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到社群層面的災難求生準備
你是否曾經想像過這種情況:一覺醒來後,你發現不但停電了,而且超市全都大門深鎖,然後加油站也全部停止營業。在那個當下,你該如何面對這種狀況呢?你依然能夠正常的處理各種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嗎?你可以照顧一家大小,讓他們不致於挨餓受凍嗎?你,準備好了嗎? 人們必須想辦法在危機中存活早已不是新鮮事了。事實上,由歷史的角度來看,危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經濟大蕭條導致生活十分艱苦的那幾年,我的祖母必須用盡辦法拼命地維持一家的溫飽;二戰的那段時期,因為我的父親被分派到海外作戰,留下嗷嗷待哺的稚子給我的母親獨自照顧,她也必須靠著有限的物資養活自己和孩子。 截至我目前所見,恐怖主義(terrorism)已經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詞,同時經濟大衰退也剝奪了一些我所認識的人的家園以及生計。此外,政治紛亂的景象有增無減,氣候變遷的速度更是快得讓人措手不及,再加上全球舉債正威脅著全世界的金融市場這個可怕事實。美國疾病管制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甚至指出,四通八達的國際旅遊,幾乎可以保證大規模的全球流行性傳染病必定會發生;網路戰(Cyberwarfare)更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另一個新隱憂。 能夠便捷的獲取新聞與資訊雖然有其優點,但缺點之一是讓我們超載了太多的負面報導,使我們的內心很容易受到衝擊,同時對整個系統的脆弱感到沮喪不已。 儘管如此,地平線那一端已經出現希望的曙光!目前已有更多的社群組成「環境恢復組織」,並且共同投入心力將公眾空間做更好的利用。太陽能板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同時式微已久的志工主義也再度興起,而當人們開始面對鮮食沙漠(food deserts)這個問題時,針對食物的倡議行動,例如社區菜園(community gardens)和社區農場(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 farms)也開始在城市裡出現蹤跡。 將求生準備從家庭層面提升到社群的層次,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個好現象,而且得知自己不用在這方面孤軍奮鬥後,我的內心充滿了無限感激!能為生存做好準備的群體一定是關係緊密的群體;能為生存做好準備的家庭,也一定有著緊緊相繫的家人。 我完全可以理解因為這些話題太過沉重,所以只會讓人強烈地想把念頭轉到別的事物上。事實上,某些日子我拒絕看任何新聞,而把時間花在品茶、在園子裡除草、在樹林裡散步、或乾脆悠閒地睡個午覺。但正是因為我可以預見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所以對於逃避的念頭並沒有持續多久。 當年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簡稱FEMA)的署長對颶風卡崔娜災情的處理方式,為大部分的人所詬病,小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讚揚他的那句「布朗尼,幹得好!」(Brownie, you’re doing a heck of a job),也已流為對政府與私人機構無能應付重度危機的反諷語。所以我目前的職責便是做好準備,讓我的家人能在災害中度過難關。 有關末日生存的種種電視節目,往往將因關注危機而開始提前部署的人們,描繪成過度妄想、擁槍自重、住在暗不見日的地下碉堡等的偏執狂。而且正是因為這種負面的描寫,讓大眾無法嚴肅與深度的正視、甚至探討每個家庭都應該有的災難應變計畫。 我的目標就是開始談論這個話題,不論這個話題讓人感到多麼不自在。我並不是要求你必須就我們所知的世界末日做準備,但是你即將學到的生存技巧與思維方式,不但可以用在短期的緊急生活需求,也同樣能應用在對抗長期的自然災害上。你和小孩為了科展所做的濾水器,可以獲得乾淨的飲用水;而太陽能爐也可在缺電的情況下,讓你烹煮美味的一餐(但你仍必須在有日照的地方才能夠開伙)。 我絕不是建議你應該建個地下碉堡(說實在,我對地下碉堡真的沒什麼興趣),或者要你把小孩的教育經費拿去買一年份的冷凍乾燥食品以供一家人餬口。看完這本書後,你也不會因此成為荒野求生的專家,我無法教你如何將捕獲的野鹿去皮放血,或者如何執行緊急的闌尾炎手術。 但是我真心建議你花一點時間仔細思考,關於你家和鄰里環境的系統運作方式,以及評估一下,假如發生長期停電,或者因人身安全而只能躲避在家的這種情況,該如何讓你的生活機能變得更有彈性。 我在這本書裡建議你所採取的行動,不但都是可以具體核實的準備步驟,而且當緊急狀況發生時,照著這些事項來打理的生活,也會過得更安心與舒適。你將需要購買一些物資、動手做一些東西,同時也得學一些知識和技巧,但是不必擔心這整個過程會占據你全部的生活;其實在磨練危機當下保護家人能力的同時,你的生命也會因為自信心增加而變得更美好。 你真的會用到在這本書裡所學的一切嗎?答案是應該不會。但有件事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未來在任何毫無預警的重大事件發生過後,你將不可能聽到這句話:「哎呀,真希望當初有做準備!」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