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歐陽善玲 研究員‧張朝鈞 插畫·李俊建 二十三歲的小林,兩個月前被一家券商錄取,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大學畢業一年多了,系上六十位同學,目前有工作的屈指可數。只要打開臉書或Instagram,就會發現怎麼就我一個人坐在辦公室,大家都在玩。」他很快下了一個結論:不要再說年輕人沒錢投資了,那是幌子,真正的罪魁禍首,從這些社交軟體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來!
「誰去了歐洲,誰又吃了什麼甜點、去了哪家咖啡廳,臉書上都是這些……。可怕的是,這些訊息有傳染力,某人PO了新買的物品,下面一堆按讚,過沒幾天,就會有其他人跟著購買。」小林說,任何好玩好吃的事,透過社交軟體,都會誘使人仿效。
剛開始他也納悶, 怎麼同學沒工作,卻有錢到處玩;「後來發現,大家都是打個一、二年零工,存個幾萬元後就開始『窮遊』,把錢全部花光;且旅遊過程中只要打卡上傳,腦波弱一點的,就會想跟進,反正現在年輕人就喜歡體驗、接觸各種文化,過文青生活;說到底,正職工作也不過就二、三萬元,實在很難對未來有美好憧憬。」
今年五月,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提出警告,「後年輕人不進場買股,不僅資本市場會出現斷層,更是重大危機。」小林對國家經濟發展沒有特別想法,但他認為,學會投資就像為人生財富之門多打了一副鑰匙,在壽命愈來愈長的趨勢之下,愈早拿到這把鑰匙,愈能及早為長壽風險作準備。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至今年八月投資人開戶情況,三十歲以下投資人約一一%,比率最低;其次是三十一至四十歲,也只有一八‧七% ; 而六十歲以上開戶投資人約占整體二六‧三%、比例最高;其次是四十一至五十歲、約二二%。台股只剩下「老人」在奮鬥,讓主管機關不禁冷汗直流。
資本市場陷斷層
年輕人不來 股市高齡化另方面,早在二○一六年初,證交所發表的「投資人交易股票行為分析」中便指出,當前台股成交金額,以五十一至六十歲所占比重最高、達三成以上;其次是四十一至五十歲,比重約二七‧四%;而二十至三十歲成交比重僅四‧五%。
再從商品面看投資人平均年齡,其中股票族年紀最高、約四十八‧五歲;其次ETF、四十六‧八歲,而訴求以小搏大的權證,年齡層相對較低、約在四十一‧五歲左右。年輕人不買股,就算投資,也是以交易成本較低的權證、選擇權為主,反映出時下年輕人,身為股海中不起眼的小蝦米,財力微薄且膽小,深怕遭大鯨魚吞沒的無奈。
但思想早熟的小林,戳破了這個假象。「高中時代,我就會想窮人與富人的差別;為找出答案,就拚命去翻書,結果看了《富爸爸,窮爸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兩本書後,便覺豁然開朗,發現只會把壓歲錢存在銀行的行為,根本很蠢。上了大學後,我就迫不及待將帳戶裡的七萬元提出來買股。」
一二年,小林剛升上大一,就「與眾不同」地急忙為錢尋找更好的出路。「一開始沒有投資經驗,就先去翻報紙,從財經媒體上找標的;記得當時中概股很夯,我買了建大、宏全等幾檔股票,幾乎都有賺錢。」他說,那時純粹就是運氣好,大環境幫忙;後來結交了一些投資同好,在朋友推薦下,便開始嘗試投資可轉債選擇權這類槓桿型商品。
「起初方向做對,獲利很快就滾到半桶金;但後來變盤,二十多萬元又一下子憑空消失。就在一路摸索、K了近百本投資書籍後,我才逐漸認清自己的投資性格;雖然身邊很多同好都從期貨下手,但穩定的獲利,對我來說更重要,因為年輕,我還有很多時間可產生複利效果,所以不求賺快錢,只要盡力做到避免虧損就好。」
了解自己的需求,對投資侃侃而談,甚至講出一番道理,是小林接觸投資的另類收穫;「現在年輕人只喜歡看臉書、懶人包,很少靜下心,好好閱讀、培養財經相關知識,造成還沒接觸,就覺得投資很難的想像。」他理性地為周遭朋友的不投資,歸納出原因。
發現一:錢關難過
害怕賠錢 難以跨出第一步九月下旬,《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進行「年輕人投資意願調查」,在這份針對三十五歲以下青年的調查中發現,有投資股票或基金的年輕人,超過六成認為投資的主要收穫在於財富增加,除此之外,「財經相關知識提升」及「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也是這群年輕投資族普遍認定的附加效果。
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認為:「財經素養與獨立判斷能力,正好就是投資力的兩大先決條件。」換言之,在財富人生的道路上,「有沒有及早投資」,就是人生財富差異的分歧點。
那麼,多數年輕人為何就是無法展開行動?關鍵在於兩大痛點,「沒錢投資」與「怕賠錢」。
發現二:態度保守
虧損容忍低 績效要求不高調查顯示, 有五六‧六%年輕人認為「沒錢」是不投資主因;三六‧七%則是因「擔心賠錢」,所以拒絕投資。還有近三三%的人因「不知如何挑選標的」,而乾脆放棄投資。至於曾有投資經驗、但後來中斷投資的受訪者,有近四成原因是「資金另有安排」;有三五%的人認為,「工作太忙,無暇兼顧」也容易讓投資半途而廢。
年輕世代樂於勇闖世界,卻因「 錢關難過」,而深怕在股市受傷。有一五‧四%的年輕人,自認無法承受任何投資虧損,只可忍受五%以內虧損的人,高達近四二%;可忍受二成以上虧損的人,僅四‧四%,還有近七%不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如何。
不過年輕世代也很務實,不會「打腫臉充胖子」,具「低風險低報酬」觀念。也就是,雖無法承擔過高的投資波動,但對投資報酬率要求,亦不會太高。有超過一成的人認為,報酬率在五%以內,就有興趣投資;五%以上願意投資的更超過半數,投報率要求二○%以上的人,只有八%左右。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朱文增,開設的「個人投資理財」通識課相當熱門且搶手,他認為,年輕人對投資虧損容忍度低,對報酬率要求也不高,主因在「二低一不足」。「第一個低,是利率水準低;現在銀行定存頂多一%,要求五%已比定存好太多。要知道,以前銀行定存利率是七至八%,房貸利率在一○ %左右, 低利環境讓年輕人對獲利期待也偏低, 可以理解。」
而第二個低,是薪資待遇低。年輕人手頭資金拮据,投資能賺錢,就有雪中送炭果;但若發生虧損,那就等於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損失慘重一點,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對投資波動難以忍受,也就順理成章。
朱文增認為,這兩個低,先是限制了年輕人積極投資的意願,而當年輕人對投資漠不關心,也就容易缺乏對於國際財經、產業知識的基本認知,相關常識不足,於是更加畏懼資本市場,難以啟動投資人生的第一步。
不過,這樣的惡性循環不是沒有破解可能。
三十三歲的游敦傑,擔任網路公司企畫;原本,他就是典型的「沒閒錢投資」年輕人代表。
六年前開始嘗試投資的他,目前共持有十檔基金。過去五年, 投資雖有賺有賠,但長期投入成果逐漸顯現,「以投資組合估算,平均年報酬率約有五%,感覺還不錯;最重要是,每月薪水入帳後,會自動扣款、強迫投資,不知不覺中,竟也養出了小金庫。」
33歲文青擺脫窮遊
孵金雞 靠十檔基金籌旅費但在十年前,他卻是個愛好旅遊、生活經常入不敷出的文藝青年。「我很喜歡探訪古文明,去過祕魯、泰國、柬埔寨、緬甸、埃及等十多個國家;這個月也計畫利用連假, 到印度旅遊。」他坦承,自己對財富沒有太大野心,會每月定時定額投資,純粹是「意外」嘗到投資的好處,願意持續下去。
「六年前,我在銀行工作。當時因基金手續費優惠, 就試著每月擠出三千元,定期定額投資新興市場基金。起初不以為意,也不特別關心基金表現,直到朋友臨時起意要出國,心癢難耐但手頭拮据下,才想到看一下投資成績。」游敦傑笑說,「原來一不留神,就為自己創造一筆意外之財的感覺這麼好!」
這筆私房錢足夠他買來回機票,到任何想去的國家;他甚至幻想,若持續不間斷累積下去,多年後很可能就是一筆大財富。
「我開始擴大投資部位,基金一檔接著一檔買,從新興市場股票到債券,從亞洲股市到債市;另外市場上最熱門的高收益債、印度基金也都有參與。」
游敦傑證明,窮文青也能透過投資,飛往世界任何角落,並提高未來旅遊品質。「進入投資的門檻,真的不高啊!只要三千元,你就可以在銀行定期定額買基金。」
他分享個人心路歷程,剛開始每月定期定額投資三千元,難免覺得可動用的閒錢少,不能再任性消費,但透過記錄日常消費,對每月收支逐漸有感,接著,就能試著擠出更多錢來投資。如果每月能存到三千元,就一定要再以五千元為目標,然後將基金部位轉到手續費折扣更低,且不用收信託管理費的投資平台,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先確保這筆錢就算賠掉,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後,再透過設定停損、停利點,將基金波動控制在自己可容忍的範圍內。
「每天午休時間,我大概只花五分鐘檢視績效;隨著同事陸續加入基金討論群組,投資這件事,也變得愈來愈有趣。賺錢的人不吝PO出對帳單,大家眼紅就會起鬨、拗請客!」
勇敢突破心理魔咒
台股基金、ETF可優選共同基金投資成本低,又可透過時間分散(定期定額)、標的分散(一籃子股票)方式,降低年輕人最在意的波動風險,不失為一次解決兩大痛點的好選擇。而為鼓勵年輕人跨出第一步,投信投顧公會也將舉辦校園「基金投資模擬競賽」, 甚至不惜打出定期定額投資只要一千元行銷戰,就是為了突破「沒錢投資」盲點,喚醒年輕人的理財意識。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為年輕人擬了一套劇本。「一個月只要幾天不喝小七的咖啡,湊到一千元應該不難;用這一千元投資台股基金,經理人買的都是國內大企業,形同為自己將來就業買一份保障。」
他想告訴年輕人, 股市是經濟繁榮與否的重要指標,資本市場萎縮,企業籌資不順,就會影響到國內經濟發展,乃至個人就業市場;因此年輕人投資的不是股票,是自己的未來。
想變理財達人 快念這四本
——23 歲的小林看過百本投資書籍,推薦這些好書,戰勝投資心魔 操盤手的萬無一失投資術作者:張智超
推薦給年輕人原因:
選股邏輯建立,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並重,適用於台股市場
麥克風的股市求生手冊
作者:麥克風(陳彥文)
推薦給年輕人原因:
適合不常看盤,且喜好分散投資、穩定報酬的投資人
彼得林區-征服股海
作者:彼得.林區、約翰.羅斯查得
推薦給年輕人原因:
培養選股基本概念,將股票分成六大類:
1.緩慢成長股
2.穩定成長股
3.快速成長股
4.循環股
5.轉機股
6.資產股
祖魯法則
作者:吉姆‧史萊特
推薦給年輕人原因:
追求成長股並強調低本益比重要性;高成長、低基期,為選股重要原則,可避免買到題材虛胖股,減緩受重傷機率 ···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