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黑船」來襲 日本小七淪併購標的

股價太低歐美資本大鱷虎視眈眈


消費者走進7-ELEVEN便利店,會覺得架上的貨品都比超市貴一些,但是對於華爾街大亨來說,7-ELEVEN的股價真是太便宜了,只要有錢,就該全部買下。

撰文/乾隆來


▲擁有日本第一、全球最大便利連鎖店的柒和伊控股(Seven&iHoldings),因股價長期低估,最近淪為外資併購的標的。Getty

八月十九日,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在全世界營運八萬五千家7-ELEVEN便利店的柒和伊控股公司(Seven & iHoldings)董事會,接到一封來自加拿大上市公司Alimentation Couche-Tard(以下稱ACT)董事會的正式邀約書,ACT希望併購柒和伊,共組全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超商巨擘。

ACT的「求婚信」(併購意向書)雖然沒有對外揭露細節,但是金額應該在三五○億美元之上,換算超過一兆元新台幣!這是日本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一筆外資併購案,當天柒和伊的股價立刻暴漲二二.七%,公司總市值從四兆六千億日圓,瞬間跳到五兆六千億日圓,一天暴增一兆日圓!

ACT對柒和伊遞出併購邀約書,讓人想起一八五三年美國海軍准將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燒煤的鐵殼軍艦駛入江戶灣,向德川幕府提出開港貿易的「黑船事件」(くろふねらいこう),終結日本兩百多年的鎖國,為明治維新鋪墊,日本就此邁向世界先進大國之路。

全球門市超過八萬家
成就超商帝國


當然,二十一世紀的日本企業早已不是吳下阿蒙,然而二十一世紀的「華爾街黑船」擁有更強大的資本、更有效率的經營能力,來自歐美資本市場的大鱷,鎖定保守、決策緩慢、股價低估的日本大型企業,逼迫它們拋棄舊包袱、加速轉型,短期效應是股價的快速上漲,最終更將釋放日本企業再生的力量,創造新世代的日本。

被外資鎖定成為併購對象的7-ELEVEN,是「日本之光」,也是日本企業征戰全球零售市場的常勝大將軍,公司歷史可以追溯到創立超過百年的伊藤洋華堂(イトーヨーカドー,Ito Yokado)。伊藤洋華堂在一九二○年創立,正逢日本近代黃金時期的「大正」年代,二次大戰後,伊藤雅俊從叔叔手中接下經營權,迅速發揚光大。

一九七二年,伊藤洋華堂的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賺到大錢的伊藤雅俊與他的左右手鈴木敏文前往美國考察,發現當時總部設在德州的便利店7-ELEVEN,即以極便宜的價格取得7-ELEVEN的授權。七三年,伊藤洋華堂成立了「約克7」,在日本東京開出第一家門店並快速展店,更向韓國、台灣等海外市場擴張;七八年一月,「約克7」更名為「7-ELEVEN Japan」。

十七年後的一九九一年,伊藤洋華堂透過與7-ELEVENJapan設立合資公司「IYG Holdings」伊藤雅俊更一舉反向併購了美國7-ELEVEN母公司七○%股權,成了橫跨太平洋兩岸的跨國零售企業。

即使歷經日本泡沫經濟破滅,7-ELEVEN仍然飛速茁壯,不只在日本開出兩萬多家店,韓、泰、美國也都有超過一萬兩千多家的店;在台灣與統一企業合作開出六千多家店,甚至連北歐、以色列都開了店,總計全球超過八萬五千家店。


▲2024年5月,7-ELEVEN慶祝日本開店50周年慶,全亞洲首位店長山本憲司開店當年僅24歲,不顧親友反對,押下所有身家,親身見證24小時便利店的發展歷史。達志

每日來客量逾六萬人
零售龍頭沃爾瑪難匹敵


伊藤雅俊在二○二三年以高齡九十八歲逝世,他留下一個世界級的零售企業,且搖身成為柒和伊控股公司,旗下加總非直接控股及授權經營的店家後,整體營業額高達十七兆七八九九億日圓。(以匯率一四○.六七日圓兌一美元換算,達到一二六四億美元)。

但是,柒和伊的股價長期低估,公司又有高達一.六七兆日圓的巨額現金,負債比例極低,使得它成為競爭對手與跨國私募基金「購買名單」上的最佳標的。

柒和伊控股執行長井阪隆一在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時,都會強調便利店「用生鮮食物招客」的策略。井阪隆一總是提醒,7-ELEVEN全球八萬五千多家店,店數遠遠超過麥當勞的四萬一千家店、星巴克的三萬八千家店,不論是即時餐食或咖啡杯數,更遠超過麥當勞與星巴克。

更重要的是,7-ELEVEN完全跟庶民生活緊密相連,每天來客數高達六三六○萬人,即使全球最大零售公司沃爾瑪的營業額,約為7-ELEVEN的五倍,但是沃爾瑪每日來客人數只有7-ELEVEN的一半,而且集中在美國。

井阪隆一剛好點出柒和伊最大的強項,以及最致命的弱點。

7-ELEVEN二三年的營業額,只算直營的店家,也有八一五億美元,是星巴克的兩倍多、麥當勞的三倍多;以稅後純益來看,柒和伊去年賺二十一億美元,只有星巴克的五一%、麥當勞的二五%。

在ACT出價之前的八月十六日,柒和伊的市值只有三○二億美元,更僅值麥當勞的七分之一,即使今年星巴克陷入經營困境,股價大跌後的市值也還有一千億美元,是柒和伊的三倍多。

這次出價要把柒和伊全部買下的ACT,在北美經營Circle-K便利店(主要依附在加油站),一萬四千家的商店數只有柒和伊的六分之一,二三年營業額為六七九億美元,雖比柒和伊的八一五億美元少,但是市值還是比柒和伊高出四成以上。

對於一出手就是十億美元起跳的歐美私募基金、零售業大老闆來說,7-ELEVEN的股價真是便宜,只要有錢、只要買得到,就該一夜之間全部買下。

美私募基金買入股權
施壓董事會出售兩家百貨


柒和伊股價所以如此低估,犯的就是日本企業慣見的通病:捨不得丟棄傳統包袱。

而柒和伊的包袱之一,就是崇光(SOGO)與西武(SEIBU)兩家曾經輝煌的日本百貨公司。這兩家在昭和時期稱霸日本的百貨公司,在○五年賣給柒和伊,逐漸凋零,經營績效不佳,即使是東京山手線人流最高的新宿車站西武百貨,也面臨成本高、獲利低的困境,其他較差的據點亦是連年虧損。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柒和伊早就應該分拆崇光與西武百貨,但是它被日本傳統的決策思惟綁架,不肯改變,包括基於對創辦人與資深前輩的尊重、貸款銀行反對、對股東價值的長期忽略等。一直拖到新冠疫情期間,兩家百貨門可羅雀,拖累柒和伊的股價跌至每股一千一○○日圓,美國私募基金逢低買下大量股權,開始在股東會上對井阪隆一等經營者施壓,柒和伊才在去年賣掉崇光、西武百貨。

帶頭施壓柒和伊董事會的私募基金,是總部位在美國舊金山的Value Act資本公司。這家公司管理的資金超過一○○億美元,參與過逼迫公司策略改變的案子,包括埃克森美孚石油(Exxon Mobil)、《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微軟(Microsoft)、勞斯萊斯(Rolls-Royce)等五十五家企業。

Value Act迫使公司賣掉崇光、西武百貨之後,並沒有就此收手,因為柒和伊旗下還有起家的伊藤洋華堂等超市連鎖,以及在日本7-ELEVEN店內都可以看到掛著自家招牌的ATM、美系漢堡店Denny’s等事業,有待整頓。

今年四月Value Act又發了一封信給柒和伊董事會,要求井阪隆一賣掉不賺錢的轉投資,專心經營便利商店,信中強調,他們相信專注本業的7-ELEVEN「股價將達到每股八五○○日圓」,亦即還有四倍的上漲空間!

對於井阪隆一與他的經營團隊來說,伊藤洋華堂是柒和伊的起家事業,更是養育許多老員工家庭的根本,不可能因為想賺股票財的外來客施壓,就丟棄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伊藤洋華堂;但是對Value Act,這可不是太大問題,它自己曾經進入五十五家上市公司董事會,用棍子與蘿蔔迫使董事會做出困難的決策,經驗十足。

ValueAct要求柒和伊董事會直接將7-ELEVEN分拆上市,或是找新股東承接連鎖超商,引進專業團隊來重振老舊的超市,這必然衝擊現有大量老員工,挑戰日本企業保障員工生計的底線。


▲柒和伊控股執行長井阪隆一(右)面臨外資步步進逼,既有私募基金ValueAct創辦人烏本(JeffreyUbben)(上)挾百億美元攻城,又收到競爭者Circle-K老闆布夏爾(AlainBouchard)(下)的收購提案。井阪隆一如何守住7-ELEVEN經營權,考驗極大。

龍頭日企成為外資嘴上肉
面臨「創造股東價值」的試煉


至於ACT敢發出併購邀約書,也是看準柒和伊本業具有高度競爭力,只要減輕包袱,股價就有大漲的潛力。

一旦這項併購案成功,由ACT運營的Circle-K若與7-ELEVEN合併,將擁有逾十萬家便利店,「併購綜效」可期。更重要的是,柒和伊去年的EBITDA(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超過一兆日圓,ACT若用六兆日圓買下整個公司,六年就回本了;更何況7-ELEVEN帳上有一.六七兆日圓的巨額現金,負債又低,若能買下,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ACT加入戰局,對井阪隆一的壓力更大了,公司依法組成委員會來評估ACT的併購邀約,同時也遊說日本政府,將公司列入政府指定的「關鍵戰略產業」(Core),以抵擋步步進逼的外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日本證券交易所,軟硬兼施要求日本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動提升股價」,方法是出售只照顧內部人利益的交叉持股架構、提高股息、加大收購庫藏股、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同時歡迎股神巴菲特、資產管理龍頭貝萊德基金,甚至ValueAct等外資股東,來刺激日本企業董事會,加速策略轉變,提升經營效益,創造公司價值。

「華爾街黑船」已經來襲,股價太低、現金太多、負債率極低的日本大企業,必然成為跨國企業併購的標的,在私募基金「購買清單」上的日本龍頭企業名單很長,山葉、佳能、任天堂、科樂美(Konami),甚至養樂多,都是可能的標的。

作為日本企業榮耀象徵的7-ELEVEN,被加拿大ACT「求婚」,無疑是日本企業「創造股東價值」的一次徹底試煉。如何提升經營效益、拉高股價、守住經營權,以及避免淪為外資的嘴上肉,正是井阪隆一與所有日本企業領袖們眼前最大的挑戰。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4/9月 第1446期

本文摘錄自‎

「華爾街黑船」來襲 日本小七淪併購標的

今周刊

2024/9月 第14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