年起越洋詢問電話暴增,前所未見,「下單的有些是跑單幫的,一定得慎選,還好我們有經驗、懂得把關,要求海外代理商一定要有合法藥證的申請能力。」張立秋表示。 過往,順天堂海外營收占比只有一成多,在清冠一號帶動下,張立秋雖不便明講,但也坦承有顯著提升。據同業透露:「以往順天堂外貿部在業務會議上講話超小聲的,現在鏗鏘有力,走路還有風!」 這樣的轉變,是否讓順天堂調整全球布局?答案是肯定的。張立秋表示,除了美國,公司在澳洲、日本也深耕多年,最近更在歐洲擴大合作,針對長新冠失眠、肺部受損等後遺症開發新品。他認為,台灣中草藥要走進西方世界,勢必得趁這機會打鐵趁熱,但話鋒一轉,強調卡位成功的最大前提:一定得具備符合世界認證的生產能力。

▲拜清冠一號熱銷之賜,順天堂將調整全球策略,擴大歐美布局。左為順天堂執行長張立秋。(財訊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