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好宅─都市更新的挑戰:不同意戶問題是否有解?
br /> 在當前的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的過程中,開發整合被視為重建案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近幾年來,隨著營造成本的上漲及危老重建時程獎勵的遞減,有些公司為了降低發包成本,會進行多個街廓整合,使得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的基地規模越來越大,但也因為基地規模的擴大,需要整合的住戶數增多,產權結構也更加複雜,同時加劇了整合的難度與風險。倘若時間一長,由於涉及的住戶數量及產權結構的複雜性,這些挑戰可能使得交易的談判歷經數年卻仍無法達成共識,結果只是一場空談。
針對每一個案情況 制定相對應解決辦法 隨著都市更新法規的推動與觀念的普及,現在大多社區若有重建機會,有意願參與的住戶比例幾乎都有六、七成以上,有些甚至超過八成。然而,重建過程中最困難的往往不是這些大多數住戶,而是那些少數二至三成的不同意戶,並且有意願重建不一定代表願意簽約給某一建商,大多數社區都需要經過選商、比較、通過大量的溝通以及說明才能達成共識。 因此,開發整合單位必須針對每一個個案情況,制定相對應的解決辦法,若無法妥善處理,將會面臨一連串的挑戰,例如對於重建的不信任、分配條件的不滿意,甚或是非理性溝通等。隨著都更危老重建案件逐年增加,訴訟案件也相對越來越多。 為了更深入瞭解這一現象,我們來看看一個具體的危老重建案例。 某一社區老屋屋齡已經超過七十年,住戶們有感於居住安全疑慮及生活品質、環境不佳,尤其是面對屋內漏水嚴重、缺乏停車位及電梯設備問題,重建的話題在鄰里間談論了十幾年,歷經了多家建商協商,卻因某一家族因素而整合不成。 最終經過開發團隊多年努力,好不容易說服所有住戶達成100%同意簽約自主重建,重建計畫隨即展開,經過多次會議討論及危老重建相關審查程序,全體住戶也開開心心進行選屋完成,終於要等到申請建築執照,期待著三年後能搬進安全舒適的新家。
保障所有居民合法權益 提升整體效率 然而,期待的希望卻在疫情期間被抹滅,因前幾年疫情導致營造費用飆漲,原不同意戶突然表示要停止參與重建。儘管已詳細說明重建後建築的價值增加,並不影響地主本身的既有權益,且其他鄰居也提出相對應方案,包括以市價購回其本身要出售之餘屋,讓其參與重建無後顧之憂,但該戶仍非理性提出更多要求並不再配合後續重建流程,導致整個重建案被迫中止,進入訴訟程序。多位年長地主表示:以後應該無法看到重建的新屋了。多年的期待瞬間化為泡影,讓他人聽了心酸不已。 都市更新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居住安全和生活品質,法律上也應保障每位住戶的權益。但由於少數的不同意住戶行為,造成其他大多數人錯失享有安全居住的機會,使得社會大眾不敢輕易進行重建,擔心投入大量時間、金錢與精力只換來更大的困擾,對社會造成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也並非大家所樂見。 針對這一困境,政府已制定相關的協調及代拆程序,且雙北市皆已有幾件成功之案例。不過,須待多次協商不成後才可啟動代拆程序,協商過程需經歷一段時間,在這段協調時間內,已同意的住戶只能等待。 該如何保障所有居民合法權益的同時提升整體效率,成為政府和社會需要共同解決的重要議題。

▲「開發整合」為是否能夠成功重建之關鍵因素,若遇到非理性無法溝通的地主,只能修改都更重建範圍,將該棟建築排除於重建範圍之外,或是向政府申請代為拆除。圖/中力都市更新提供
輔以完善的法律措施和制度規範 為了有效化解居民與開發者之間的不信任或矛盾,未來應該透過更完善的法律措施和制度規範來加以協助。不僅要確保不同意戶在代拆後能獲得合理的補償與安置,同時也需努力避免產生新的矛盾,這將有助於促進都市更新重建的順利進行,並減少因少數住戶的反對而拖慢整體重建進程。 若能逐步累積成功的重建案例,增強居民對於都市更新計畫的信心,未來的重建將有望順利進行,提升居住安全的核心目標必定能夠成為現實,讓更多的家庭能夠享受到安全與高品質的居住環境。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發哥好宅─都市更新的挑戰:不同意戶問題是否有解?
理財周刊
2025/4月 第128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