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學新主張 不知不覺LEVEL UP! 【封面故事-Cheers】

過去,「玩」和「學」是兩件事,現在,玩和學是同一件事! Play to Learn!透過進修、體驗、旅行,玩中學的各式選項五彩繽紛,腦袋也自然像扭蛋機一樣,隨時有好玩的點子跳出來,從觸類旁通中激發創意、解決問題!

進修‧體驗‧旅行


興趣廣泛IN! 專業笨蛋OUT!


雜學人來了


過去提到「學得雜」,代表了這個人學無專精,難以深入解決專業問題,現在卻徹底顛覆:「雜」,成為跨域整合、創意滿點、不受既有框架限制的代名詞!
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畢業後一進入職場,馬上發覺學校所學不夠用。

工作變化劇烈,職能就像變形蟲一般,逐漸失去具體界線和形狀,單一專業已無法因應變局。

資訊走向破碎化,沒有觸類旁通、旁徵博引的能力,不僅瞬間迷失在資訊大海中,更難從中萃取出面對未知、解決問題的能力。

沒有人會不同意,想在職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邁向卓越之路,唯一方法就是不斷精進、學習。也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各種充電、進修課程滿坑滿谷,不只數量多如繁星,主題、形式、價位也都愈發多元,幾乎呈現爆發式成長。

因應這個由產學落差、職能進化、數位革命、學習資源井噴等趨勢交織成的大變局,國際間正出現嶄新的「雜學習」進修思維。它有別於過去講究深度探索的「深學習」,強調破除領域疆界,達到既「博」又「通」的效果,過程更必須樂在其中。

熱門人才的想像也被完全顛覆,從過去的專業人才、T型人才、π型人才、異花授粉者,演進到今天由「雜學人」當道。

未來的工作,是「為了達到人生目標的職業組合」


到底什麼是「雜學習」和「雜學人」?在這個「患選擇多」的年代,如何在有限的金錢與時間資源下,釐清最迫切需要學習的項目,量身打造有效的進修套餐,讓自己快速進化?
從今年4月《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一篇題為〈未來的工作將不再由專業組成〉(The next generation of jobs won’t be made up of professions)的報導上,可以看出人才從「深學」進化到「雜學」的演變端倪。

報導引述加拿大多倫多職業規劃導師尚.菲利普.米歇爾(Jean-Philippe Michel)的觀察指出,還在校園中學習的學生們,未來根本不需要走一條明確的職業道路。反之,年輕學子最好先找到自己想學的各種「小技能」,讓這些技能的有機結合,引領你從事一份全新的職業。

意即,傳統建立在「專業」概念上的職涯思維將逐步崩解,改由「多任務混雜」的概念取代。未來,個人職涯不是持續地從事單一專業職位,而是「為了達到人生目標的一系列職業組合」,工作者建立各式各樣的「微小」技能,才能靈活滿足企業發展與個人興趣的需求。

包括金融服務公司萬事達(MasterCard)、IT業巨頭思科(Cisco)在內的知名企業,正嘗試建立「內部流動平台」,讓員工化身企業內部的自由工作者或內部創業家,主動在不同部門中挑選接下來的工作項目,填補公司發展的缺口。以「內部跳槽」取代「外部跳槽」的創新做法,大大降低了人才的流動率。

著有《未來職場體驗》(The Future Workplace Experience: 10 Rules for Mastering Disruption in Recruiting and Engaging Employees)一書的趨勢作家珍妮.梅斯特(Jeanne Meister)進一步解釋,這股趨勢意味著,個人能力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滿足單一工作崗位的需求,必須不斷延展,才能適應環境並贏得更多機會。

無獨有偶地,近年來,日本也掀起了一波雜學全民運動。

這股風潮是由出版社領軍,各種以主題串起跨領域知識的百科全書型書籍,紛紛攻佔暢銷排行榜。它們圖文並茂,主題從印刷字型解析、人類文明演進史,到家事小事典、興趣考究等,包羅萬象,幾乎是「從外太空到內子宮」,即使有些看來屬於非實用型的冷知識,也讓讀者看得津津有味。

熱潮所及,藝人們紛紛在綜藝節目上熱烈討論他們對各種雜知識的涉獵,更帶動了坊間「興趣雜學補習班」市場蓬勃發展。

針對這個風潮,《一個人的策展年代:串聯社群,你需要雜學資料庫》作者佐藤賢一分析,向來特別講究職人精神的日本職場,一樣開始出現「專業無用」的現象,能隨機應變地活用多樣知識的人,才能開發出各種靈光乍現的產品,在人際關係中顯得風趣,不被視為觀點狹隘的「專業笨蛋」。
▲奧茲藝術顧問公司執行長蘇仰志創辦「雜學校」,推廣多元學習。

雜學3原則:寬廣、實作、累積性


回到台灣,雜學的概念也逐步被推展開來。奧茲藝術顧問公司執行長蘇仰志,就是個典型的雜學人,有感於知識與工作的變形已非「跨界」兩個字足以形容,他特別在2016年創辦「雜學校」創新教育展,推廣雜學觀念。

「現在如果還談『跨領域』,我們的思維就還是受到『領域』兩個字局限。目前的現實是,連農夫都不能只專注於種植,要會混合耕種、社群行銷、線上策展等學問。如果連農夫都必須懂得那麼雜,也就唯有『雜學』二字,才能讓我們拋開框架和成見,廣泛地把學習觸角伸展出去,」蘇仰志說。他為雜學歸納出3個重要原則:

1 打破界限的寬廣學習

2 從實作建立觸類旁通的經驗

3 不斷累積經驗,形成專屬於自己的脈絡和思維

蘇仰志比喻,學習就像種花,不能單只是澆水,必須加進各種肥料讓土壤肥沃,才能種出漂亮的花。強調單一專業技能的進修,就像不斷在土壤中澆入大量的水,久了,花會營養不良,易遭病蟲害侵襲。雜學像是為自己培育肥沃土壤,雖然不一定馬上見到成效,卻是花朵要持久生長的必要條件。

今天的學習場域,也早就不限於校園或課堂。過去說「寓教於樂」,現在則是「寓學於樂」。不只是專業進修,各種興趣、體驗、旅行,只要能增加新的“input”,都是學習。接下來再藉由實作和致用,漸次內化成自己舉一反三、一加一能大於二的能力加值。

「在資訊如碎片紛飛的年代,挪用和拼貼各種知識和點子,已經是創新的主要模式。而東拼西湊,也代表『去脈絡化』,沒有既有的規則可循,」蘇仰志指出,避免死讀書,透過實作將「旁徵博引」變成思考和行動的反射性動作,長期累積下來,就能形成個人的創意資產,建立起鮮明的品牌和風格。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鄭國威主張,在這個資訊破碎、紛飛的年代,學習者要有判別「偽知識」的能力。

愈雜,愈要有主軸擬定計畫


因為雜學具備遊戲性,以動機和興趣為導向,彷彿一切都是養兵千日,等待日後用在一朝,比起其他被規畫好、被安排好的學習,在邁開雜學的步伐時,本身必須更有自覺。

尤其對上班族來說,「學習」牽涉到時間、金錢,以及未來想達到的目標,就像資產管理一樣,必須懂得如何做好配置,才能發揮最大綜效。

近年致力推廣「通達學習」的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鄭國威指出,「知識」本來是熱愛知識者的娛樂,但當知識變成一種娛樂,「博而不通」的情況就愈來愈普遍。

「只有破碎化的知識,但不能有破碎化的學習。學習本來就有壓力和辛苦的一面,不要以為任何資訊都Google得到,就不須強記。人腦的結構和電腦不一樣,人腦必須在接受資訊後,不斷進行概念化整合,知識才會深印腦海、有效歸類,在適當時機有效運用出來,」鄭國威說。

各種課程爆量,對學習者來說確實是種甜蜜的負擔。在一個人的生涯中,工作、學習、娛樂,三者就應該同時進行,如果不清楚學習主軸是什麼,可分成「職能進修」、「興趣體驗」、「旅行娛樂」等3大區塊,調整佔比。每個區塊下,再依照能力、精力、熱情,決定優先順序,才能在鬆緊間達到平衡,收束「什麼都想學」的發散欲望。

首先,「職能進修」較為單純,但必須付出較多心力,重視實用和立即上手。若已知道自己想加強哪種能力,卻不知該上什麼課,可優先選擇參加由開課單位規劃的套裝課程。它的好處是,老師已做好知識整合,可在每次上課後依進度在工作上實作試驗,若遇到障礙,下次上課時又可以請教老師。

「興趣體驗」則以涵養素養和陶冶身心為主,因為帶有充電功能,可廣泛地去學、去做、去體驗,以樂在其中為原則。這個區塊的學習,也是雜學中最容易相互激盪、引發化學效應的媒介。

「旅行娛樂」則又更輕鬆、自主,過程中不管是開心或遇到挫折,都是一種經驗,不必有成果檢驗的壓力。
▲懂得靈活學習、運用多樣知識的人,更能激發出創新火花。

辨別「偽知識」是雜學者的挑戰


然而,不可諱言,這也是個資訊雜亂的年代,網路上充斥著各種似是而非的「偽知識」、「偽教學」。尤其是,以衝流量為目標的內容網站,或是單純愛分享經驗的部落格素人,常會生產許多未經查證的內容,學習者若沒有辨別真偽的能力,就容易吸收了錯誤知識而不自知。

「我們的腦袋就好像一個籃子,飢渴地接收四處飄落的資訊與知識,若接到的是純粹又知識含量高的彩蛋,便迅速加分;但若不管旁人分享什麼都照單全收,反而會讓腦袋遭受汙染,徒然破壞了自身原有的涵養,」鄭國威說,時局變動快速,經濟典範不明,讓許多人急著生產觀點、發表評論,這種「衝動解釋」的現象,讓個人意見與事情真相在許多評論文章、教學影片中交雜不清,學習者如果無法自己當個「知識清淨機」,不妨尋找「知識健身教練」協助。

例如,到信譽卓著的開課單位上課,或是選擇知名開放式線上平台學習,都是不錯的選擇。英國廣告創意大師保羅.亞頓(Paul Arden)曾指出:「在學校裡最會念書的人,出社會後,往往不是最成功的人。」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傳統定義的聰明人,之所以能在起跑點上搶到工作,是基於他們「過去」拿到的學位證書,而非他們渴望在「未來」成為成功人士。成績差的人,也不代表資質魯鈍,可能只是單純因為學校教的知識不能引起他的興趣。

不管起跑點如何,出社會後持續精益求精者,就能打敗所謂的優等生。同理,即使曾經是優等生,想要一直不被打敗,也必須廣泛學習。

快拋開傳統教育的舊枷鎖,現在就大膽展開你的雜學計畫,讓自己成為未來正在等待的人才! …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01期 精華版

本文摘錄自‎

專業笨蛋OUT!雜學人來了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2017/6月 第2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