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18檔高成長好股,抱緊翻倍賺

18檔高成長好股,抱緊翻倍賺


近期,美中貿易戰稍見緩和,外資重新回頭加碼台股,除了大型股,體質優異的中型公司,外資也悄悄吃貨。在全球這一波公司與資金結構轉型的浪潮下,這些中型公司,除了良好的基本面,也須進行營運面的轉變,才有機會長期獲得市場青睞。《財訊》連續兩年與台灣董事學會合作獨家調查,針對二○○四年台股全面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挖掘中小型公司進化成市場中流砥柱的足跡,也找到股價翻倍的契機。
擁有好的「公司治理」,成為近年市場重視的話題

美中貿易戰多次攪亂全球市場一池春水,不過隨著川習會有望、美國聯準會(Fed)出現降息意向,在台股具有呼風喚雨能力的外資,近期回頭加碼,更一度於六月十九日買超上市櫃共計二三一億元,帶動台灣股、匯勁揚,大盤指數短線出現報復性強彈,撐起台股半邊天的台積電等公司股價走揚,而具備優異體質的中型公司,也正獲外資悄悄吃貨。

《財訊》今年再度與台灣董事學會合作獨家調查,針對自二○○四年台股全面納入M 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後,挖掘中小型公司進化成市場中流砥柱的足跡,包括5G(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概念股的瑞昱、智邦及傳產股的百和、興富發等,外資六月十七至二十一日當周買超四千張起跳,顯示這群「中堅企業」,有機會躍居台股未來的中流砥柱,甚至成長至大型企業市值規模。

中、小型企業持續轉骨撐起台股未來的關鍵能量

以大立光為例,原本是一家名氣不大的中型企業,十五年前公司市值僅有一九○.一億元,靠著將近二五%淨利年複合成長率,吸引資本市場追捧,股價一度來到六千元、市值高達八○四六億元、外資持股比率衝過五成,就這樣躍登台股股王一頁傳奇。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暨常務理事蔡鴻青認為,其實台股在國際市場的定位仍屬小型市場,且一千六百餘家的上市櫃公司中,只有二%是大型股,卻占了台股五六%的市值,「這個比率真的非常懸殊,若要台股持續活絡,絕對不能只有讓這二%的企業撐盤,必須要有更多具潛力的中堅企業浮上台面。」

台灣董事學會透過高報酬、高獲利的基本面篩選後,再將上市櫃公司市值區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五十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企業、五億至五十億美元的中型企業、以及五億美元以下的小型企業;蔡鴻青發現,大型企業成熟度與存續能力不是問題,中、小型企業能持續「轉骨」,往更高階層的歸類邁進,才是帶領台股永續的最重要關鍵。

據統計,從二○○五年至一八年為止,共有一○三家公司「小型轉中型」,有二十家「中型轉大型」,數字較前一年的調查分別增加十一家與三家,顯示台股的基本面動能仍然生機蓬勃;再從這些企業中,精挑細選一百檔體質好的公司,稱為Fast 100(高成長一百),也就是深具潛力「登大人」的「中堅企業」。

雖然中堅企業力爭上游,但去年美中貿易戰首度爆發,台股仍然小摔一跤,上市櫃總市值由一.○九兆美元降至一.○五兆美元,減少約四.二五%,尤其科技股表現灰頭土臉,占台股市值一舉下降三個百分點,傳產、金融、地產則逆勢增加,分別增加一個百分點以上。
中轉大:傳產、抗震股受寵小轉中:消費、生技股出頭天

進一步觀察高成長一百當中,由中型轉大型的個股,以統一超、統一、遠傳位居一八年市值成長率前三大,顯示傳產、抗波動性的個股大獲投資人聚焦;但如以近十四年市值年複合成長率觀察,則以大立光、可成、統一的表現最為驚奇。

而高成長一百裡頭,由小轉中型股,例如類似控股公司的晟德,旗下轉投資表現大發威,加上去年擁澳優乳業的處分利益,不畏貿易戰,大獲買盤青睞,單年度市值成長率高達五二%,近十四年來的複合成長率跳升至三四%。

特別的是,屬於「小轉中」的公司近十四年來市值增速驚人,卻只有群聯、中美晶是科技股,其他都是以消費品與醫療保健為主的個股。

蔡鴻青認為,短線來看,高成長一百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市值縮水,但體質、營運動能無虞,股價修正反而有機會是買點。如再進一步細分產業別,科技股基本面常有「一家公司定生死」的情形發生,像今年華為事件殃及的科技股眾多;但非科技產業則不同,在多元化的產業中各據山頭,台股的下一個五十年,有機會成為非科技股當道。

但值得注意的是,蔡鴻青指出,近年來全球資本市場正面臨一波結構轉型,資金朝向大型企業集中化,帶動大企業市值愈來愈大,自一三至一八年,大型企業占台股總市值比重從五○%成長至五六%,大者恆大的現象明顯,中、小型企業在台股注目度卻遭到排擠。

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歐盟MiFID II 法規實施,投資成本從賣方轉移至買方。「這個規範造成外資寧願買一份市值五十億美元大型股的報告,也不太願意買五份市值十億美元中型股的報告。」蔡鴻青講得直白。

資本市場出現結構轉型「中堅變頂尖」面臨三大挑戰

過去分析師報告可以免費參閱,MiFID II上路後,買方投資成本被墊高,為追求更有效率的投資,外資轉而只專注評估大型企業營運表現。本土投顧龍頭高層也說,MiFID II 實施後,中型企業研究報告的買家確實有變少,有危機意識的中堅企業不會只停在原地,更應挾著基本面優勢壯大,才有機會被外資加碼背書。
中小型企業的第二個挑戰,則是世界投資ESG企業風潮的興起。所謂ESG,是企業在環保、社會、公司治理三大面向的著墨。愈來愈多金融機構或被動型基金,只投資善盡ESG的企業。蔡鴻青表示,當前ESG標準多半只適用於大型企業,若要套用在中型企業,宛如小孩穿大衣,既不合適也難達標。

舉例來說,大型企業講究專業經理人團隊,因此不會出現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情況;反觀在中型企業,一人兼任董總卻是很常見的。所幸台灣已有部分中型企業意識到趨勢潮流且努力改善,五年前政府也開始舉辦公司治理評鑑,若能躋身治理評鑑前五%,未來更易受國際級資金青睞。

中小型企業的第三個挑戰,則是家族企業老化問題。台灣二○、三○年代的戰後嬰兒潮,滋養了一批具有抱負的年輕創業家,在五○、六○年代白手起家,小企業變成世界級巨擘,高層也由青年走向老年,又在薪火相傳的觀念下,讓企業出現「老而家族化」的現象。

去家族化大勢所趨挺過接棒更受資本市場信賴

根據台灣董事學會調查,家族企業控制人平均年齡為六十四歲,台灣家族企業占比高、歷史長且企業控制人年紀最高。此外,觀察整體家族企業,有高達七成比重為創辦第一代持續經營公司,顯然台灣家族企業在傳承接班計畫還不到位。

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許士軍認為,現代潮流追求利害關係人的權利義務,外部環境加諸許多權利進入企業內,例如獨立董事、勞工董事等,會讓家族企業色彩逐漸淡化,最後慢慢消失。

台灣董事學會統計,一三年台灣家族企業家數占比為七四.四%下降至一八年的六五%,雖然台股仍有逾六成為家族企業,但去家族化已成不可逆的趨勢。許士軍表示,去家族化、挺過接棒關卡,不僅符合社會期待,也才能被資本市場信賴。

觀察台灣董事學會統計資料,能名列高成長一百的公司,基本面都很不錯,但要有外資籌碼加持,才能讓股價上揚。

為了找出這些具潛力中堅企業,未來可能成為外資持續吃貨的對象,本刊特別從高成長一百的公司裡,篩選連兩年獲得外資持續加碼、且今年持股比率增加最多的前十八檔個股,再進一步以「符合今年公司治理評鑑前二○%」作為條件,篩選出六檔個股,分別是聚陽、研華、中美晶、裕融、統一、統一實六檔,資料顯示,多年下來股價都有明顯成長,值得投資人關注。

外資買不停推升股價漲不停精選六檔高潛力大黑馬

師大講座教授長吳壽山指出,目前台股外資持股比率約四成,其中有三成買賣變動性高,僅一成是長期投資;長投代表的是一家公司的後援與靠山,更是籌碼穩定的象徵,而能夠讓外資願意長投,當然是創造了買盤的安全感,不容易受短期外在環境影響隨意減碼。

吳壽山有感而發地說,台股的動能就是在這批中小企業,但中小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連結一定要更加緊密;換言之,台灣不缺基本面動能,缺的是如何讓外資埋單,而這些未來將成台股中流砥柱的中堅企業,透過穩定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連年股利配發等優勢,再跟上此波全球對企業永續的想像,有望再造股價與市值翻倍的奇蹟。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584期

本文摘錄自‎

14年長線追蹤 , 發現股價上漲的祕密

《財訊》

2019/第5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