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ESG 淨零轉型動起來

2050 淨零碳排的共識甫達成不久,然而氣候變遷影響所及,各種極端氣候帶來的洪水、高溫、野火等,已開始對供應鏈及組織營運帶來重大威脅。全球在極端氣候下如何開展ESG 策略執行?而台企在ESG 轉型之路上,又該如何抓住機遇,順勢前行?

文/編輯部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2022年7 月中旬,英國氣象局發佈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極端高溫紅色警報,這項警報的範圍包含英國境內大部分地區,預測在7 月18、19 日受到熱浪的衝擊。7 月19 日,英國記錄到歷史最高溫40℃,炙熱的氣溫帶來的不僅是人體不適,也令鐵軌在高溫下變形、盧頓(Luton) 機場跑道融化,無論旅客或貨運,在停駛、停止起降的情況下交通運輸大亂,無法消化的人潮在大廳苦等恢復營運的通知,英國鐵路網公司(Network Rail) 甚至因此要求民眾,若非必要,請勿前往車站。

高溫導致的營運衝擊,還會更直接的作用於執行第一線的員工身上。同樣於7 月中旬,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清潔公司員工於40℃高溫下中暑後不治,19 日馬德里的勞工工會與承包清潔業務的6 家企業簽訂協議,業者不得要求員工在高於39℃的下午時段清掃街道,此外,在員工工作時也應提供裝設冷氣的交通工具、防曬乳、遮陽帽等。氣候變遷的強大破壞力不僅止於此,這個夏天歐洲已發生多起野火事件,歐洲森林火災訊息系統(European Forest Fire Information System) 指出,有19 個國家的野火警示處於「極度危險」的等級。這個7 月,美國、加拿大、摩洛哥也同樣被野火所侵擾,不得不疏散居民。


▲野火雖然將森林付之一炬,卻也重生出遍地新綠,當ESG 淨零轉型動起來,也將為台灣產業開出一片繁盛光景。

極端高溫 製造3 大問題

氣候變遷帶來諸多環境負面條件,亞利桑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Derek Lemoine 以極端高溫為例,造成的損害包含以下影響:農作物減產、能源使用量暴增以及經濟成長受挫。

比如玉米、大豆和棉花等重要作物都將受高溫而影響產出。以熱浪與野火侵襲頻繁的2021 年為例,乾旱高溫令作物缺乏生長最佳條件,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當年63%春麥長勢不佳,其他作物也面臨同樣困擾,因此將黃小玉庫存量下修至2013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國際穀物理事會(IGC) 亦在同年7 月調降2021/2022 產季的全球穀物收成預測,下修至600 萬噸。

人類的工作及生活起居模式也將重新調整,高溫迫使民眾開啟冷氣解暑,也同時帶來能源消耗量的成長。當氣溫高於 32℃的天數每增加1 天,家庭的能源年使用量就會增加0.4%,然而這也為電網穩定性帶來挑戰,若發電的來源包含化石燃料,恐怕將開啟極端氣候的惡性循環。

高溫更將影響員工工作的時長及效率。根據2018 年北卡羅來納大學與美洲開發銀行、里奇蒙聯邦儲備銀行共同研究的發現,在美國,一個州的夏季平均氣溫每高於正常水準0.56 ℃, 年經濟增長率就會下降0.15 ~0.25%。在以上3 類挑戰下,對於企業的穩定營運及獲利成長都將帶來更沉重的負擔。

迷思? ESG 撞牆5 情境

當氣候變遷成為霸佔投手丘的球員,一一投出滿含營運風險的變化球,雖然淨零碳排、ESG 行動已成為企業迎戰最佳解方。然而,《Entrepreneur》雜誌指出,企業處理有關ESG議題或行動時常遇上5 類執行情境,在推動時須留意是否在無意間落入陷阱或迷思之中:

1. 認為ESG 風潮將曇花一現

從三重底線原則,發展到CSR,再到如今的ESG,前兩者在運用至公司戰略時,往往缺乏有意義的 KPI。而ESG 對KPI 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對於永續議題的衡量、監控、報告等相當重視,也成為吸引投資者的利器之一。

2. 充滿缺乏單一框架的壓力

當企業著手投入ESG,將發現有不同框架、標準和指南,比如SASB、PRI、SBTi、TCFD、MSCI、GRI等。雖有統一採用單一框架的呼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也正蒐集相關資料,準備提出ESG報告的規範。然而,在通用標準出爐前,企業仍須持續行動,由業務的核心與ESG的關聯進行重要性評估,並提出自身的ESG論述。

3. 未將ESG結合於組織策略

ESG 必須融入企業的策略與經營理念之中,在企業營運的優先事項、策略目標,以及使用的風險管理系統架構下,藉由嚴謹收集的各項數據、設定與ESG相關的指標與KPI等行動,將其執行的績效與高階經理人的薪酬連結起來。

4. 缺乏具說服力的ESG行動

在諸多企業紛紛宣稱擬定規劃或將達成哪些ESG相關的成就時,如今的消費者與政府單位將更留意企業已做出哪些實際行動與策略的支持,無法開空頭支票為自己「漂綠」。

5. 過於側重單一領域

正如ESG 是由環境、社會與治理三者所構成的,現今談論ESG 較多聚焦於E 的議題上,但S、G 不可偏廢,也不能忽略產業生存的經濟根本。


▲台灣將先針對石化等碳排放量較高的產業,結合公部門力量,協助擬定具體的淨零執行計畫。

ESG + 數位 雙軸轉型永續未來

在重重挑戰下, 若能借助科技與夥伴之力,將成為推行ESG轉型的捷徑之一,IBM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諮詢負責人Arun Biswas 在《The Economic Times》上指出,在目前ESG的議題推動上,以建立企業的氣候韌性為例,天氣不易預測,加上複雜且相互關聯的供應鏈難以監控。但在資訊科技的協助下,ESG加上數位轉型的組合,嘗試推動雙軸轉型將為企業帶來新助力。比如:

1. 環境智慧

結合氣候、地理、內外部數據,令AI養成相關的決策力。運用在物流公司時,AI分析便能結合天氣與交通數據,提醒其可能發生冰雪、暴風雨、大霧等不利運輸的情境,提供更安全的運輸路線決策參考。

2. 氣候風險分析

當企業建立強大的環境智慧,便能進一步藉此評估自身的氣候風險,並制訂管理的策略方案。企業可適時與生態系夥伴合作進行分析,以利擬定相關的行動計畫。

3. 數位化與自動化

企業可將最關鍵、最脆弱的資產或營運核心數位化,取得更高的彈性,降低維護成本。比如礦產公司就能導入機器人,執行不停機的地下挖掘作業,減少對於落磐、有毒氣體、地下水體等狀況的安全風險。
起跑 與淨零夥伴同行

而反觀台灣,以中小企業為大宗,又有許多產業高度依賴進出口的業務維持營運,在政府帶頭宣示「2050 淨零排放路徑」後,若以佔台灣GDP 3 成以上的製造業來看,於製造部門淨零碳排路徑藍圖之中,已規劃以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分為3 大面向、共11 項相關措施來著手落實。

而地方政府方面,六都均公佈其淨零路徑或白皮書,而台北市議會已於今年6 月22 日三讀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成為第1個將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納入地方自治條例的城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也在醞釀修訂相關自治條例中。

各企業與組織更彼此集結,擴大、延伸淨零轉型的效益,中華電信即與中鋼、金控公司等組成「台灣淨零行動聯盟」,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亦與20 多家產業公協會共同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等。

7 月初,製造業中的六大產業、25 家龍頭大廠已響應加入2050 淨零碳排的行列,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占台灣製造部門51%以上,下一步更將由工業局與三大排碳產業如石化、鋼鐵、電子等,深入討論具體的淨零執行計畫。在法規與戰友、資源協力下,台灣企業的ESG淨零轉型行動正全面展開,準備極力跟上全球腳步,這場競爭力的台企領跑者有何規劃與執行要點?於不同面向又有何觀察與實踐?針對盤查標準與人才培育,又有何風險與機遇?後續報導,請見本期《能力》雜誌。 閱讀完整內容
能力雜誌2022/8月 第798期

本文摘錄自‎

台企ESG 淨零轉型動起來

能力雜誌

2022/8月 第7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