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無法治癒,但你可以這樣做…

失智症目前無法治癒,但有機會減緩惡化,想爭取這場「勝利」,家屬還可以這樣做。

「媽,藥怎麼剩這麼多?」

「一定是醫生開錯了,我都有吃。」


  10年前,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近80歲的母親常忘記吃降血壓藥,藥愈積愈多;買東西會重複,一次買了10多條保鮮膜;替茹素的家人煮素菜時放錯食材,加蒜、加蔥等「凸槌」行為不斷發生;向來好脾氣的她有時會沒來由地生氣、哭泣……,種種線索顯示媽媽有點不對勁,後來確診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拉拔6個兒女長大的能幹媽媽,認知功能漸漸衰退,不再能夠完全自理生活,蔡玲貞從此多了一個「女兒」需要呵護。
  幸運的是,母親10年來一直維持在輕度失智,吃飯、走路、上廁所、穿脫衣服都沒問題,也會協助擦桌子、處理青菜、洗碗等。
  蔡玲貞認為,讓媽媽維持社會活動、與人接觸,對延緩病情退化很有幫助。包括上彰化社區老人課程日語班、彰化基督教醫院瑞智學堂,到目前的日間照護中心,都是厥功甚偉的力量。
  蔡家人也分工合作,盡心盡力照顧母親。平常主要由蔡玲貞的小妹照顧父母,而每週一、三、五下班後,蔡玲貞會回家陪媽媽吃飯、散步,帶著她認廣告招牌上的字、算算數、復習兒孫的名字。到了週末,哥哥會帶父母去郊外踏青、曬太陽,一方面讓媽媽接觸不同的人,得到不同刺激,另一方面讓小妹休息。「我們把她當寶貝,讓她感受到家人的愛,」蔡玲貞說。
  根據流行病學推估,目前,台灣大約有26萬名失智症患者。只要活得夠久,人人有機會,家家得面對。
  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約佔50~75%),發病原因不明,現有藥物可以延緩退化,但無法治癒。
  哪些方法有機會幫助病人慢點退化,為病人、家屬多爭取一些時間?

1、及早治療,效果較好

  鹿港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體系主任王文甫說,以阿茲海默症為例,愈能在早期發現並治療,藥物療效愈好,維持在輕度失智的時間可能長一點。「整體看來,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藥物治療效果好;三分之一藥效持平;三分之一即使用藥還是惡化,但至少比完全不治療惡化得慢。」
  他也強調,治療失智症不能單靠藥物,非藥物治療也是重要一環,比如醫院或各縣市日間照顧中心、瑞智學堂等,都可善加利用。儘量幫助長輩保持在「動」的狀態:時常出門,身體有基本運動,參加活動時跟不同的人說話、互動,可刺激大腦,對病情可能都有幫助。

2、管好三高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不但是預防失智症最重要的方法,對已失智的長者來說,仍然不能忽視,若是控制得宜,可能讓退化慢一點。特別是血管性失智症,病因本來就跟三高造成的腦血管病變以及中風關係密切,更需要注意適當控制三高、減少中風的危險。
  王文甫不時看到同時患有糖尿病、失智症的長輩,因為一次低血糖,就整個人衰弱下來,後來失智症也快速惡化。「不只是要治療失智症,其他的風險因子也要控制。」
但為難的是,有些失智患者病程進入中期後,隨著腦部退化,味覺也改變,變得愛吃甜食,王文甫曾遇到病人一天要吃6包牛奶糖,也有人要求喝珍珠奶茶,家屬若是不給,他就鬧脾氣、混亂一整天,「這時可能還是先安撫他的情緒,適量地給他吃比較好,血糖再想辦法控制。」

3、照顧品質可能影響病情

  同樣是失智症,為什麼有人惡化得快,有人惡化得慢?有人對藥物反應好,有人反應差?王培寧說,研究結果很分歧,似乎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病情嚴重度等因素,都無法很準確地預測失智症的治療效果,用藥前很難預知哪些人可能惡化得快或慢、治療效果好不好。「這說明影響失智症病情的因素很多,藥物只是失智症治療的一部分,非藥物治療和照顧品質也對病程變化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王文甫提醒以下照顧原則:
‧家屬要有照顧共識:常見兒女分散在北中南各地,輪流把失智長輩接到不同地方住,有時住大廈、有時住三合院,空間、動線、住家周邊環境及鄰居完全不同,各家的作息也不同,有的傍晚5點就吃飯,有的7點才吃,長輩每隔幾個月就要重新適應一次,很辛苦也很挫折,連帶影響病情。「能夠在地老化,讓長輩在熟悉的地方生活最好,」他提醒。
  外籍看護現在是照顧台灣老人的主力,然而由她們照顧失智患者卻不見得適合。
  王文甫說,失智患者的語言能力會慢慢退化,比如忘記某個字詞、忘記要講什麼、辭不達意等等,而外籍看護的中文或台語表達能力有限,雙方常常溝通困難、雞同鴨講,導致長輩更不想開口,語言能力退化得更快。「對輕度患者來說,去日間照顧中心,聽到熟悉的語言是比較妥當的安排。」
‧照顧過與不及都不妥:王文甫看到兩種極端類型的家屬,一種知道父母生病卻幾乎完全不理,父母有一餐沒一餐、在家跌倒都沒人知道。
  另一種是過度保護。輕度失智患者基本生活還可自理,如吃飯、穿衣、洗澡、不具危險的簡單家事等,照顧者不需要事事代勞,否則用進廢退,病人什麼事都不做、也不被允許出門,可能退化得更快。
‧要投其所好,安排患者喜歡的活動:儘量符合他的興趣,不宜勉強、緊迫盯人。
  有位太太硬是把先生拉去唱歌,但先生並不喜歡,看到太太就不想說話,太太也焦慮、失眠。後來先生改去日間照顧中心,他喜歡那裡安排的活動,不用強迫也願意參加,太太白天也可以喘口氣,兩人分開幾小時反而好一點。

4、能動就要動

  王培寧說,很多老人家推說年紀大了沒有體力運動,但研究發現,不需要劇烈的運動,每天只要走路約30分鐘,對失智患者都有幫助。
  王文甫說,對長輩來說,只要有運動,甚至只有簡單的活動(如做家事)都是好的,不用要求太高,「叫老人過度運動,心跳到達每分鐘130下,可能有危險。」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把握現在

  很多家屬抱著「在我的照顧之下,他一定會愈來愈好」的想法照顧失智患者,但期望愈高,往往失望愈深。
  王文甫提醒,失智症的治療目標,設在「少輸為贏、減緩退化、儘量延長停留在輕度的時間」比較合理,不能期待「吃了藥就能變聰明、根治失智症」,但接受治療還是比不治療好,「等於是幫病人爭取時間,珍惜人生的黃昏。或許幾年後有新藥。」
  蔡玲貞說,一開始得知母親失智,心裡很害怕,因為腦海直接跳到病程的後端:生活不能自理、臥床……,後來媽媽的醫師安慰她:「失智症是慢慢退化,並不會一下子就完全失能,家人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她。」
  「偶爾還是會擔心媽媽惡化,但是也提醒自己,把握相處的時間,盡力照顧她。我們是被她呵護大的,現在換我們呵護她,」她說。

只要曾經把握美好的時光,不管將來病情如何變化,都已經無憾…閱讀更多
康健雜誌第220期精華版

本文摘錄自‎

如何幫助失智長輩慢點惡化?

康健雜誌_精華版

2017/3月 第2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