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放空?小心反向ETF的三大迷思

誰說行情不好買入反向ETF就可以穩操勝算?其實,反向ETF有三大特性,投資不慎反而容易虧大錢,在操作上需注意三風險。

文/尚清林


▲反向ETF可以進行避險,但因為是期貨商品,並不適合長期持有。潘重安/攝

許多人以為行情走空買進「反向ETF」就萬無一失;其實,投資人在還沒搞懂投資工具之前,若是貿然押注,可能會造成看對方向、卻賠了大錢的窘境。

日前,三商美邦人壽因為「看空股市」,投資台股反向ETF,導致帳上出現巨額未實現損失。這不是首例,新壽二○○八年也曾投資美國標普反向二倍ETF,結果美股一路往上,造成新壽帳上投資損失高達兩三百億元,直到一五年才得以解決。

連專業投資機構都可能因為操作反向ETF不慎而慘遭重傷,一般小股民在還沒了解反向ETF本質之前,以為行情不好買入反向ETF就可以獲利,更是得小心。

迷思一》此消彼漲非翹翹板

資深分析師孫慶龍說,最近行情不好,積極型的投資人就會開始尋求放空操作。目前就大盤指數來說,看空操作的方式主要有三:布建期貨空單;放空台灣五十ETF;買入反向ETF。

由於期貨槓桿比重約為十倍,因此風險最高,幾乎沒有看錯的空間。至於放空台灣五十ETF則需要有券源,融券成本也較高,對於投資人相對不利。因此,最近最流行的,就是直接買入反向ETF,被視作最容易入手的標的。

「但為什麼台灣五十ETF下跌一%時,台灣五十反一卻沒有上漲一%?」孫慶龍說,這是許多投資人最常提出的問題。簡單地說,台灣五十ETF是直接由現股比重所組合而成ETF,但台灣五十反一卻是期貨商品。同時,為了要更貼近與台股大盤反向一倍的波動,因此台灣五十反一是採取每日結算的方式;而這一計算過程會導致與累積報酬脫鉤。

例如,反向ETF股價下跌五○%,未來需要上漲一○○%,才能回到當初的成本。這就是與反向ETF無法同步上漲的原因。
迷思二》短期避險不宜長抱

多數投資人一旦被套牢,就會習慣性長抱,等待解套。然而,資深分析師陳唯泰提醒,反向ETF千萬不可以這麼做。簡單來說,既然台灣五十反一是以期貨商品追蹤指數,期貨商品本身就是以短線操作為主,不宜長抱。

以當年負油價的原油反向ETF 來說,原油一瞬間暴跌的當天,反向ETF是與油價有著同步的反向漲跌幅度,但拉長時間後,因為期貨商品特性的關係,漲幅就跟不上了。

簡單的說,期貨用一天來看,指數上漲一%,放空則是跌一%,這沒有錯;但拉長十天來看,如果指數漲了一○%,但期貨的淨值並非用累加,而是用累乘統計而來,這就會與指數出現落差,也就是愈漲卻愈跟不上的現象。所以,拿期貨商品的ETF拗單,結果就容易出現放愈久輸愈多的情況。
迷思三》反向成本未必便宜

很多人因為台灣五十ETF的股價高達一三○元,而台灣五十反一只有五元左右,就誤以為台灣五十反一的成本低,這根本就是一大錯誤。

孫慶龍解釋,反向ETF本身既是期貨的概念,就會出現很多期貨該有的成本。第一就是需要有經理費用,台灣五十反一,經理費一%,保管費○.○四%。相較於元大台灣五十,經理費○.三二%,保管費○.○三五%,反向的經理費,比原型的ETF整整多出兩倍之多。

其次,每一個月都會有轉倉成本,因為期貨是有時間期限的,即所謂的到期日,所以每個月都需要進行結算,把手中的期貨部位賣出,轉倉到下一個月,這一買一賣就無形衍生出新的成本。

因為反向ETF的成本高,加上指數長年趨勢走升特性下,反向ETF的淨值才會這麼低,而絕非成本低的意思。所以,當投資人搞懂反向ETF的特性後,千萬別把反向商品當成股票看待,不適合長期持有;如果要進行避險,也應該先了解這項工具的特性,避免因小失大。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2/5月 第658期

本文摘錄自‎

想放空?小心反向ETF的三大迷思

《財訊》

2022/5月 第6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