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雨沒霧,高山茶巨變序幕
今年阿里山茶區春季高溫創十年新高,春雨缺席、雲霧消失,導致金萱、清心烏龍茶葉減產。產值十億的阿里山高山茶,陷入生存戰。 文/林綺薇 攝影/謝佩穎 蜿蜒的阿里山公路兩旁,壯闊茶園沿著山稜線分布。茶葉盛產的春季,採茶工在茶園東挑西揀數小時,卻挑不出多少好茶菁。不到中午,載著茶葉的卡車魚貫駛離。 「以前要採一整天,現在車子中午前就下山,沒什麼好採了,」茶莊銪茗堂老闆黃昶銪從小在阿里山長大,看到卡車早早下山,就知道今年收成又令人沮喪。 這不是阿里山採茶季該有的場景。「阿里山茶葉減產,是台灣高山茶演變的前導站,」台大園藝系副教授林書妍投入茶葉風味研究十數年,一語道破。 阿里山全年雲霧繚繞、水氣充沛,孕育出獨特花果清香的阿里山高山茶,年產值高達十億,更被選為總統接待外賓的紀念茶。然而,阿里山茶仰賴的氣候環境卻變了。 二○二四年從開春到現在,全台高溫炎熱,阿里山也不例外。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影響春茶收成的二、三月,最高溫平均達十九.七度,創十年新高。如今,高溫乾旱、雲霧日漸稀薄,正衝擊阿里山茶的生存。 高山茶重要產地,正逐年減產 從爺爺、父親手中接下三甲大的山石園茶園,二代茶農王家裕今年三十六歲,原本在台南擔任台積電環境安全工程師,不忍看到年邁父母為了茶園心力交瘁,一四年主動回到阿里山,扛起茶園重責大任。 王家裕卻發現,茶葉收成愈來愈少。根據農糧署資料,一四年到二三年,阿里山高山茶產區梅山、番路、竹崎與阿里山四鄉鎮總產量掉了一三.五%、剩一八二萬公斤。缺水:降雨少,幾乎沒地下水 減產的第一大主因,是春季乾旱。二、三月降雨是春茶最重要灌溉水源,但從二○年開始,阿里山年年都缺水,最嚴重的二一年,二、三月累積總雨量只有六十毫米,比台北一場夏季午後雷陣雨量還少。 「阿里山缺水,比南投、台中嚴重,灌溉、民生用水都不夠,」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南部分場長林儒宏觀察。 老天給的水不夠,王家裕只好鑿井找地下水。沒想到,連地下水都難救阿里山茶。 根據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特聘教授李振誥團隊研究,過半阿里山地區的地下水開發潛力在全國山區排名倒數,幾乎沒有地下水可用。 李振誥解釋,平原有柔軟且廣大沙土層儲存地下水,但山區岩石堅硬,水分易沿著陡坡流失,即使挖到地下水,水量也不多。而且,鑿一口井的成本約需要一百到一五○萬,相當於茶農全年獲利。 日隆鑿井老闆黃士宸二二年開始投入大阿里山茶區的鑿井生意,「看山的走勢,水可能會匯集在低窪地,如果沒有水,就繼續往下挖,」愈往下鑽,費用愈高,黃士宸承認,不保證有水,一切靠運氣。 除了地下水,茶農也找科技協助。王家裕為了掌握茶園狀態,早在三年前透過朋友認識台大地理系教授黃倬英,讓他的團隊在自家茶園中設置小型氣象站,就近監測茶園的「微氣候」變化。 黃倬英舉例,有些茶園面向陽光、容易乾燥,有些茶園地勢較低、有利保水,茶園特性不同,掌握小範圍氣象資料,才知道各個茶園狀況,快速補水。 如今,只要濕度一降低,王家裕就馬上加強灌溉或翻土,讓土壤保持濕潤。 三年來細心呵護,氣象站立下大功。今年初春阿里山同樣大缺水,各茶園損失慘重,與去年同期相比,最多減產五成,但王家裕的茶園僅減產兩成。 這是王家裕「即時」數據療法,盡可能在大旱中挽救茶園產量。
高溫:滋潤茶樹的雲霧帶消失 威脅阿里山茶的,除了缺水,還有節節上升的氣溫。 近十年阿里山氣溫上升約○.七度,比全台平均升溫○.二五度還快。 阿里山不只升溫快,黃倬英研究發現,全台三大高山茶區:嘉義阿里山、南投杉林溪與台中梨山,阿里山因為海拔最低、升溫後溫度最高,迫使山區動植物往更高海拔遷徙,也讓阿里山茶好喝的必要條件——雲霧帶,面臨消失危機。 雲霧帶對高山茶有多重要?林書妍解釋,雲霧阻擋部份陽光,有利茶葉保留水分,累積茶胺酸、麩胺酸,成就回甘、鮮爽的好喝風味。 「就算沒有下雨,植物也能攔截雲霧帶的水氣,」黃倬英強調,和雨水不同,雲霧帶是風把海洋、平地的水氣帶到山上凝結而成,就算乾旱,雲霧帶仍能成為山區植物緊急水分來源,是高山茶生長的最後一道防線。 目前還沒有研究實證雲霧帶消失多少,但春雨不足、雲霧帶漸漸消失,不只減少阿里山茶葉產量,更改變茶的品質與風味。晌午過後,一批批茶葉送進阿里山的銪茗堂茶廠,曾得過全國製茶技術冠軍的黃昶銪捧起茶葉細看細聞,皺起眉頭。 茶葉長不好,更考驗製茶功力 有些茶菁水源充足、葉面厚實;有些搶不到水、乾癟瘦小。「這兩年採回來的茶,品質愈來愈不穩定,」他苦笑。 茶葉生長不均,可是麻煩事。茶菁一離開茶樹就開始發酵,必須搶在採收一小時內送往製茶廠。為了抓緊時間,茶農不可能把上萬片的老、嫩茶菁一一分類、分頭處理,所有茶菁只能攪和在一起。 茶葉品質參差,是肉眼能見的變化,但更嚴重的是,連看不見的茶葉風味,都變了。 林書妍指出,茶菁在高溫、缺乏降雨與雲霧水氣的環境成長,帶苦味的兒茶素比例提高,茶水就容易有苦澀味。 「環境不好,更凸顯製茶師的功力,」也曾擔任製茶技術競賽評審的林儒宏觀察。 攤開二三年全國部份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獲獎名單,六位得獎人,還是有四位來自嘉義。 即使有極端氣候的刁難,阿里山茶農仍能獲獎,這是茶改場與茶農密切合作的成果。 茶改場南移,力保阿里山茶 事實上,考量茶葉生產重心從北部轉移到南部,茶改場明年將把總場南遷,選定的地點,正是阿里山茶區所在地——嘉義番路。 在茶改場總場坐鎮阿里山前,茶改場因應春季缺水,三年前就已密集加開乾旱應對教育訓練,保住大阿里山茶區的茶葉品質。這番努力,是台灣高山茶迎戰氣候變遷的序曲。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分析近四十年資料,發現台灣山區每年等溫線上移七公尺,比全球更快。「高山茶種植範圍,會隨著山區暖化而縮小,」研究員沈聖峰示警。 近兩年,南投杉林溪與台中梨山似乎跟上阿里山腳步,陸續傳出乾旱災情,氣候變遷挑戰已在眼前。 台灣茶發展橫跨兩世紀,正面臨一場漫長而難打的仗。王家裕卻不畏縮,「爸媽能用這片茶園養活我,我相信,我也可以用這片茶園養活下一代,」他帶著對茶園的情感,迎向台灣高山茶的下個百年。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