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珍的閱讀理解課,從訊息到意義,帶你讀出深度思考力

什麼是閱讀?

一位好友在他的臉書問了這個問題:「什麼是閱讀?」這問題引起我的好奇,因為這問題看似簡單,要回答卻很困難。

「閱讀可以讓自己靜心,再出發……」

是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是想透過閱讀的內容,讓自己沉澱下來,從別人的智慧和經驗,找到可以再前進的力量,找到可以再出發的力量。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讓自己感覺仍存活著的證明。」

我們都知道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因為我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所以我思故我在,我閱讀故我在,閱讀成為「我還活著,我還存在」的證明。

「閱讀是呼吸。」

我覺得這形容很貼切。閱讀和呼吸存在於我們身上的狀態很相近,因為他們幾乎無時無刻在發生,而且若不留意,甚至不會感覺到他們的運作。生活中只要一睜開眼睛,看到外在所有的光、影、符號、文字種種,包括一個人的表情,其實都是在閱讀。所以,閱讀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如呼吸,隨時隨地都在發生。

「閱讀可以吸收到別人生命的精華。」

這句話很有道理啊!一本好書就像一份很有營養的食物,吸收食物的營養要先有健康而完整的消化系統,把食物轉化為養分,讓身體吸收。如果孩子消化能力不佳,就算給他再營養的食物,也無法幫助身體健康發展。相較於飲食,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閱讀是取得外在的訊息,理解就是消化訊息的能力,吸收養分、滋養生命。以往閱讀教育的思維,注意力放在閱讀材料選擇上,但是現在開始應該更進一步去了解,孩子到底用什麼能力來閱讀,他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什麼、思考到什麼,如何轉化訊息為養料來應用,而不只是記得內容。

「閱讀是和無法及時觸碰的人,在時光交錯中與他們靈魂對話、智慧交流!」

這講得非常好。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和自己喜歡的作家當面交流,尤其是千百年前的作者。但是透過文字與閱讀,我們得以和不同時代,無法及時觸碰的偉大心靈,在思想和智慧上進行交流。

我相信看過了上面的這些文字敘述,大家一定也會有自己對於「閱讀是什麼」的看法。但是仔細想想,以上所列的留言似乎沒有回答「閱讀是什麼」這個問題。進一步分析多數人的回答,可以歸納成以下三種:

詮釋了閱讀是什麼:每一個人從他的閱讀經驗,形成對閱讀的了解,詮釋閱讀是什麼。

表達閱讀的重要性:留言提到關於生命、像呼吸一般,與無法及時觸碰的作者進行心靈上的交流,還有讓自己生命沉澱再出發的力量,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深刻的事情,共同表達了閱讀的重要性。


第三強調閱讀的價值:他們一定在這個過程中,擁有了、理解了閱讀的價值,他們才會留下這樣的回應。

這些朋友分享在閱讀中美好又深刻的體驗,很大比例跟我們說服孩子,希望他們可以接受閱讀很重要的理由一致。但是長年推動的結果,總是形成互不相讓的拔河,或是將閱讀包裝得很美好有趣,但換來的是活動或教學形式不有趣,學生就興趣缺缺。這長年的對立狀態,在我觀察,並不是孩子不喜歡閱讀,而是孩子通常不喜歡我們給他們讀的東西。許多時候我發現孩子在閱讀他喜歡的內容,例如電玩攻略本那樣複雜的文本,滿滿的人物數據、招式名稱、圖表分析、攻略路徑,卻一點困難都沒有,而且津津有味,欲罷不能。或者他們讀輕小說,那超乎年齡又原始的情境與人物情節,是那樣投入,一本接一本——我自己都沒有那樣的閱讀狂熱。更別提在網路上長時間的瀏覽或與朋友對話。孩子真的不閱讀嗎?會不會其實是我們活在自己想像的美好閱讀情境中,而他們才是鮮活生猛的真實閱讀?或許,是我們忘記了我們是如何開始閱讀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喜歡上閱讀」才開始閱讀,我自己的經驗不是如此。我是因為喜歡上故事,為了再次經歷故事,才閱讀。每個人喜歡上的東西不一樣,為了更接近或更了解,甚至只是想再次經歷,所以藉由閱讀幫助我們靠近自己喜歡的事物。時間久了,閱讀才成為長久相伴的能力工具。

如果你問我喜歡閱讀嗎?我老實說,我喜歡的是閱讀帶給我的收穫,而不是閱讀本身。

我另外也觀察到,閱讀在不同人身上產生作用所衍生的問題是:「如果不喜歡閱讀的話,還需不需要閱讀?」

以往推動閱讀教育,似乎將「讓孩子喜歡閱讀」視為重要的目標,我們一直基於這個目標,試圖去告訴孩子「你應該閱讀」,而且希望孩子能夠「喜歡上閱讀」。弔詭的是,愈是強調「喜歡」為目標,就愈會被孩子以「不喜歡」為理由拒絕。事實上,我們是可以不喜歡閱讀的,但是我們無法迴避,我們需要透過閱讀為生活帶來改變。

閱讀是不是真的美好?如果從行為來看,閱讀真是一個孤獨的行為啊!但是我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在閱讀中經歷過心靈上的高峰經驗。那是因為我們進入了閱讀中的世界,例如我讀劉欣慈的《三體》、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榮格的自傳,在閱讀的那段時間裡,似乎時間消失了,我不存在了。我很肯定閱讀中有美好的經驗,臉書上朋友的分享看來也是如此。不過你是否發現,每位留言的人都沒有提到他讀哪一本書,如果把書也一併分享出來,想必不同類型的書又會引發喜歡與不喜歡的選擇。閱讀的內容或許有個人好惡的選擇,不過閱讀理解的能力與素養,不單是為個人喜好服務而已,應該放到真實生活廣泛應用的層面來看待其重要性。

最後,如果要我回答「閱讀是什麼」,我認為,閱讀是一個重要的工具,無關乎喜歡不喜歡,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能力使用這工具。至於這工具要用來探究世界,娛樂自己,發展個人或參與社會,都有其個別當下的需要。孩子是否擁有閱讀的工具?會不會用?可以創造什麼結果?這些才是我關心的事。期待我們的閱讀教育,成為讓孩子能掌握閱讀工具的教育。相信當他發現這工具可以帶給他幫助,他就會喜歡、珍惜並且愛上它了。

本書於2019/9/25至10/25提供月讀包會員限時免費下載
閱讀完整內容

閱讀素養

本文摘錄自‎

閱讀素養

黃國珍

由 親子天下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