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兩總統 人氣為何差那麼大!【封面故事-新新聞】

承受同樣期待、面對相同挑戰蔡英文、文在寅兩條不同改革路


最近南韓總統文在寅平昌冬奧的宣傳廣告頻頻出現在台灣的電視螢光幕上。這位總統和我們的蔡英文總統有很多相同,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前任總統朴槿惠因醜聞下台後,文在寅承受高度民意期盼當選。上台九個月都維持極高的民意滿意度,一度高達8成5,即使最低也有6成左右,平均多在7成以上。這麼高的支持度,在歷任總統們中只有金泳三可相比。

而蔡英文也一樣在前任政府民心盡失下,挾帶著高選票和高度改革期待上台,卻在內政改革多線齊發後,支持度持續下滑,民調早已出現死亡交叉而後低檔盤旋。

台灣與南韓面臨類似的內外考驗,都處於中美帝國夾縫,因地緣政治遭受安全威脅,經濟上也同樣受中國磁吸之苦。而在內政上,年輕選民都期待兩人帶給他們未來希望,實現公平正義。

兩人同樣被託付改革重任,但為何兩人的支持度別如天壤?

一個春風,一個苦雨,文在寅與蔡英文為什麼走上兩條不同的路?南韓他山之石,有什麼可以讓台攻錯?


撰文╱李文瑞
文在寅(左)在前任政府醜聞下,成功重啟爐灶當選總統。

台灣和南韓很像,都曾歷經威權統治,也各自走出經濟轉型與新興民主之路。更重要的是,兩個國家都面臨外部安全威脅,連帶牽動區域秩序的穩定與列強權力競逐角力。

南韓大統領文在寅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面對的國內、外挑戰也非常類似,但在維持國內支持以及外部壓力的策略做法則不盡相同。

文蔡就任後努力實現競選承諾

首先,文、蔡兩人的當選都是在韓、台多數選民厭倦、甚至不滿前任領導人的政治氛圍下,獲得強勁的執政授權;相對的,民眾也對其寄予更高的期待。較為不同的是,蔡英文為執政之路準備許久,上任近兩年來施政也多半依其節奏進行,更大的優勢是民進黨在國會的多數,以及國民黨的積弱不振。

文在寅是在前任大統領朴槿惠涉及貪腐遭到彈劾後,補選成為新任國家領導人,交接期短暫,準備工作也不夠充足,更遑論他所代表的共同民主黨在國會並非多數,且「青黨關係」(指青瓦台與共同民主黨)不睦,黨內也對文在寅的決策模式迭有批評。

文、蔡兩人競選時都宣示力行改革,上任後都付諸實現。文在寅在大選時高舉清除積弊、打擊特權、整頓財閥、發展經濟、創造就業等,獲得中產階級與年輕世代力挺;對外則聲稱要改善東北亞緊張關係、維持對北韓的和解政策,甚至不排除就任後,仿效其前任的金大中和盧武鉉等進步陣營大統領親訪平壤,與北韓領導人會面。

對此,他不惜向選民承諾會對美國說「不」,尤其在美國於南韓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議題上,文在寅主張要經過規定程序討論是否部署。當川普(DonaldTrump)政府一度表明不惜對金正恩政權動武時,文在寅公開表示美國對平壤採取軍事行動必須獲得南韓同意。但這一切選舉語言在上任後,面對政治現實都被迫調整。
文在寅走在美朝對抗的鋼索上

對中國部分,文在寅表達希望改善關係,甚至在去年十二月訪中前夕,刻意拋出「三不」政策(不增加薩德部署、不加入美國反飛彈系統、不發展美日韓三方軍事同盟)的風向球,寄望北京能夠解除對南韓的經濟禁令。但這趟訪中之旅遭到中方刻意冷落,不甚光采,反被國內在野黨批評。

直到今年初始,金正恩釋放出北朝鮮願意派出代表團與南韓共同出席二月的平昌冬季奧運會之後,文在寅才找到新舞台。儘管明知金正恩此舉背後算計是要離間美韓關係、緩和國際制裁壓力、爭取更多時間發展核武與飛彈能力,但對文在寅而言,即使是走在鋼索上的險路,他也別無選擇。

文在寅付出的政治代價就是民調支持度首次跌破六成。事實上,他的支持度自上任以來始終維持七、八成以上的高檔。但自去年九月開始,受到朝鮮半島情勢惡化、打擊富人與財團的稅改計畫遭到在野黨阻撓、調查朴槿惠政權貪瀆案速度過慢、中國限制觀光客赴韓旅遊與杯葛南韓娛樂企業,以及經濟不見起色等種種因素影響,開始逐步下滑。
至於兩韓共同出席平昌冬奧的操作,更讓多數民眾認為過於「親朝」,年輕與年老族群兩個極端層民眾對文在寅的支持逐步走低。

儘管現階段文在寅的民調數字仍保有五成以上,但他顯然將政治資本投注在平昌冬奧以及改善對平壤關係之上,期盼能為六月地方選舉注入選情利多。南韓觀察家分析,冬奧之後,文在寅很可能派出特使前往平壤,商討他親自造訪的計畫。

反觀蔡英文上任迄今,同樣開闢多個改革戰場,從年金、前瞻基礎建設、一例一休再修法、追查國民黨不當黨產等轉型正義作為,以及軍公教調薪與稅改等,中間搭配「林全下、賴清德上」的內閣微幅改組,目標為在年底地方選舉的期中考之前,交出一份改革成績單。

蔡英文還在承受改革後座力

然上述改革都需要一段時間發酵才能看出成果,讓沉默多數的支持者能夠在選票上反映出他們的肯定。只不過蔡英文面臨和文在寅同樣的困境,那就是:只要改革就會得罪既得利益者,加上社群媒體放大批判的聲浪與角度,導致其國內支持度反而每況愈下。

兩人相同之處還在於:同樣面對北京的經濟抵制,蔡、文都不約而同提出「向南走」的外交替代戰略。前者就任即力推「新南向政策」,後者去年訪問東協時也宣布「新南方」政策。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策略思考一致,但不同的是,文在寅基於政治信仰與一任五年的急迫性,積極尋求與平壤和解;蔡英文則必須站穩台灣意識的廣大基礎,在不讓兩岸關係嚴重倒退,又不背負製造台海緊張罪名的壓力下,找到在變動秩序中維持有利於台灣現狀的平衡。

北京對小英內外細緻夾擊

但中國對蔡英文施展的手段是更細緻的內外夾擊。對內堅持接受「九二共識」做為復談前提,深化對年輕世代的經濟拉攏,同時策動在台組織製造社會亂象、干擾媒體輿論走向;對外則是增加在台海的軍事巡防數量與頻率,片面宣布M503等新航線,形塑「台海為中國內海」的國際印象。

尤有甚者,北京也持續在邦交國與國際組織參與部分,逐步升高對台進逼力道,目的自然就是希望民進黨在年底地方選舉慘敗,支持度更進一步衰敗…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613期

本文摘錄自‎

台韓兩總統 人氣為何差那麼大!

新新聞

2018/2月第16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