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者必須經營的四大連結:成為零工經濟贏家

在這個零工經濟的時代,有許多不隸屬於任何組織的獨立約聘人員。這些自由工作者如果要在職場上取得成功,就必須管理不確定性。因此,本文提出他們必須努力培養、耕耘的四大連結:工作環境、例行公事、事業目的、人際關係。

「你是否曾站在表演空中飛人的高空鞦韆上?」當我們請目前擔任獨立顧問的瑪莎,描述她在五年前離開全球性的顧問公司之後的工作經歷,她就是這麼回覆我們的。她最近剛開始嘗試高空鞦韆,覺得這很適合用來描述她目前的生活:在兩項工作之間的空虛感,接到下一個案子的興高采烈,以及她這一行必須具備的紀律、專注與優雅。她進一步解釋,空中飛人表演者似乎冒著極大風險,但背後其實有一個安全系統保護他們,包括網子、設備,以及其他表演者。她說:「他們似乎完全靠自己,但其實並非如此。」

瑪莎(假名,本文中提及的其他人名也經修改)屬於目前蓬勃發展的工作群體,也就是俗稱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北美與西歐約有1.5 億人,離開相對安穩的組織生活,自願或非自願成為獨立約聘人員。這個成長趨勢,部分反映叫車與任務導向服務平台的興起,但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近期發表的報告指出,知識密集產業與創意工作,是自由工作經濟(freelance economy)中最大與成長最快的群體。

為了解獨立工作如何能成功,我們最近針對65 位自由工作者進行深度調查。我們發現,這些自由工作者不分世代與職業,感受出奇地相似:所有調查對象一致表示,他們不像傳統員工那樣擁有組織的保護與支援,因此,會對個人、社會與經濟感到焦慮,但他們也宣稱獨立是一種選擇,並不打算放棄獨立帶來的好處。雖然會擔心難以預測的工作時程與財務狀況,但也覺得自己已逐漸累積更多勇氣,正在邁向比企業內員工更豐富的人生。

我們發現,最有效能的獨立工作者都採取相同的策略,來處理這些壓力。他們會努力建立四種連結,包括與工作環境、例行公事、事業目的和人之間的連結,以協助他們度過工作上的情緒起伏,並從他們的自由中獲得能量與啟發。隨著零工經濟在全球成長發展,這些策略也愈來愈重要。我們的確認為,這些策略對部分公司員工也有幫助,只要他們的工作自主性較高,可在家工作或遠距工作,或是覺得自己有一天可能會想要或需要跨入自由工作經濟,都可以採用這些策略。

沒有生產力,就是出局

我們開始訪談獨立顧問與藝術家之後,發現的第一件事是:獨立工作的風險極高,不僅是財務上的風險,還有是否能在業界立足的風險。人們在掙脫主管與公司規範的束縛之後,可任意選擇最能發揮長才與反映真實興趣的工作,他們感覺能夠掌控自己的產出和整個職業生涯。一位參與調查的受訪者告訴我們:「相較於以往的任何工作,我現在更能做自己。」

然而,這種自由的代價,是不會隨時間消退的不穩定感。即使是我們訪談過最成功、最具基礎的獨立工作者,仍會擔心錢與名譽,有時還會覺得他們的職業身分不保。舉例來說,如果客戶不再請你提供服務,便無法自稱為顧問。一位常出版作品的作家告訴我們:「你會變成你的工作。如果你寫了一本好書……那很好,但如果你沒有成功,也只能接受……這樣的挫敗,可能會變成你定義自己的方式。」一位藝術家也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說:「沒有終點。那是迷思。」

正因如此,我們訪談的每個人都非常強調生產力。那不但是一種自我表現,也是不穩定感的解藥。但有趣的是,我們訪談的對象,不只強調把事情做完並售出成品,他們也在乎自己是否處於工作狀態(也就是有紀律地定期產出可找到市場的產品與服務),以及自己是否投入工作(也就是有勇氣全力投入過程與成果)。

維持生產力是一種持續的奮鬥,憂慮與分心會侵蝕生產力,而這兩項障礙充斥在我們的工作生涯。一位高階主管教練曾這麼鮮明描述沒有生產力的一天:「我明明有許多事要做,卻雜亂無章,也無法重新振作,恢復條理。(到了傍晚)我早上打開的電子郵件還是開著,我想完成的文件一件也沒完成。我無法專心,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他說,像這樣的日子,讓他對自己充滿懷疑。

我們詢問受訪者有何祕訣,才能度過這樣的日子,最後還能維持他們想要的生產力,結果卻發現他們的答案中存在著矛盾。他們都希望能保有獨立性,甚至有許多人想要維持不安定感(其中一位顧問認為,不安定感是持續學習與「保持最佳狀態」的關鍵),但他們也花許多時間建立一個「護持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為工作創造一個實體、社會與心理上的空間。

護持環境的概念,最早由英國心理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提出,用來描述關愛的照顧者,透過保護孩子不承受壓力,以及創造實驗的空間,來促進兒童發展;後來,這個概念應用到成人的發展,是指人們在這種情況下,能表現出最好的一面,而且能成長。當然,在一個堅實的組織中,公司員工可從好上司的身上,找到護持環境的條件。但對獨立工作者來說,護持環境比較像是成就而非禮物,需要耕耘才能達成,也可能會喪失。

因此,這些獨立工作者自行創造護持環境,做法是建立並維持我們所謂的「自由連結」(liberating connection), 因為自由連結一方面給予人們自由,讓他們得以展現自己的創意,同時也把他們固定在工作上,讓產出不會付諸東流。

四種連結


工作環境我們的訪談對象不再在辦公室工作,因此會另覓工作地點,一方面可隔絕外界讓他們分心的事物與壓力,另一方面,也避免讓他們產生失根的感覺。 雖然許多人強調,他們的工作有機動性,但似乎還是有某個地方可去。一位作家告訴我們:「人們會失敗,往往是因為他們沒有建立一個空間與時間,讓他們做該做的事。」

例行公事組織中的例行公事,往往伴隨著安全感或乏味的官僚制度。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精英運動員、天才科學家、知名藝術家,甚至是一般上班族,都會利用例行公事,來提升專注力與績效。我們訪談的專業人士,也同樣會借助例行公事的力量。

事業目的大部分研究對象決定要獨立工作的最初目的,都是為了從事能讓他們在市場找到立足點的工作,但他們堅決表示,若要持續下去,工作必須連結到更廣大的目的。所有人都會清楚表達工作(至少是他們做得最好的工作)不只是維生的工具而已,無論工作內容是透過影片幫助女性自主、揭發醜陋的行銷手法、延續美國民謠的傳統,或是幫助企業領導人以正直的方式獲得成功。目的就像一座橋梁,連接個人的興趣、動機,與世界的需求。舉例來說,馬修說他剛開始時「只覺得要拚命找到客戶,並賺錢維生」,但隨著時間過去,他對成功的觀點,逐漸轉為把成功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要「對別人提供服務,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人際關係人類是群體動物。針對企業環境進行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顯示,其他人對我們的職涯很重要,無論是作為楷模,讓我們模仿學習,或是作為同儕,與我們一路攜手前進。研究人員也一再警告,辦公室可能產生「職場寂寞症」 (loneliness epidemic),而獨立工作者的風險可能更大得多。

但我們的訪談對象,非常了解社會隔離的風險,也盡全力避免。雖然許多人對正式的同儕團體又愛又恨,認為那是同事的乏味替代品,但所有人都表示,他們有對象可尋求肯定與鼓勵。這些對象有時是他們的楷模,或是支持的共事伙伴,有時是家人、朋友,或是類似產業中的聯繫對象;這些人雖然不見得能提供工作相關的明確建議,卻可幫助我們的研究對象熬過艱難時刻,讓他們有勇氣,去承擔工作上必要的風險。


閱讀完整內容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 3月號 / 2018年第139期

本文摘錄自‎

成為零工經濟贏家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

2018/3月第1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