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重於治療 登山意外受傷怎麼辦

登山意外受傷的傷害類型很多,一般人可能沒有相關的急救知識,如果能夠參加有醫生、護士同行的隊伍就最好了。事前的預防重於治療,平時要鍛鍊自己的體能,幾乎所有的意外受傷,多半因為傷者自己體力不濟、失溫、高山症,導致意識些許模糊、判斷力減低,引發相關的意外災害,或者意外災害發生時,反應太慢而受傷。


▲通過危險的破碎地形應盡速通過,不要做無謂的停留。

擦傷處理

不論小面積、大面積的擦傷,傷處都在皮膚淺層,出血量少,除了用雙氧水消毒、塗抹碘酒預防細菌感染以外,最重要的是避免傷口碰到水,因為傷口附近必然有很多細菌,傷口保持乾燥,細菌菌落無法移動,就不會再度感染傷口導致發炎,水分會幫助細菌移位而感染傷口,導致發炎更加疼痛。傷口盡量不要覆蓋,因為覆蓋會產生缺氧的環境,有害的細菌都喜歡缺氧的環境,因此保持傷口乾爽、不包紮、不碰水是最好的醫療。此外穿質料適當柔軟的長衣、長褲於摔跤時保護肌膚效果較好。

常用於擦傷的藥品

‧雙氧水功能:消毒殺菌。
‧碘酒功能:預防細菌感染。
‧茶樹精油功能:減輕發炎與殺菌,僅限外用,是不錯的淺傷口消毒藥。


▲中級山區的有毒植物非常多,高山地區則是要注意有刺植物。

扭傷處理

摔跤可能伴隨著關節的扭傷,輕微的話強忍著完成行程,但總是為行程增添陰影。嚴重的話行程可能被迫中斷,而發生扭傷的原因,多屬太久沒運動的緣故。一般而言,輕微的扭傷,有時不會在當天發作,往往經過1、2天以後才變嚴重,幸運的話行程已近尾聲,甚至已經返家即時就醫。不妨預備數根登山杖當作醫療器材,以備隊員扭傷腳使用!

輕微扭傷的急救方法

24小時之內冷敷,使微血管收縮,減少血液蓄積在傷處附近,能提高痊癒的速度。山上無法取得冰塊,以浸泡冷水代替。24小時之後熱敷,增加傷處血液的循環,將蓄積在傷處的血液(青紫色)移走,能增加痊癒的速度。扭傷後的3個月以內,特別注意傷處不要再做中、強度的運動。

扭傷的固定

從鞋面以三角巾等布條固定,從足弓側到腳踝交叉纏繞。在鞋面再交叉1次,將兩端從腳踝拉過來的布條底下穿過,緊緊的往前拉上綁好。

扭傷的彈性繃帶包紮

1.使用38 mm的膠帶,將固定膠帶貼在小腿肚和足弓部位。
2.腳踝保持90度,往扭傷的反方向以U字形貼上。
3.與步驟2呈直角方向,以U字形貼上。
4.重複交錯步驟2和3,重疊膠帶一半的寬度貼上。
5.在足弓固定處重疊貼上膠帶,在步驟4用一半膠帶的寬度重疊貼上。
6.貼膠帶把步驟5壓住,左右2側都要,腳背的部分不用理會。

燙傷處理

登山活動會發生的燙傷,多因熱湯、油鍋、操作爐具所引起的。燙傷的急救處理方法,在發生第一瞬間,以冷水沖泡患處,然後塗抹治療燙傷專用的藥膏或含有薄荷的牙膏,其中薄荷能減輕燙傷傷口的疼痛、發炎,效果明顯。初燙傷可連續數次、隔1小時塗抹1次,疼痛稍減改為數小時塗1次,二、三度燙傷,牙膏並無太大效果。若有水泡,以針、尖銳刀尖,用烈酒消毒後刺破水泡,持續將水泡內的水洩除。傷口以少量烈酒消毒,可減輕感染、增加痊癒速度。操作汽化爐也容易因預熱點火不慎而受到燒傷,尤其需注意頭髮與易燃的衣物。鞋襪磨腳起水泡處理法,以洩除水分為主,要注意不要感染,其他並無良方。

空氣乾燥流鼻血、低溫流鼻水

這2種都是在中高山的低溫、乾燥環境,容易發生的身體不適。東方人很多屬於寬鼻形,寬鼻型者,比較適合在空氣潮濕的環境中活動。西方人多屬狹鼻型,比較適合在乾燥的氣候中活動。許多較少登高山的人,到了高山乾燥的環境,大約第2天起,漸漸出現鼻腔黏膜乾燥破裂引起的流鼻血。這一部分沒有方法預防,只能減少、甚至完全不能挖鼻孔、揉鼻子,以免症狀加劇。以往有些山上的工寮,整天燃燒柴薪取暖,火爐上燒一大鍋水,就是希望沸騰的水產生蒸氣,為屋內空氣加濕,減輕鼻腔乾燥的不適。

高山空氣稀薄,呼吸頻率、深度均加大,空氣溫度低,大量冷空氣導致鼻腔不適流鼻水,這也是登山常見身體不適的症狀,有時更導致整天鼻塞。夜間鼻塞入睡,很多平常睡覺不打鼾的人,到了高山上都打鼾,這同樣沒有有效的方式預防。入睡前用沾濕的毛巾、領巾,覆蓋在口鼻上,如果能習慣的話,多少能減輕流鼻血、流鼻水的症狀。


▲遭到毒蜂叮咬,待狀況解除之後,需設法盡速取出毒針。

毒蟲與毒草的侵害

有毒植物

台灣中海拔山區,陰濕的森林邊緣、路旁,普遍生長兩種刺毒植物,外觀相似,一為咬人貓,另一為蠍子草。碰觸身體會導致疼痛,也會刺穿多數薄料的衣褲,必須多加注意。被咬人貓刺到會產生斑點紅腫、感覺疼痛,但無生命危險。

台灣南部、東南部中低海拔山區,則生長一種大灌木稱為「咬人狗」,葉片大型呈橢圓尖狀,碰觸後的疼痛感比咬人貓強烈,但不會造成生命危險,避免碰觸即可免受其害,與咬人貓毒力相似,被刺數小時後即可不藥痊癒。台灣山區除了上述幾種常見有毒植物以外,其他種類甚多,無法一一舉例,有興趣鑽研者,請參考其他專門書籍。


▲各種蚊蟲叮咬在潮濕的中級山區極為常見。

蛇鼠咬傷

一般人登山想到有害植物以外,可能還很擔心毒蛇咬傷。超過海拔1,000公尺的山區,長時間處於低溫,常有人員活動的山徑、營地,一般並不容易碰到蛇類,而蛇類也多半怕人,聽見腳步聲即快速逃走,多數的時候還真是不容易看到蛇。中高山區的毒蛇都屬於稀有種,很難有機會碰到。但是有兩個期間,在台灣山區容易看見蛇,其一:低山帶在驚蟄之後,約3月中下旬,蛇停止冬眠出穴覓食、交配,活動極為頻繁,此時不但容易看見蛇,而且攻擊性也比較強。另一是在第一、二道鋒面過境台灣,氣溫下降,蛇類急著找地方冬眠,有比較明顯由高山往低山帶移動的情況,容易碰到蛇,但因低溫使其活動力減弱,攻擊性不強。在這兩段時間張大眼睛、多注意地面蛇類,即可避免受到攻擊。

根據一份地區大型綜合醫院的統計資料顯示,民眾到院治療野地動物咬傷的案例中:28%被老鼠咬到,25%被毒蜂盯到,11%被蜈蚣咬到,10%被毒蛇咬到,可見毒蛇傷人的發生率低於其他動物。這份資料顯示民眾在靠近低海拔山區的住宅、民宿、山區工寮、露營被老鼠咬傷,這些老鼠比較可能的種類是家鼠、鬼鼠。在典型的中、高海拔登山路線,遇到的台灣森鼠、白腹鼠多躲著人,不會加害人類。家鼠、鬼鼠可能帶有病毒,被咬後最好送醫檢查。


▲水蛭也是潮濕中級山區的固定住客,想不遇到也難。

毒蜂叮咬

毒蜂叮咬應該包括蜜蜂與虎頭蜂,蜜蜂的叮咬多在百花盛開的春夏季,為了採花蜜活動性較強,叮咬人的機會較大,發生傷害的地區較為普遍。秋天的蜜蜂為了分封,即新蜂后外出另築新巢,此時工蜂較敏感,稍受干擾即發動攻擊,但因新蜂后非普遍存在,常遠離遊客活動處,發生意外機會不高。虎頭蜂盯人的高峰期多在秋季,同樣正進行分封,剛分封者巢未築成,為保護蜂后極為敏感,稍受驚擾即成群飛出攻擊人。

若有蜂類在身邊徘徊不去,表示附近可能有蜂巢,或有蜂群正護衛著蜂后,仔細觀察附近草叢,或用望遠鏡持續監視蜂巢,再輕聲細語通過。若被蜂群追擊,必須保持鎮定快跑,一邊用衣服在頭上迅速旋轉飛舞打散蜂群,當然是需要高度鎮定與技巧才做得到,能偶爾在行程中訓練也不錯!人快跑時在身體背後形成渦流,蜂類入此渦流內,即可不費吹灰之力跟著人跑,揮動衣服可撥散蜂群、破壞身體後面的渦流,部分蜂群轉攻衣服,減少人體所受的傷害。蜜蜂叮人蜂螫刺入肉內,連著毒囊脫離蜂體,針插入人體肌膚,必須使用鑷子,不碰觸毒囊拔下蜂螫。若碰觸毒囊,可能導致毒液注入人體,得謹慎從事。虎頭蜂的毒螫可重複使用,有些種類毒螫還有噴毒液的功能,將毒液噴向眼睛,因此危害性甚強。被蜜蜂、虎頭蜂叮咬,只能快速送醫。

其他常見毒蟲傷害

蜈蚣常出現在乾燥、岩壁密布、低海拔山上的工寮、民宿、小山屋,在上述設施住宿,天氣溫暖悶熱時要小心。養成帳棚紗門拉鍊隨時鏈上、入睡前翻動帳棚內物品檢查的習慣,即可避免蜈蚣為害。中低山區,陰濕少人活動處,則可能有吸血螞蝗,用菸頭、打火機燒燙螞蝗即可去除。

若有上述被咬人貓、蠍子草、咬人狗刺傷、虎頭蜂叮咬、台灣最常見的毒蛇赤尾青竹絲咬傷等狀況,緊急時可用姑婆芋的塊莖(像芋頭的部分切片)塗抹傷口、即可減輕症狀,此為原住民口傳經驗,必要時可嘗試急救。其他植物的刺傷、毒蟲、毒蛇咬傷,還是盡快送醫院最好。

閱讀完整內容
戶外探索Outside 2020年11月-2020年12月_No.46

本文摘錄自‎

預防重於治療 登山意外受傷怎麼辦

戶外探索Outside

2020/11月-12月號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