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年輕人喜愛的電玩遊戲,傳統遊戲也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進行。老張可以跟遠在紐約的老李面對面下圍棋、一起打槌球。甚至於,長照機構還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帶著老人去玉山攻頂。在元宇宙的世界,能想像的、甚至超乎想像的,都可能成真。很多事情都不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你的數位分身可以跨越時空,飛到高雄跟朋友一起肩並肩聽五月天的演唱會,然後相互擁抱,倒數跨年。
當然,要實現元宇宙世界,需要各種技術,包括5G、雲端運算、AI、全像投影(hologram)、乃至於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等。還有最基本的AR/VR裝置的提升。這些都需要時間。即便把笨重的頭戴裝置變得輕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如同把一台電腦裝進一副普通眼鏡中。
此外,要打造一個完整的元宇宙生態系,需要一個橫跨各種裝置的平台,這也先要有相關標準的設立,以及大量創作人員、開發人員的參與。疊加在這宇宙之上的是用加密貨幣完成支付,以及非同質化代幣(NFT)數位藝術品的蒐藏。由此可知,元宇宙將衍生出各式軟硬體需求,商機可期。
對於少部分的人而言,元宇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至於對大多數人來說,未來都可能沉浸在這個接近真實的世界裡,工作、學習、遊戲、購物。未來,虛虛實實交互存在,虛擬與現實的區分將失去意義。
當然,一個成熟的元宇宙生態系不會立即出現,在實現之前,一定會有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所以,一方面要避開元宇宙概念的短期炒作與追捧,但更重要的是,必須正視元宇宙數位經濟體的到來。在未來的5到10年,元宇宙將會是「the Next Big Thing」。只不過,前述對於元宇宙的描繪尚且可以體會領略,但這個新世界對於人際社會關係將帶來什麼衝擊,就只能留待時間給出答案了。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