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區吹起懷舊風,大稻埕變台北新亮點

近年來,台灣吹起懷舊風,大稻埕是台北最完整的街區,尤其是迪化街兩旁保留從清朝至日治時期的建築,成了台北懷舊風的最佳舞台。前年文創產業與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地在老屋中出現,儼然是活化的最佳教材。
仔細耙梳大稻埕老街區的保留史,無法用單一原因描述,但不管哪一輩的大稻埕人,始終都有在地人願意花心思保留最初始的樣貌,才能造就現在的多元文化老街區。

古台北城的政商中心


以地理位置來說,大稻埕範圍大約是環河北路以東、民權西路以南、重慶北路以西與忠孝西路以北的區域。談起大稻埕就得先從商業活動開始說起。清朝時期,英國人杜德引進泉州烏龍茶後,讓大稻埕成了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尤其是迪化街旁的貴德街,更吸引了外商洋行設立分公司,形成各國大使館街,也讓大稻埕因貿易創造驚人的財富。

日治時期更因為縱貫鐵路的發展帶來南北貨、中藥與布匹產業,在大稻埕長大的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邱翊就說:「大稻埕本來就是一個城市,相較於台北城內的政治中心,這裡就是一個商業都市,也造就這裡豐富的 街區特色。」

走進迪化街一段一號,由建築師呂大吉完成修復,並承租做為「大稻埕旅遊資訊站」的這棟老屋,可當作是從迪化街最南邊開始逛的起點。屋主曾瑞文熱情的招呼,並以老大稻埕人帶路導覽,一路介紹迪化街上的建築。他說:「迪化街上的老屋主要分成四種類型,一、150年前的閩南式建築;二、130年前的仿洋樓式;三、110年前的巴洛克建築;四、90至100年的現代主義建築。」
▲林五湖本館是大稻埕迪化街最具代表性的閩式建築。

曾瑞文指出,閩南式建築以林五湖本館最具代表性,外表看只有一樓,其實裡面是有閣樓的設計,只要由南往北走經過民生西路口後不久就能看到;仿洋樓式建築通常在門口會看到有兩根圓柱子,因為當時建築技術還不夠好,蓋二樓的建築需要多一點圓柱支撐門面;巴洛克建築則是有誇張的石雕,例如水果貿易就會有鳳梨石雕,賣中藥就有人蔘石雕;最後是現代主義建築,最簡單的區分方法是線條簡單,窗戶都是垂直的長方形,例如義裕公司就是最典型例子。

面對困難 修復老屋


在都市規劃的概念下,城區老了,就會面臨改建、拆遷的命運。大稻埕老建築也曾面臨拆除風險,而大稻埕的老故事多到說不完。曾瑞文感慨,其實大稻埕的建築因為時代和產業不同各有千秋,老屋也無法用單一的風格來界定,只是現存根本不到原本的一半。

談起如何修復這間老爸留下來的70年老宅,曾瑞文說:「在前市長黃大洲時代,規劃將迪化街從7.8米拓寬成20米大馬路,永樂市場及對面超商就是主動改建案例,使得門前多了一大塊空地,那時我們的老宅也被切分成兩個地號。」後來,主張保留老街的陳水扁當選市長,從那時起,曾瑞文就開始思考如何修復老家。

家有六個兄弟,曾瑞文排行老五,當時哥哥們一致認為應該把老屋賣掉,唯獨他獨排眾議,堅持:「只要我還活著,就不准賣,我不簽字誰都動不了!」他回憶,說服哥哥的過程並不順利,但為了堅持留下老爸的房子,他出錢買下所有產權,後來獲得的容積移轉還都公平分給所有兄弟,讓兄弟享受到老屋修復好處。「這樣才能讓老屋保存,否則早就賣掉蓋大樓了!」

為了找尋合適設計師,曾瑞文笑說:「當時根本不懂,到處找建設公司談修復,但大家好像對於容積轉移的老屋修復還不是很了解,直到碰上建築師呂大吉才一拍即合。從記錄老屋歷史開始撰寫修復計畫到動工修復,2年的時間光到台北市政府開會就跑了30次,市府也來大稻埕看了至少30次,前前後後共經歷7年才修復完成。」曾瑞文抱怨,和市府打交道的過程都可以寫成一本書了,幸好堅持到底,才有現在的風貌。
▲曾瑞文(左)與呂大吉,為了修復保存70年老屋,花了許多心力。

老屋修復專案 溝通最困難


呂大吉是負責修復大稻埕街區老屋數量最多的建築師,從一開始至今已經將近20年,他分析,16年前是最辛苦的階段,因為大家對於街區的老屋修復不熟悉,首先屋主不願意,加上還有建商會欺騙屋主賺走容積移轉後就撒手不管,讓老屋的修復時間拖很長。而且老屋修復有一定規範,呂大吉說:「忠於原味就是最難的工作,得找出老照片,口述歷史甚至考證工法等,每一項都不能馬虎。」

公務員出身的呂大吉說:「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有成功案例,接下來就會有模仿效應,修復過程中不斷和市府溝通法規問題。」舉例來說,變電箱到底要放在屋子裡面還是在門口?畢竟老屋興建時沒有電,如今要改成用電的房子,法規得釋出彈性才能讓老屋能有值得居住使用的環境。

以目前的規範,市府不可能出錢幫忙修復,屋主要自費,北市府只拿容積移轉當誘因,呂大吉進一步分析,屋主意願還是最重要。曾瑞文是很堅持的屋主,甚至還願意跳出來當建築師和持有者之間的橋樑,但反觀有些屋主因為已經傳承好幾代,產權變得很複雜,如果意見無法達成共識,就很難繼續走下去。因此很多老屋任其破敗,幾乎都是產權和後代意見不一致,不管是民間還是政府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老宅活化 慢工出細活


家族五代世居迪化街的葉守倫,在外工作多年後創業,租下曾是米店的老宅為創業起點。葉守倫呈現米食文化的特色,經營餐廳和米食文化相關商品。他認為,老宅有很多問題待克服,例如冷氣管線要怎麼走,使用上不能破壞原本結構,這些都需要慢慢磨合,不是外界看的「在老宅做生意很屌」這麼簡單。
過去幾年出現一個有趣現象,因為台北市房價飆漲,能把大稻埕的容積移轉到其他土地、能讓獲得移轉的土地蓋更高樓,誘因增加後,呂大吉說:「那段時間是大稻埕老屋修復的黃金期,也讓老街區可以一棟棟的保留下來。」他強調,這並非一個人的功勞,而是當地人有保留的意識,加上市府也願意開放法規進行容積移轉,雙重效果下才有今天大稻埕的面貌。
▲曾是米店的老宅,現由第五代葉守倫經營米食相關產品,延續米食文化。

邱翊分析,前幾年同時間有好幾棟老屋完成修復,以前閒置的街屋空間可以使用後,咖啡店、文創商品等店家一間一間開,看似繁榮的背後,其實店家經營並不如想像中簡單。有一家老屋幾年內已經換了三家店,而在地的年輕一代也開始思考,老屋活化是不是只有「文創咖啡店」這種簡單的內容,也很擔心會像雲南麗江老街一樣,只剩外來店家,當地人都消失成了空殼老街。

找到核心價值 延續老街生命力


去年一群大稻埕在地生活工作的年輕人成立「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希望以「互助共榮」的核心價值結合在地的產業發展,身兼理事也是霞海城隍廟文宣組的吳孟寰說:「看到大稻埕出現租金飆漲,原本的農具、碾米廠一家一家收掉改成咖啡店,非常心急,深怕原有的大稻埕產業消失,趁著霞海城隍廟舉辦尾牙時,就在餐會上和幾人倡議成立『真愛廟前72巷聯誼會(霞海城隍廟以月老著稱,前面又是72巷就此為名)』,一起努力結合在地產業讓大稻埕不會走上台灣老街的後塵,而是持續保有各種產業特色。」

吳孟寰舉例,鼓勵民眾到霞海城隍廟拜月老需帶「紅棗、花生、桂圓、瓜子」,象徵「早生貴子」,其實就是希望善男信女可以在迪化街上的南北貨商家買齊這幾樣東西,讓這些店家能有生意上門,或是日本或韓國客人買「早生貴子」時,看到乾果類零食也會多買一些。吳孟寰強調,希望迪化街持續保有中藥、南北貨與布匹產業文化,別因為懷舊風的咖啡店興起後,老店一家一家關門。

呂大吉感嘆,其實老屋活化後,真正該憂慮的是新進的產業如何和原本舊產業和平共處,以年貨大街為例,過去舉辦是因為配合市民辦年貨,但經過幾年的演變,發現年貨大街會出現「夜市叫賣哥」還有外面的攤商進場擺攤,有點變質。呂大吉認為,既然是年貨大街,應該配合這邊的老屋修復活化後,舉辦舞龍舞獅等活動,打造真正屬於大稻埕的年節文化,而不只是一個「試吃大會」。
▲霞海城隍廟信仰文化,牽動著迪化街商機。

邱翊也認為,老屋活化後,確實讓更多年輕人或文創工作室進入大稻埕,但相對的租金高漲後,目前中藥店剩不到400家,和全盛期2000多家完全不能比,如果在地意識再不抬頭,很擔心未來大稻埕會看不到中藥店,失去原本大稻埕那種老街飄出中藥味的氛圍。
▲迪化街的中藥、南北貨與布匹產業,吸引不少民眾駐足。

三月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舉辦「看戲、遊春、逛大稻埕」活動,總幹事李宇智就說,以前因為大稻埕人文薈萃被稱為「戲窟」,文人雅士看戲的好地方。現在舉辦活動讓民眾可以認識和了解大稻埕不同的多元文化,也舉辦各種導覽活動,讓遊客可以認識,其實大稻埕不只有迪化街,走進巷弄內,往往會發現驚奇文化,包括聶隱娘的戲服製作都是出自大稻埕內的師傅之手。李宇智強調,活化老屋後,文化層面更需要關注,避免讓大稻埕的老街屋只剩空殼而失去靈魂,這是目前新一代大稻埕人目前正努力在做的事…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專案經理雜誌 第33期

本文摘錄自‎

台北新亮點「大稻埕」

專案經理雜誌

2017/6月 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