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影響健康,空氣差易引發犯罪?

科學研究報告稱,空氣汙染會使人更加焦慮。

一般人都知道,空氣汙染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兒童,更易受到嚴重且深遠的傷害。最新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不僅與健康有關,還可能引發犯罪率上升。

怡情於山水之間,是中國古代文人最講究的一種陶冶情操的方法。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綜合起來,不輕易改變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中,曾有人把情操分為求知、審美、道德、宗教四種。現代心理學中,常把人的複雜情感稱為高級情感,並分為理知感、道德感、美感等三種。

人若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中,心情自然愉悅開朗、豁達樂觀。反之,若處於糟糕環境中,就會心情壓抑、煩躁、焦慮,進而引發暴力行為。

美國的科學研究報告指出,空氣汙染不僅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產生潛在的道德成本,導致犯罪率上升。

空汙使人焦慮 恐致暴力犯罪

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題目為〈汙染道德:空氣汙染預測犯罪活動和不道德行為〉(Polluted Morality:Air Pollution Predicts Criminal Activity and Unethical Behaviour) 的科學研究報告稱,空氣汙染會使人更加焦慮,也會加深人們不道德行為的傾向。當人居住在高濃度危害性顆粒物質的地區和環境中,會格外感受到壓力,進而引發焦慮,導致暴力犯罪、搶劫和入室盜竊等刑事案件增加。

為了釐清環境汙染與犯罪率是否存在確切的因果關係,研究人員進行一系列實驗。參與實驗者分別被展示了空氣汙染和晴空萬里的風景圖片,在每項研究題目中,觀看空氣汙染圖片的實驗者會表現出焦慮的感覺,並在隨後的實驗任務中出現欺騙行為。


當然,焦慮並非只是與空氣汙染、犯罪相關的唯一因素。科研報告稱:「當人在汙染環境中,對道德標準的關注可能減少,這或許也促使他們更容易出現不道德和違法行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商學院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用「破窗效應」(Brokenwindows Theory)來解釋空氣汙染與犯罪率上升的關係。

「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其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可能導致反社會行為和犯罪率增加。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戶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同樣的,一條人行道有些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

研究證實:空氣差導致犯罪率偏高

研究者以9 年時間調查了美國環境保護局9,000 個城鎮的相關資料以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犯罪統計資料,綜合考慮各地員警人數和貧困率的差異,得出結論:空氣品質差的地區,犯罪率高於美國全國平均水準。

哈佛大學環境中心和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在2015 年發表過一份有關環境汙染影響的科學研究報告,其研究結果也顯示,在環境汙染嚴重的地區,暴力犯罪也相應增加了2.2%。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傑克遜.魯(Jackson Lu)博士說:「這項研究結果表明,空氣汙染可能造成潛在的道德成本,超出了人們通常對健康和環境關注的範圍。這很重要,因為空氣汙染是影響數十億人的全球性嚴重問題。」

空氣汙染不僅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犯罪率上升。Fotolia
閱讀完整內容

看雜誌第188期

本文摘錄自‎

不只影響健康 空氣差易引發犯罪

看雜誌

2018/4月第1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