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材產業聚落 兆元利基光彩閃耀【封面故事-經貿透視】

臺灣醫材產業近十年平均成長9.1%,2017 年產值為新臺幣1,034 億元,出口占六成。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預測,2018 年臺灣醫材產值年增率將持續成長5.4 ∼6.2%,產值上看新臺幣1,100 億元。

在全球高齡化的趨勢下,醫療資源的分配與健康照護的需求亟待解決,臺灣醫材產業正站在關鍵時刻。政府推動「5 + 2 產業創新」,生醫產業為其中一項。透過跨領域的整合與多管齊下的解決方案,期望提升醫材產品、產業價值。

臺灣應如何把握趨勢,善用既有產業優勢,結合數位科技,走向智慧醫材,創造下一波外銷明星商品,成為亞太生醫產業重鎮?
匯聚能量建構智慧健康利基


生醫產業是政府力推的重點產業,面對激烈競爭的未來,產官學研醫法金七項要素缺一不可,在產業聚落的基礎上,結合臺灣ICT 優勢,加速產業創新,擁抱數位健康的全球趨勢。
文■王詣筑 圖■陳素芳
▲隱形眼鏡出口成長力道強勁,2017 年蟬聯臺灣醫材第一大出口品項。圖■達志影像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 日前舉辦「2018 年臺灣製造業暨醫療器材記者會」指出,2018 年上半年臺灣醫材產業產值為新臺幣521 億元,與2017 年同期相比,成長2.2%。臺灣製造業趨勢預測模型(IEKCQM, Current Quarterly Model)預測,2018 年臺灣醫材產值年增率將持續成長5.4 ∼ 6.2%,產值上看新臺幣1,100 億元。

南北聚落串連打造亞太生醫重鎮

生醫產業是政府「5 + 2 產業創新」政策中的一項。2016 年7 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啟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目標打造臺灣成為亞太生醫產業研發重鎮,2025 年跨過兆元規模。

要達成這樣的願景,方案規劃四大行動主軸:建構完善產業生態系、串聯南北產業聚落、鏈結國際市場以及推動新興特色產業。

在產業聚落的部分,方案規劃沿著高鐵由南至北串聯起一條生醫產業廊帶。IEK 生活與生醫研究組組長張慈映解釋,醫材產業是應用型的產業,因此需要整合許多不同的技術。像是南部牙科植體廠商,不少是從扣件轉型來的。而聚落的群聚效應,讓醫材業者有很好的支援體系。

北部的部分,由中研院推動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是第一個由國家出資建構,從產品研究、開發到臨床前以及公司育成的生醫產業園區。新竹的生醫產業園區也是國家重大建設計畫之一,是政府、學校、醫療體系及產業創新能量結合的成果。 新竹生醫園區目前已有70 多家公司進駐,而新竹生醫園區第二生技大樓將於2020 年完工,未來預計引進高階醫材與新藥研發等廠商,預計可以帶動投資新臺幣120 億元。

張慈映表示,臺大新竹生醫分院預計2019 年初營運,這樣一來能夠結合臨床需求與產品開發,彼此相互串聯,「有醫院的資源產業比較容易帶起來,新竹生醫園區的未來發展很有機會。」

南部科學園區則是全國最早建立的醫材聚落,園區共有76家生醫廠商,2017 年營業額為新臺幣95 億3,879 萬元。牙科、骨科是南科醫材聚落發展最完整的產品類別,產品涵蓋人工牙根、矯正器、牙科手機、牙科治療椅、3D 齒雕機、植牙導航系統、人工骨粉、骨釘骨板、人工關節以及椎間融合器等。

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副局長蘇振綱表示,南科為進入園區的廠商提供一條龍服務,從建廠、研發獎補助到法規諮詢、產品驗證檢測,園區都可以協助鏈結資源。

2017 年南科開始投入「南部智慧生醫產業聚落推動計畫」,協助原有醫療器材廠商結合ICT或IoT 廠商開發智慧型或數位化醫療器材產品,同時積極引進智慧化醫療器材相關廠商進駐。

科技部次長暨生醫創新執行中心執行長蘇芳慶表示,臺灣有非常健全且高效率的製造鏈,各地還有不同的產業條件,再加上醫院、研究機構的資源,一起打造出生醫產業廊帶,可望吸引更多外國投資。

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盛隆指出,相形之下,中部醫材產業聚落沒有那麼明顯。不過中部有精密機械產業,因此走向精密儀器與微創手術系統的發展。另外塑膠中心也轉型發展導引管、止血管等高分子醫材。
結合ICT 產業優勢發展數位健康

臺灣醫材產業依循自身的技術需求,在全臺各地逐漸形成聚落,產值與外銷都有亮眼的成績。經濟部統計處指出,臺灣醫材產業是少數未受金融風暴影響的產業,近十年平均成長9.1%。

根據IEK 資料,2017 年臺灣醫材產業產值為新臺幣1,034 億元,出口額為新臺幣619 億元,比2016 年成長2.1%。出口第一的品項為隱形眼鏡,出口額為新臺幣109 億元,占了總出口的18%;排名第二的是血糖試片,出口額為新臺幣63 億元。

隱形眼鏡與血糖試片出口合計金額占了總出口的四分之一,洪盛隆對此略感憂心。他表示,目前臺灣出口情況有點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萬一未來面臨嚴峻的市場競爭,恐影響臺灣醫材出口表現。

張慈映表示,臺灣廠商製造地移動可以看出產業變化的端倪,像是過去出口強項血壓計,相關大廠都已在中國大陸設廠。目前出口第一的隱形眼鏡還未有到國外設廠的情況發生,加上配方矽水膠專利到期,相信可為隱形眼鏡廠商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儘管如此,臺灣醫材廠商仍必須找到下一波的競爭優勢。蘇芳慶指出,「『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就是臺灣生醫產業的大未來。」臺灣ICT產業極具優勢,把ICT 產業引進生醫產業,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網路雲端化、物聯網(IoT)的運用,可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實現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結合前述概念的醫材產品都可以稱作是智慧醫材,洪盛隆強調,不是只有穿戴式裝置才是智慧醫材。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睡眠資料,上傳雲端平臺,透過數據分析,達到更精確的醫療應用,就算智慧醫材的一種。

智慧醫材是未來的明星商品,高齡化則是驅動醫材發展的重要動力。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主任郭立杰指出,過去醫療資源較集中在醫療端,現在醫療前端,可以結合AI 打造高齡健康促進系統,延緩失能。醫療後端,IoT 復健介入系統,連結患者、臨床人員、醫院三方,打造個人化復健。
產官學研醫攜手強化國產醫材設備

臺灣醫材產業力圖創新,維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但醫材產業「先天上的限制」,讓許多業者困在「死亡之谷」。張慈映指出,新產品需要臨床證據佐證,但光是要說服一名醫生都是很困難的事。「所以國際大廠產品毛利如果沒有五到六成,他們不會做,因為行銷、教育費用很高昂。」

郭立杰表示,臨床試驗與法規認證宛若「死亡之谷」,成了某些醫材廠商難以跨越的關卡。他建議醫材廠商最好在研發初期就與醫生攜手研發,「如果醫生從頭到尾都不認識廠商的產品,會影響他們試驗的意願。」

醫生作為醫療現場第一線人員,他們從中發現未被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如果能與廠商合作,共同開發,不但能設計出解決臨床人員需求的產品,在試驗上也容易被採納。

為協助國產醫療設備精進,加速醫療設備功能與設計進步,2018 年6 月成大醫院和南部醫材聚落宣示共創國產國用。成大醫院提供院內產房、骨科、外科、心臟內科等科別作為智慧醫療體驗場域,透過臨床醫護體驗的經驗回饋給參與廠商,可望強化國產醫療設備。
法規認證的困難則在於各國有不同的法規,取得法規認證才等於拿到進入該市場的門票。洪盛隆說,認證所費不貲,還有漫長的等待時間,甚至不見得能通過取得認證,而這些都是成本。
醫材加速器協助新創鏈結國際

儘管醫材產業為高門檻產業,但還是有許多廠商投入醫材領域。像是2018 年進入南科的康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醫療級金屬素材與醫療用導線,其母公司擁有線材加工技術。

除了擁有技術的廠商跨足醫材產業外,醫材產業新創風氣也很盛行。科技部2018 年啟動「臺灣醫材加速器」。副總統陳建仁表示,創新成果落實到產業化是關鍵挑戰,因此需要「臺灣醫材加速器」加速產業創新。

蘇芳慶進一步解釋加速器設置的重要性。他說,新創公司在不同階段會面臨到不同難關,因此加速器是一個媒合的機會,把資金、人才、技術等各個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串連在一起。

儘管新創不容易,不過新創團隊想在高門檻的醫材產業中殺出重圍,其實有多種成功模式。例如,2018 年日本醫材龍頭Terumo 買下臺灣高階醫材廠益安生醫國際自主研發大口徑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IVC-C01 的全球智慧財產權資產,益安獲得2,000 萬美元的授權金。

張慈映表示,新創公司從研發到產品製造,一路上需要的資源十分龐大,所以選擇賺研發財也是不錯的方式,而這個部分就需要政府介入,協助鏈結國際大廠。

培育醫材人才進軍東南亞市場

政府協助新創團隊,在醫材人才的養成上也投入心力。已舉辦十年的STB 計畫,遴選國內工程、醫學人才到美國史丹福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高階醫療產品設計與商業化實務訓練。截至目前為止培訓43 位學者,造就18 家醫材新創公司。

蘇芳慶表示,每年STB 計畫能夠培養的人才有限,是時候將STB 的經驗擴展,在臺灣培育更多的人才。科技部在臺大、北醫、陽明、中國醫及成大推動SPARK Taiwan 計畫,截至2018年6 月,SPARK Taiwan 已培訓228 個團隊,成立29 間新創公司。

成大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盛隆除了SPARK Taiwan 計畫,還有史丹佛BIODESIGN 課程,培養醫材創新人才,每年平均培訓人次超過100 人。醫療器材跨領域學程每年培訓近百名跨領域的學生。

另外,成大的醫材創新國際班,特別吸引東南亞國家學生來臺就讀。郭立杰表示,東南亞學生來臺讀書,可藉此熟悉臺灣醫材產品。待他們學成返國後,也會把這樣的使用習慣一併帶回去。

目前成大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已在越南與馬來西亞設有海外研究中心,預計在2018 年底於泰國再成立一間。海外研究中心的設立可藉由學術交流,帶動廠商進軍東南亞市場。

張慈映表示,雖然東南亞國家的醫材市場規模尚偏小,但東協六國加印度未來五年醫材市場複合成長率平均超過10%。目前他們對臺灣醫材產品認識有限,不過多對臺灣抱持正面的印象,在新南向政策推動下,打進當地醫材市場大有可為。
▲智慧醫材是未來的明星商品,可發揮臺灣ICT 產業優勢。圖■達志影像

閱讀完整內容
《經貿透視》雙周刊500期

本文摘錄自‎

臺灣醫材產業聚落 兆元利基光彩閃耀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18/9月號第5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