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壓期 慎防人心浮動

台灣醒報 [2021/5/25]
「校正回歸」這幾個字,無庸置疑是台灣這幾天最熱門的幾個字。如果要簡單地定義,就是之前還沒有篩檢確定的案例,在確診之後,加入到前幾天的統計按例當中。如此簡單的概念,為什麼會鬧得滿城風雨?

防疫,需戰爭意識與謙卑態度

台灣醒報 [2021/5/18]
連續幾天都是兩三百名的確診,相信帶給全台灣人民極大的衝擊,國際媒體也是很現實的,從原先的吹捧讚美台灣變成了一片看衰。新冠疫情已經重創全球9成國家,台灣是少數倖存至今的國家,延後了一年大爆發,我們有很多可以借鏡的對象,但是台灣也必須拿掉過去的防疫優越感,重新學習跟這波疫情相處。

供電系統極脆弱 是國安問題竟無應變

台灣醒報 [2021/5/17]
從5月13日下午兩點三十七分興達電廠發生事故停機,短短23分鐘,台灣就發生大範圍分區限電,範圍更是擴及基隆、新北、台北、桃園、新竹、宜蘭、苗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無論理由是電網故障,還是發電廠供電不足,結論其實都是一樣,就是台灣的供電系統極為脆弱。

疫苗成全球通行證 我疫苗還要等5月底

台灣醒報 [2021/5/6]
指揮中心5月4日指出,國產疫苗已接近收案,但購買外國疫苗部分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其他國家依照疫苗施打情形開放邊境、放寬入境管制,目前台灣所持有的AZ疫苗遠不足以施打到能夠穩定疫情的60%,且國產疫苗受認證遙遙無期,唯一可以期望的是五月底前或可盼來莫得那疫苗。

讓沒錢的孩子運動 不該只是瑞莎的事

台灣醒報 [2021/5/4]
運動比賽其實還是需要花錢的,曾經就有國家培訓的舉重選手,因為營養費不夠,訓練完之後狂吃泡麵。這是幾年前的新聞,但在台灣從事運動行業,沒錢的窘境其實隨處可見。也因此瑞莎的義行會激起台灣大多數人的認同與同情,因為運動不該只是貴族才能從事的特權。

台灣海底垃圾密度 竟達全球1.5倍

台灣醒報 [2021/5/4]
台灣,福爾摩沙,16世紀葡萄牙人暱稱美麗島,現在西海岸八大出海口海底垃圾密度每平方公里102公斤,竟達全球平均1.5倍,逾9成是纖維布料及膜狀塑膠。台灣還能繼續美麗嗎?挑戰嚴峻。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 未來恐有島無人

台灣醒報 [2021/4/21]
美國中情局(CIA)公布的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最後5名則都在亞洲,而台灣更是敬陪末座、倒數第一。根據統計數據,台灣未來15至45歲,具生育能力的女性,平均每個人只會有1.07個孩子。

福島核廢水氚的故事

台灣醒報 [2021/4/19]
日本於4 月13 日對外宣布從2022 年起,會將福島核廢水稀釋後排入海中。此事雖然得到美國及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 支持,但是不意外,必然引發鄰近國家強烈不滿與抗議。

外出聽鳥語水聲 可有效緩解壓力

台灣醒報 [2021/4/19]
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有效緩解壓力,還能刺激腦部活動。加拿大研究指出,自然的流水聲有助於改善情緒,鳥鳴則可以緩解壓力,雨聲、風聲等自然聲音對於腦部活動都有正面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