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騎車膝蓋痛,別以為休息就夠了!

前幾天跑半馬,二十一公里跑完之後,膝蓋的位置好痠好痛,是不是我沒有熱身?雖然以前有舊傷,但兩條腿膝蓋都痛,小腿也好像快抽筋了。」很多上班族都像他一樣,假日跟團去運動,但是平日周一到周五沒有跑步或騎車的習慣,也沒有重量訓練臀部、腿部等肌群,往往每次跑每次痛,痛完再休息一至二周,又繼續比賽,如果持續這樣的循環,很可能摧毀膝關節,直到有一天必須開刀做膝關節置換。

小腿快抽筋,是由於長時間跑步,造成的肌肉收縮,導致僵硬和電解質流失而失衡,很多人跑步過程中,感受到緊繃,放任不管繼續跑下去,其實這時就應該到場邊,停下腳步來拉筋,伸展小腿腓腸肌直到疼痛舒緩,並且補充水、電解質減緩。

跑步跨步短一點騎單車雙腳勿外八或內八

騎車或跑步後的膝蓋痛,可根據疼痛的位置,分為兩種:一、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TBS),二、髕骨股骨症候群(PFP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痛點是在大腿外側,連接膝蓋外側的位置,因為頻繁的彎曲打直的動作,會讓膝外側的髂脛束變緊,跟大腿外側股骨摩擦久了,就會產生膝蓋外側痛。又或者是因為扁平足、X形腿、長短腳(短的那隻腳),因主力在腿前側、內側肌群,而使得大腿外側髂脛束被拉扯,產生疼痛。如果跑步時,步幅改短一點的跨步,會感覺好一點;騎單車則是要注意,畫圓過程中,雙腳膝蓋和腳尖一同朝著前進方向,而不是外八或內八。

賽後或平常日,需要做髂脛束放鬆,可以利用網球,以雙手支撐的側躺姿,運用身體重量,壓在球上,撐開大腿外側的一整條痛點,並訓練較無力的臀部肌群,向後抬腿至腰部高度。或是雙腳外八,膝蓋也朝同方向的外八深蹲,才可以避免過度使用股四頭肌,卻因臀大肌、臀中肌比較弱,都沒使用到而受傷。
髕骨股骨症候群,又稱跳躍膝,痛點是在膝蓋正下方,或膝蓋外側痛為主,「外觀看起來,膝蓋骨(髕骨)好像偏到外面去了,不在正中間。」以走下山坡時,或下樓梯痛感最明顯,醫師指出,好發率估計每五位就有一至二位,而且比較容易發生在女性。因為女生骨盆較寬大,連線膝蓋的Qangle角度過大(股骨,也就是大腿股與脛骨,小腿股之間的角度過大),大腿外側肌群需要更大的力量平衡,造成拮抗肌(對抗收縮肌群的反向肌肉)股內側肌相對弱,造成臏骨偏離軌道,膝蓋不穩定,外翻如火車出軌,髕骨(膝蓋骨)與股骨(大腿骨)之間的摩擦,容易造成股四頭肌腱炎或滑液囊發炎。

因此在假日的馬拉松前,平日就該做肌力訓練,訓練較弱的股內側肌群,而不是當假日超人,如果症狀已經造成,貼消炎布並休息,再沒好轉就要看醫生。
閱讀完整內容
理財周刊918期_世足賽商機熱

本文摘錄自‎

跑步騎車「膝蓋痛」 別以為休息就夠了

理財周刊

2018/4月第9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