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2022/7月 第303期
防疫保單之亂,讓國內12家產險業者面臨史上最大理賠潮,今年賠償金將上看600億元。本刊調查,包括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和兆豐金在內的4大金控,上半年獲利因此少了近110億元,龍頭富邦產險6月理賠金更吃掉集團金雞母富邦人壽近半獲利,防疫保單理賠成為產險業財務大洞,各金控全繃緊神經、增資應戰。
能力雜誌 2022/7月 第797期
自全台染疫人數衝上每日數萬人,一場防疫保單之亂同時震撼上演。從收單收到手軟的熱門保單,急轉下成讓保險公司亟欲斷尾求生的虧本買賣,背後隱藏的其實處處是人性道德與信任赤字的重大考驗……
Smart智富 2022/7月 第287期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每日確診人數不斷下降,疫情指揮中心評估已過了染疫高原期。但另一個高原期正悄然來臨,就是保險公司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與人數。
遠見雜誌 2022/6月 第432期
疫情衝擊台灣,防疫保單更造成社會不安與民怨。究竟這場防疫保單之亂,是民眾「樂透」心態造成?還是業者慘賠「輸不起」?主管機關的監督與溝通能否精進?
今周刊 2022/5月 第1326期
隨著防疫保單亂象爆棚,國內媒體近期開始注意鄰近國家泰國的前車之鑑,去年底至今年初,泰國十六家販售防疫保單的保險業者當中,至今已有四家宣告破產……。
0531中國時報精華版
本土疫情升溫,經濟解封「疫苗」是關鍵,200萬劑疫苗6月分批抵台後,預料各地民眾排隊打疫苗,不過,疫苗仍有過敏不適等疑慮,「疫苗險」買氣爆表;北宇管顧總經理劉北元指出,若打疫苗出現不適,除了疫苗險可以申請理賠外,投保率高的意外險保單,或許在關鍵時刻也能發揮保障的作用。
聯合報 20210218
台產防疫保單已停售,但民眾防疫需求正夯,該如何規畫?壽險公司指出,民眾不只是留意隔離檢疫,還要注重若不幸確診後的醫療支出,甚至個人因病導致的經濟損失,才能達到藉由保險發揮損害填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