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王國的起伏 屬於臺灣的競爭策略

臺灣水產養殖藉由科技實力重拾競爭力,從規模化養殖競爭之中走出一條路;面對產業趨勢,如何實現科技永續養殖,成養殖業者在全球競爭的轉捩點。

文/黃泓嘉 圖/陳素芳


「你有想過在未來餐桌上,魚肉取代牛、雞、豬等肉類成為主流嗎?」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上看100億人,食物產量必須增加70%,才能避免糧荒發生。全球暖化更讓這個未來成真機率大增,畜牧業飼養需大面積砍伐樹林、使用大量水資源,並產生龐大溫室氣體。反之食用魚的飼養則更加永續環保,光在飼料與食物轉化效率中,魚肉是牛肉的6倍、豬肉的4倍。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2022年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報告,世界水產養殖規模年年增長,早在2013年水產養殖產所供給人類食用數量,已超越海洋捕撈,且以每年5%∼8%的速度快速成長,1990年至2020年,全球水產養殖年產增長609%,年均增速6.7%,主要供人類食用的水生動物,從1990年的1,310萬噸,到2020年的8,750萬噸,而近20年全球漁業產量的成長有96%都來自水產養殖。

全球水產養殖蓬勃發展,尤其亞洲國家就占世界總產量的88%,而在1970年代,全世界44%草蝦從養殖王國之稱的臺灣出口,如今過往光環彷彿銷聲匿跡,但臺灣水產養殖的轉型之路其實已經走了許久。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所長張錦宜認為,水試所對於養殖物種的了解不一定比漁民研究深,但在開創性研發上卻走在前沿,因為創新需要預算投資,再來輔助漁民轉型。

養殖王國的興衰 內外部因素疊加

臺灣曾有過有許多代名詞,雨傘王國、製鞋王國、自行車王國等名號,為臺灣賺取大量外匯收入,其中「養殖王國」所代表的水產養殖,更在1987年達至頂峰,外銷金額達30億美元。那時臺灣在水產養殖做到多項世界第一,例如:在1968年世界首例成功人工繁殖草蝦、1979年人工繁殖虱目魚;1987年草蝦外銷全球第一;2012石斑產值世界第一,臺灣水產養殖可說技術與底蘊深厚。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所長張錦宜指出,臺灣那時得以領先全球有三大因素:「一是養殖起步比別人早、二是完全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三是人工完全配合飼料的開發。」當其他國家還在仰賴野生捕撈時,臺灣從1960年代就開始發展養殖技術,而人工繁殖的突破更是重要,奠定穩定的產業基礎,不再靠天吃飯仰賴天然苗。另外如人工完全配合飼料的開發,也就是不再需要天然餌料,這些周邊產業的支持更讓水產養殖可以工業化、高密度生產。

但好景不常,當勞力密集、集約式生產模式不再靈驗,眾多競爭對手加入戰局等,內外部因素疊加後,臺灣水產養殖不復興盛。張錦宜說道:「以蝦類舉例,當泰國、越南、印尼發覺蝦子全世界都在吃,投入養殖時隨便一個廠都上萬公頃,臺灣所有養殖面積加起來也才4萬公頃,一個拿督擁有的養殖廠就是3萬公頃。」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侯彥隆指出,臺灣其實有好的技術,但因為被艱困環境所掩蓋,反而讓我們的技術優勢無法凸顯。

臺灣養殖策略 迭代優勢養殖物種

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侯彥隆,對於臺灣水產養殖失落一說談到:「並不是草蝦崩盤,臺灣的水產養殖就沒落了,虱目魚、石斑、午仔,漁民其實輪換了很多新魚種,只是沒有以往高速的發展,但全球養殖產業以每年5%到10%成長,而我們只有1%,相較來說就陷入失落。」

侯彥隆指出目前臺灣出口養殖物種,以吳郭魚、虱目魚、金目鱸、石斑、午仔魚為主,養殖策略以發展高單價海水魚與可外銷魚種。但臺灣也面臨亞洲國家的劇烈競爭,例如:印尼與菲律賓政府戰略扶持虱目魚產業增產,2018年產量合計已經超過120萬公噸,臺灣年產約6萬噸,魚苗也仰賴印尼;中國大陸石斑養殖規模是臺灣數倍,臺灣目前僅在品質占據優勢;東南亞雖還無法人工繁殖午仔魚,但野生捕撈興盛。

當臺灣在產量、規模、價格都難以與他國競爭,只能以養殖魚種不斷更替的方式維持競爭優勢。1968年當草蝦做到世界第一完全人工繁殖,1970年代成為主要養殖物種;接下是石斑魚養殖維持約20年,1999年達至高峰;目前則以午仔魚養殖銜接。但侯彥隆坦言:「臺灣養殖漁業一直有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問題,但當中國大陸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主要市場時,就陷入兩難之中。」



▲漁電共生不管是立柱型光電,或是設施型光電廠都能幫助抵禦氣候變遷造成的風險,如高溫、降雨、寒流等狀況,降低漁民養殖風險。圖■水產試驗所

五大轉型契機
解決資源枯竭與競爭力不足


面對周遭鄰國的競爭、自身環境的劣勢,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如何突破停滯困境,重現產業競爭力,張錦宜指出:「臺灣應走回以往前沿的技術開發道路。」當同樣的養殖物種,周邊國家紛紛進場養殖,在土地資源、規模數量臺灣一定比不過,我們只好走在人家前面,也就是新魚種、新技術的開發。侯彥隆也談及:「面對極端氣候、疫病問題,設施化養殖、科技化養殖是大趨勢。而臺灣的個體化養殖模式也應調整,像挪威過往鮭魚產業集結,呈現金字塔三角形結構,才更健康有競爭力。」

1.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
高經濟魚種研發與養殖競爭力不足


水試所目前推動將臺灣周邊高經濟魚種,開發成新養殖物種,比如黑喉、紅喉、土魠、白鯧、紅目鰱、鬼頭刀等深水魚種。該計畫結合漁業與養殖研究專家,跨學科開發高經濟物種養殖技術,結合以往漁業對魚種的生殖生態學研究、老船長的捕獵經驗,定位深海魚種,在適當位置、繁殖季節時進行捕撈,運用減壓技術、現場採精採卵,進行資源復育與馴化育成種魚。

以生活於水深200公尺的黑喉為例,每公斤最高可賣到新臺幣1,000元,但漁獲量從過往4,000公噸降至近年500公噸,資源量嚴重下降。如今透過連續3年的資源復育計畫,每年可孵化魚苗3至4萬尾,大部分進行放流復育,一部分進行育成種魚研究,如今已完成世界首例黑喉稚魚育成,下一步就是能不能變成真正的種魚。張錦宜指出:「以此種產官學模式合作,臺灣技術還能再領先20年。」

2.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
抵禦氣候風險、物種復育改良


未來誰掌握種原誰就可占據優勢地位,當未來氣候愈趨極端與難以預測,擁有種原庫,就有機會配出適合生存的品系。水試所就利用非洲耐鹽性吳郭魚與體型大品種雜交,育成海水吳郭魚,這都需要種原庫的幫助。水試所已興建3座種原庫,在彰化的淡水魚種原庫、臺東的溫帶魚種原庫、澎湖的特有種種原庫,另將興建屏東的蝦藻類種原庫、臺南的海水魚與甲殼類種原庫、雲林的貝類種原庫,如今已保存162種養殖物種。

3.漁電共生:
全設施化養殖,抗極端氣候


張錦宜談到漁電共生有機會翻轉養殖業,臺灣受颱風、東北季風、梅雨等影響,加上未來氣候變遷加劇,設施化室內養殖能有效抵禦氣候風險,降低強降雨與氣溫遽變影響。漁電共生模式也能讓廠商負擔設施化成本,與漁民互利共生,而未來在面對氣候變遷,哪個國家更具氣候韌性,就更具競爭優勢。

水試所更提出「白蝦年增產1萬噸計畫」,因臺灣白蝦年消費市場3至4萬噸,年生產1萬噸,有2萬噸依賴進口,為何不由臺灣市場來賺。水試所研究1年1公頃室內養殖白蝦年產約40公噸,如果輔導250公頃1年就可增加1萬噸產量。而光2023年漁電共生核准1,200公頃,有效養殖面積580公頃,水試所預估只要輔導5家漁電共生業者飼養白蝦,就能達成1年生產1萬噸的目標。


▲過往漁民養殖看經驗,往往得先養死好幾批魚,還得24小時照看魚塭,如今藉由科技養殖,可以監控降雨量、PH值、生長大小、攝食狀況等,讓養殖漁業大幅降低入門門檻。圖■儀興科技

4.科技化養殖:
智慧養殖模組輸出


侯彥隆指出全球養殖業面對兩大問題:「一是極端氣候形成的暴雨、缺水、高溫。二是養殖魚塭疫病愈發頻繁。」尤其臺灣以小規模個體戶為主,所需付出的成本也就更高。設施化與科技化養殖是目前的主要解方,能有效阻隔外界環境變因,讓風險從不可控變為可控。科技化養殖包含現在的智慧養殖設備、AIoT等,例如:智慧化室內循環水養殖系統,較傳統魚塭減少80%用水、50%人力,單位生產面積提高5倍。

水試所則在開發自動化全時病原性弧菌檢測系統,納入自動監測的日常管理中,只要驗證可行,就是不同於業界的競爭力,臺灣的智慧養殖模組也能做到整廠輸出外銷國際。 閱讀完整內容
《經貿透視》雙周刊2024/6月 第645期

本文摘錄自‎

養殖王國的起伏 屬於臺灣的競爭策略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4/6月 第6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