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美方拋三選項諸多難處須思量
在市場盛傳台積電將展開新一波美國擴廠計畫後,台積電董事會的決議卻隻字不提美國新發展計畫。然而枱面下,外界傳出美國政府提供三個投資方案,要求台積電展現對「美國製造」的支持。
撰文‧譚偉晟
「我(晶片製造)幾乎全給了台灣。」台們需要美國製造的晶片,但現在灣時間二月十四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在記者會上再度提起台灣,要求台灣把晶片製造帶回美國,「如果拿不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
這是自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川普在眾議院的共和黨會議演講後,又一次把台灣半導體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當時,川普釋出對台灣晶片課稅最高達一○○%的說法,以驅使晶片製造重回美國。市場彌漫著對關稅衝擊的擔憂,也讓台積電二月十二日在美國舉辦的董事會備受關注。
然而,台積電首度在美國召開的董事會共七項決議,沒有一項是有關「擴大美國投資」的內容,似乎無意立即回應川普的要求。隨後市場傳出美國政府已在枱面下提出三套方案,分別是在美國建立先進封裝廠、參與英特爾晶圓代工的合資公司、與英特爾合作先進封裝,希望台積電擇一,實際展現對美國製造的支持。
為何台積電有膽量未於第一時間回應川普政府的期待,甚至在董事會決議上「冷處理」美國投資的議題?「先進製程良率,競爭對手未有突破,台積電七奈米以下製程市占率近八成、又通吃三奈米製程,就算在一○○%的關稅下,台積電也能將成本轉嫁給客戶。」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道。
進一步來看,目前在先進製程的追趕者中,三星尚未克服良率問題,無法吸引客戶。「對IC設計業者而言,重要的是讓晶片快速且穩定地做好。」市調機構IDC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解釋,良率決定了IC設計公司的投片優先度,在相同製程節點上的良率差距,讓三星至今無法與台積電競爭。

▲對於法人提問是否考慮收購IDM晶圓廠,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在法說會上回應「不會,完全不會」,如今隨著川普再度施壓,未來思惟是否改變,備受關注。攝影·陳睿緯

先進製程市占、良率無可取代
至於同樣有先進製程技術的英特爾,除了良率上的挑戰,還有缺乏晶圓代工經驗的問題,從二○二一年宣布進軍晶圓代工市場至今,尚未有指標客戶的晶片量產紀錄。劉佩真指出,上述種種因素,使得蘋果、輝達、超微等美國大廠若選擇三星或英特爾,影響自身產品競爭力的風險將大到難以承受,相比之下,因高關稅而被台積電漲價的成本,反而是可承受的代價。
此外,晶片關稅在執行上也有難度。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解釋,多數晶片在製作完成後不是直接送至美國,甚至裝著台積電晶片的終端產品也不是都在美國銷售,假使「要針對高通的手機晶片課稅,但它晶片是賣給小米、OPPO,美國政府要怎麼課稅?」因此晶片稅是否真能打擊到台積電,還須等待更多細節公告。
看起來,美國政府提出的晶片關稅計畫,還不足以對台積電傷筋動骨。但源於美國客戶的壓力,使台積電持續在美國投資、增加當地製造的產能。只不過,對於市場傳出美國政府提出三套投資美國方案,台積電有諸多難處須思量。
傳美方枱面下端出三方案
要求台積電扶持晶片製造
外傳的第一個方案,是要求台積電在美國設立先進封裝廠,以達成「美國製造一條龍」。然而,在美國建廠與營運的挑戰依舊,不具名的半導體供應鏈業者舉例,儘管台積電已有亞利桑那州廠P1從無到有的建廠經驗,但當地專業人力、工作文化的問題改善有限,「P2的進度想要加快,很有難度。」在美國建廠的高成本問題始終難以克服,台積電若真的要在美國新建先進封裝廠,這會是一大挑戰。
方案二,是投資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參與合資公司的方案。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認為,這個選項對台積電而言有相對高的彈性。「關鍵是台積電要出多少、持股要到哪個程度。」他解釋,台積電如果持股不到五成,就不用將合資公司納入合併報表,可降低財務衝擊。
應避免將合資公司盈虧認列於財報的主因,在於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一年虧損超過一百億美元。陳慧明認為,對台積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涉入太多,因為就算台積電想要出手改善英特爾的製程,也會面臨技術挑戰,最現實的一點就是雙方製程技術差異——台積電、英特爾使用的產線設備、製造參數、材料都不同,因此台積電無法依自身經驗直接替英特爾調整。
陳慧明認為,假使能降低持股,並避免參與合資公司經營,台積電即使宣布投資英特爾,「對今年的財報不會有太大影響,況且英特爾的處理器訂單也還是會下在台積電。」
目前,台積電投資與否、或是投資比率多少,仍有諸多變數。影響的因素,包含路透引述美國白宮的消息指出,川普不希望由外國公司營運英特爾的晶圓廠、可能限縮台積電投資的規模。另外,市場近期傳出,博通有意收購英特爾晶片設計事業,並由台積電承接製造晶片的英特爾晶圓廠,以規畫更大型的收購計畫。這些傳言的真實性都有待時間證明。
至於在先進封裝與英特爾合作的方案三,儘管技術上可行,但須注意的是,台積電在發展先進封裝上與超微、輝達等客戶持續合作,技術實力早獲認可;反觀英特爾的先進封裝仍以服務自家產品為主,一位半導體分析師便認為,在技術無顯著優勢下,台積電若與英特爾合作先進封裝,由於與英特爾有競爭關係,台積電客戶未必會買帳。
更別說,台積電早與封測大廠艾克爾(Amkor)談好合作,在艾克爾的美國廠區提供台積電的先進封裝服務。台積電若在先進封裝與英特爾合作,之後如何與艾克爾分配產能,將是問題。而英特爾先進封裝的產線,一大部分位在距離美國本土超過一.四萬公里的馬來西亞,恐怕也偏離「美國製造」目標。

二線晶圓廠更處海嘯第一排
川普要完成把晶片製造帶回美國的大計,勢必得依靠台積電才能達成。但對台積電而言,三套枱面下的方案,不論是新建廠偏高的成本、對英特爾虧損事業的投資,還是採用缺乏效率的先進封裝合作,都必須有一定程度的犧牲,對台積電的經營彈性與經營智慧,都是重大考驗。
只不過,儘管台積電可望藉由成本轉移客戶而安然度過高關稅風暴,但對於面臨中國低價競爭的台灣成熟製程晶圓廠,包含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業者,高關稅若成定局,恐怕會遭遇到全面打擊。
原因在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先進製程遭美國壓抑,因此早已集中火力發展成熟製程。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報告,從二三年到二七年,中國將有多達四十一座晶圓廠投入生產,以賽亞調研分析師劉佳欣更指出,中國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段的投產價格比台灣業者便宜一成以上,就算「去年下半年中國晶圓廠漲價,還是比台灣便宜。」
「對IC設計業者來說,能往便宜的地方轉單就會轉。」曾冠瑋解釋在成熟製程市場,台灣業者的價格已難以和中國晶圓廠競爭,未來假使美國政府真的課得到台灣晶片一○○%關稅,導致台灣晶圓代工費用提高,價格競爭力更弱,恐怕會有更多訂單從台灣轉移出去,「比方說原本下在聯電的晶片,就可能考慮轉往格羅方德,或是美國其他成熟製程廠商。」
相較台積電擁有先進製程優勢,能整合成熟製程服務維持客戶關係,美國政府的高關稅行動一旦成真,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便是首當其衝的廠商。
台積電如何回應川普對「美國製造晶片」的期待,美國政府將如何展開晶片關稅的行動,牽連著台灣晶片產業的未來。川普已經宣布將在四月一日前完成對等關稅的調查,在此之前,台積電如何表態,將是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

▲英特爾與台積電有不少產線設備上的差異,台積電若要協助改善,勢必得投入更多人力做大幅度調整,將加劇台積電美國人力吃緊的狀況。圖為英特爾亞利桑那廠。攝影·吳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