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NFT 收藏的10 大迷思

數位資產進化一日千里 值得擇優布局


NFT在全球如同野火燎原,筆者於是綜合近期較扎實宏觀的學術研究,參酌個人心得,破解收藏界最常聽聞的迷思,敲響二○二二年藝術鑒藏的新聲。

◎廖康樾
歷任金融與電商業界高階主管,大學講師,藝術產業顧問
收藏資歷超過20 年


▲率先上鏈Art Blocks 的台灣藝術家王新仁的作品截圖(王新仁授權)

迷思一:NFT等於網路數位藝術。NFT是利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製作的數位資產。與加密幣或者諸多D E F I(去中心化金融)的根本差異,在其「非同質化」,但凡掌握此一特性的原生數位化標的及實體物件的數位化,都可以製作NFT。而這環節則恰好促進特別講究獨特性的藝術創作,能在不可磨滅、無遠弗屆、脫離單一組織或政府控管的全球電腦網路裡自在優游。

迷思二:主流項目是藝術品。追蹤統計區塊鏈活動最權威的DAppRadar 在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統計:遊戲占有四九%的區塊鏈活動,遊戲類成交量達到四十五億美元,居NFT銷售總額二○%。目前遊戲、收藏品,運動類NFT蔚為大宗。

藏品未必高價,買家未必炒手

迷思三:NFT都是高價品。一份自一七年六月至二一年四月對四七○萬件、六一○萬筆交易的研究,七五%的NFT成交價低於十五美元;其中,藝術類的NFT成交均價在所有門類排名第二,達六二九○美元,而成交價高於一五九四美元的NFT藝術品,僅有八五九三件。

迷思四:買家都是炒手。前述統計,只有不到一○%的初次買入後一週內轉售,二二%在一年內轉售。藝術類NFT交投雖貌似頻繁,只有○.○七%會轉賣超過十次以上。轉賣活絡的作品僅集中在少數幾件,NFT不能說是投機者的天菜。

迷思五:價格只漲不跌。掀起NFT狂潮的Cryptokitties問世頭兩年的次級市場價格,長期低於初次發行成交價,到了二一年後才一飛沖天。二一年以來N F T 次級市場也歷經了兩波起伏,一些在ArtBlocks 上架的作品,發行後一個月的成交行情低於第一週搶購時期,過了一陣子才回復。
迷思六:與加密幣同步漲跌。從發行市場而言,藝術家還是習慣參照現行藝術市場以法幣定價的行情折算加密幣定價,所以加密幣大漲時,NFT的加密幣發行定價會調低。再以次級市場而言,二一年十月底發表的一份探討NFT風險與價格的論文指出:在二一年比特幣大跌期間,NFT跌幅小得多,而且領先比特幣反彈回升。

迷思七:與股市連動密切。據前述論文:NFT與標普五百的相關係數等於零!這一點對於資產分配規畫很重要。

迷思八:高風險的投資。NFT的年化波動率達到一七五%,而標普的年化波動率是一五%。可是依照衡量承擔額外風險報酬率的夏普指數(Sharpe Ratio)是○.三一,與創投類新上市股的○.三差不多,且有高達二五%NFT的夏普指數超過一。弔詭的是,波動率最高的NFT,長期投報率卻也是最低的。

虛實交融,購藏世界新關鍵字

迷思九:是數位衍生性藝術家(Generative Artist)、電玩迷、動漫宅男腐女的同溫層。過去可能是如此,但近一年多來各界風起雲湧的加入,體驗與收藏NFT,早就不限於買電腦頭像。舉凡音樂、影像、不動產,乃至NBA明星的精采灌籃瞬間,都有NFT的傑作。村上隆在二一年四月公開小花系列NFT又撤回了,但十二月一日卻推出了嶄新豔麗的《CLONE X》系列,充分體現了當代藝術大師對NFT挑戰的積極回應。


▲ 村上隆的CLONE X系列

迷思十:扎根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收藏天地及藝術產業動向是平行宇宙。截至二一年十一月中,就有包括大英博物館、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洛杉磯郡立博物館(LACMA)等二十一家國際知名美術館著手典藏與開展NFT專案。「虛實交融」,必將成為二二年機構與個人購藏世界的關鍵字。

筆者在二一年五月於本刊預言NFT有深遠的內涵,不會泡沫化。謹此建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無論就收藏範疇的擴大、資產配置的活化、風險分散的綢繆來看,藏家都值得揚棄成見,在品質與數量都蒸蒸日上的NFT領域內擇優進場、長期布局。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650期

本文摘錄自‎

破解NFT 收藏的10 大迷思

《財訊》

2022/第6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