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治正確,才有市場正確 紅軍經濟學遊戲規則懂了嗎?

舉國大煉芯、造飛機,企業想保命有糖吃得「跟黨走」


文●楊少強

「意識形態壓倒經濟。」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特克(Joerg Wuttke),二十大前夕對中國如此評論。這不僅是目前中國市場縮影,更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未來設定的主旋律。


▲「承載民族夢想。」習近平如此評價C919,這款中國自主研發的商用飛機今年底交貨,客戶仍以國內航線為主。法新社

二○一二年習近平首次接任中共總書記時,市場熱議的是當年經濟成長率可能跌破八%。十年後的今天,習展開第三任期,市場討論的卻是今年成長率恐怕不到四%(見下圖右)。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學者哈夫鮑爾(Gary Hufbauer)表示,中國今年「能達到四%就很幸運了。」

這次二十大,習宣示「高質量發展」,意味著未來經濟將是「重質不重量」,過去動輒七%、八%的高成長時代已一去不返。今年九月彭博新聞網引述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未來十年平均成長率約四‧五%,這意味著中國將要比韓國和台灣等亞洲經濟體花更長時間,才能追上已開發經濟體的生活水準。

為何經濟會減速?原因之一,是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預。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最近這十年,中國GDP成長率明顯趨緩,「從『房住不炒』到『共同富裕』;從『反資本無序擴張』到堅持疫情『清零』,多項政策造成的重大影響,將中國經濟推到了岔路口。」

「舉國」追求關鍵技術突破
撒錢引發失敗和貪腐,被當必要代價

更深層的意義是北京透過政治手段,將社會財富二次、三次再分配,會比以往更頻繁。這意味著分配資源大權,將掌握在政府之手。「舉國體制」就是習近平紅軍經濟學的產物,最近中國自製的商用大型客機C919就是其最新成果。

當二十大之後,紅軍經濟學登場,社會面的共同富裕、產業面的舉國體制成為經濟發展主軸。在這個趨勢下,有哪些贏家與輸家?

贏家就是飛機與晶片,C919這款客機今年九月獲中國民航局頒發型號合格證,將於今年底交付首架飛機。習近平在二十大前會見C919項目團隊,就強調:「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大突破。」

舉國之力造飛機,象徵中國要跨入強國之林,官媒《人民日報》引述習近平的話:「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如今「舉國體制」最大目標是晶片(中國稱芯片)。《紐約時報》引述統計,由中國財政部、國家開發銀行與國有企業出資的「大基金」,扶植晶片相關企業,自二○一四年成立以來,已撥出人民幣三千四百三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五千三百億元)。這些資金有一部分發揮了效果,如中芯國際已能製造七奈米的晶片;中國第二大晶片製造商華虹半導體,二○二一年收入也創歷史新高。

但也有不少弊端。《人民日報》旗下雜誌《中國經濟周刊》報導,在當局鼓勵晶片的政策下,一些過去從事時尚、建築等行業的公司,也將企業註冊訊息改為晶片,「只為了獲得輕鬆資金和廉價土地。」

過去官方扶植企業出包的也不少,例如武漢宏芯半導體(HSMC)事後證明是一場騙局;曾被譽為未來希望的紫光半導體,宣布破產;今年七月官方成立的「大基金」負責人丁文武,因為「嚴重違紀違法」遭當局調查。《南華早報》引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中國有逾三千四百家半導體相關企業倒閉。

此外,舉國體制十分依賴投資,因此中國投資占GDP比重遠高於其他國家,民間消費因此遭排擠(見上圖左)。這使得中國遲遲無法轉型成已開發國家那種民間消費帶動成長的模式,這對北京近年來鼓吹的「內循環」——不靠外貿,靠國內市場拉抬成長,也是不利的。


▲晶片是當前中國「舉國體制」最大目標,雖然今年前8個月有逾3,400家半導體企業倒閉,但無礙北京「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決心。法新社

雖然如此,中國主流輿論仍認為,晶片被美國「卡脖子」,所以「舉國體制」是唯一解方。《南華早報》引述諮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主席盧曉萌(Xiaomeng Lu)的說法,北京將這些失敗與貪腐,視為達成長期目標的必要代價。「在短期內,他們會拿下一些人,」盧說,「但這是讓系統更有效的清理行動,這是他們的邏輯。」

扶植百萬創新中小企業
配合政府雞犬升天,風險也綁一起

《經濟學人》認為,雖然最近十年習領導下的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線上補教業、房地產等皆遭打壓,但在科技和不動產以外,情況卻大不同:從運動品牌安踏、電池商寧德時代、電動車比亞迪等,這些民企不僅未遭打擊,還欣欣向榮(見下圖上表) 。
負責編製中國富豪榜的胡潤說,這些新興企業主正在取代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等科技巨頭,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如今中國首富是鍾睒睒,他創辦的農夫山泉,主要產品是瓶裝水。

不過這些新贏家有不少都接受地方政府的幫助,以牧原為例,它是全球最大的生豬肉商之一。該公司所在的南陽市政府當初訂下明確目標:要將此企業拱進中國《財富》五百強名單。

二○二一年底,當地黨委要求官員為牧原提供土地,並簡化各種申請和檢查,同時提供農業設備補貼,協調在地工程師和工人為其服務。牧原創辦人秦英林的財富如今已逾兩百億美元,名列《富比世》全球前百大富豪,比跨國媒體巨頭梅鐸(Rupert Murdoch)排名還高。

在這種政策邏輯下,未來的企業若想獲得協助,必須專攻國家優先考慮的項目,這包括雲端計算、綠色能源和高端製造。中國的目標是:從二○二一年至二○二五年打造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 其中十萬家被稱為「專精特新企業」, 一萬家將獲得「小巨人」稱號。

這場遊戲,公司可以選擇不玩。但人們將會發現加入這個遊戲,就能拿到人才、資本和市場進入許可,競爭力立刻超越對手。例如企業若被政府貼上「 小巨人」標籤,就代表能獲得當局諸多好處,市場資本追逐勝者,這些企業也能獲得比對手更多資金。

這些贏家反映出未來中國經濟面貌。研究機構安那多經濟研究院(Enodo Economics) 認為,習近平理想中的民營企業典範,乃是德國的「隱形冠軍」:「具有創新精神、創造高薪工作,並生產技術先進製造品的小型民營企業。」

同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這些新創企業享受政府慷慨協助,他們也把自己的命運和地方官員綁在一起,經營風險是下降了,政治風險卻上升。

二○二一年,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批評監管,遭當局連環追殺。杭州政府對近二萬五千名官員及其家屬財產進行全面審查,與阿里巴巴有關係的該市黨委書記遭到調查並開除黨籍。


▲黃阿里巴巴馬雲(左)、騰訊馬化騰(右),2018年時曾是北京表揚的企業家模範,如今地位逆轉,20大後這2家公司股價暴跌。達志影像

拿黨的好處就得「服務國家」
違反意識形態,國民品牌也辱華道歉

此外,這種政策打造出的贏家,也有責任要擔。《經濟學人》引述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報告稱,北京打造這些企業,目的是要讓他們「圍繞國有部門」、「集中補充供應鏈的剩餘部分」,換句話說,這些民營公司並不是要服務市場,而是要服務「國家」。信評機構惠譽統計,最近三年中國國企收購民企的數量較過去大幅上升(見第六十六頁圖)。

「在習近平的中國,做生意要先『跟黨走』」《紐約時報》今年十月如此評論。中國對企業的吸引力,包括人力、土地、市場等因素,未來這些好處恐怕將優先「賞」給那些願意跟著國家走的企業。

習近平在二○二○年就曾說:「把民營經濟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這次二十大,他在近兩小時報告中,三次提到市場改革,卻有二十六次提到國家安全,強調公部門在經濟發揮的作用。
同時,企業要跟著國家走,也意味著要配合國家的意識形態。代表性之一或許是抖音創辦人張一鳴。

他的「字節跳動」曾推出一款軟體「內涵段子」,被用戶用來諷刺時政,結果被當局以「低俗」為由關閉。

張一鳴事後公開道歉:「產品出現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內容,所有責任在我,」「我們過分強調技術,卻沒有意識到,技術必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

這種「政治正確」,連中國本土企業都會踩到地雷。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創辦的同名運動品牌,今年十月公布冬季一款綠色大衣,被中國網友指為極似日本軍服。加上李寧二○一九年聘任日籍華人錢煒(日本姓名高坂武史)為執行長,被網友痛批「吃中國飯,砸中國碗。」十月十七日該公司股價一度重挫一四%,逼得該公司公開道歉。

李寧曾為中國贏得十四個世界冠軍及三面奧運金牌,這樣一個為國爭光的運動員,也被貼上「辱華」標籤,其他企業可想而知。未來企業在中國經營,生存之道將是「有政治正確,才有市場正確。」若不符合國家意識形態,照樣被修理。

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特克對《紐約時報》說,中國經濟現在變得更加對內,中國市場更難以進入,並且深受習近平「意識形態色彩」影響。「這已不是我過去三十年逐漸習慣的中國。」自一九九三年以來就一直住在中國的伍特克說。


▲「我把李寧當國貨,李寧把我當(日軍)大佐。」網民如此批評運動品牌李寧「辱華」事件。李寧曾贏得3面奧運金牌,仍被加強檢驗意識形態。達志影像

遵守習思想成經商新規則
中國巨變該留嗎?到了自問時刻

意識形態主導、政治正確優先,意味著企業不遵守這些規則,就無法立足中國。

「有利於商業發展的自由市場改革已被擱置,取而代之的是國家優先政策。」《紐約時報》如此形容未來中國市場。

這不禁讓人想起:鄧小平當年推動改革開放,堅持「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當時不問外企的信仰價值觀,只要能幫助中國脫貧,統統「請進來」,終於締造出中國起飛。

如今中國已崛起,不用再有求於人,它已有資格要別人按它規則行事。過去那個海納百川的中國,已漸行漸遠。隨著習近平展開第三任期,他已為未來中國市場立下規範。「骰子已擲」,你是否願意照他的規則玩?這或許是考慮中國市場者須自問的問題。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2/10月 第1824期

本文摘錄自‎

有政治正確,才有市場正確 紅軍經濟學遊戲規則懂了嗎?

商業周刊

2022/10月 第18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