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風暴 三接換深澳電廠背後內幕

爭議多年的桃園大潭電廠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在2018 年環評通過後議題冷卻,但珍愛藻礁公投發起人潘忠政不放棄,積極展開公投連署案以搶救藻礁,近日在作家、學者、在野黨聲援下,議題迅速增溫,府院黨全面反擊說明,反而促成民眾搶救連署,藻礁公投連署案更在28 日達標。


▲藻礁公投近日在作家、學者、在野黨聲援下,議題迅速增溫。圖為桃園藻礁海岸。(資料照,桃園市政府提供)

今年8 月28 日為法定公投日,目前僅有「以核養綠」公投案成案,國民黨「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公投案來勢洶洶,現在「珍愛藻礁」公投案很可能達標成為第4 個公投案。據瞭解,府院黨內部也緊盯公投發展狀況,必要時在議題上說明。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見圖)表示,蔡政府執政以來對保護藻礁不遺餘力,藻礁滅絕是危言聳聽。(資料照,盧逸峰攝)

羅秉成:藻礁滅絕是危言聳聽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蔡政府執政以來對保護藻礁不遺餘力,第三接收站開發面積已從232 公頃銳減到23 多公頃,政策上是不得不的選擇,政府已經盡最大努力降低傷害,而外界指會讓藻礁滅絕是危言聳聽,台灣沿海有很多藻礁,離三接非常遠,蓋第三接收站也是為了讓燃氣發電機組提早上線,「多一分燃氣,就少一分燃煤」,盼各界、年輕人可以瞭解政府政策的用意。


▲根據台電資料顯示,目前大潭電廠有7 部發電機組,裝置容量共計4984 MW(百萬瓦),台電預計2022 年後增加3 部(7、8、9 號)燃氣機組。(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但外界仍好奇,總統蔡英文8 年前曾在桃園承諾「藻礁永存」,環保團體一直持續在地方抗爭要擋下第三接收站, 向來就是民進黨必須面對的燙手山芋, 到底當初決策為何沒有處理好爭議就拍板定案,而釀成此次的藻礁風暴?

「大潭電廠新增天然氣機組可補足6% 電力缺口」

首先,關鍵仍在於2025 年民進黨非核家園計畫,天然氣占比必須從現在的30% 多提高為50%,為能源轉型的重中之重。根據台電資料顯示,目前大潭電廠有7 部發電機組,裝置容量共計4984 MW(百萬瓦),台電預計2022 年後增加3 部(7、8、9 號)燃氣機組,若機組全數上線,裝置容量將超過7000 MW,將成台灣最大天然氣電廠, 而「觀塘接收站」自然就成為能源轉型很重要的一環。
經濟部指出,若第三接收站無法如期供氣,北部將出現電力缺口。事實上是如此嗎?1 名台電人士分析,北部核二1 號與2 號機組將在2021 年陸續除役,臺北協和電廠也將在2024 年除役, 確實北部電力會有缺口,南電北送負擔將更大,而大潭電廠新增天然氣機組, 可以補足6% 電力缺口。


▲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右)與現任新北市長侯友宜(左)都揚言要發動公投抵制深澳燃煤電廠。(資料照,顏麟宇攝)

「朱立倫、侯友宜揚言發動公投抵制深澳燃煤電廠」

關於北部電力缺口,其實行政院前院長林全、賴清德任內時都處理過此議題, 賴清德曾經被台電說服想啟動「深澳燃煤電廠」作為廢核配套方案,但當時空汙議題引發民眾抗爭,甚至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現任新北市長侯友宜都揚言要發動公投抵制深澳燃煤電廠,讓賴清德遭遇不小政治壓力。

最後賴清德任內拍板「用三接換深澳」,據瞭解當時監察院長陳菊人馬、總統府前國策顧問劉進興為政策轉彎關鍵人物。劉進興試算過後認為,如大潭電廠天然氣裝置容量可提升,裝置容量僅120 萬瓩的深澳電廠就可以不用蓋, 成功說服了賴清德,但關鍵是第三接收站一定要能如期上線。

「賴清德下令每週開環評會議開到通過為止」

但環保團體對「天然氣第三接收站」 有相當大的疑慮。據瞭解,時任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現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一直希望爭取時間多溝通,將溝通時間延到2018 年11 月大選完,例如實際研究藻礁生態、臺北港可行性方案等,但賴清德下令每週開環評會議,開到環評通過為止,讓詹順貴無法接受而辭職離去。

詹順貴表示,中油2014 年可行性評估報告中曾指,台中港、觀塘、臺北港都是接收站方案之一,但臺北港還必須重啟環評,時程上會拖延。但他曾經在內閣團體裡主張,「臺北港、觀塘」雙軌同步環評,屆時再2 選1,但也被高層否決。

曾文生也銜賴清德之命溝通「第三接收站」,在不斷要求中油提出方案下, 中油才在最後1 次環評上提出「縮小至原開發面積10 分之1」的規劃。對於縮小開發面積到底會不會危害藻礁生態? 曾文生日前公開說,在觀塘工業港水深超過10 公尺的區域做過調查,海床都被砂石覆蓋,並沒有看到藻礁,且經濟部保證不開發藻礁最密集的G1、G2 區, 並劃設2 級保育類動物小燕鷗的繁殖棲地。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以雷達方式探測觀塘工業港水深超過10 公尺水域發現是藻礁,而且填海造陸引發突堤效應,整個南桃園藻礁都會受影響,政府一直沒講清楚。圖為G2 區的多杯孔珊瑚島。(資料照,陳昭倫提供)

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整個南桃園藻礁都受影響

不過這樣的說法環團仍不買帳。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經濟部派潛水員下去拍攝,指觀塘工業港水深超過10 公尺下沒有藻礁,但水下混濁,連他都認不出有沒有柴山多杯孔珊瑚;但陳昭倫出海以雷達方式探測卻都是藻礁,而且填海造陸引發突堤效應,整個南桃園藻礁都會受影響,政府一直沒講清楚。

蔡政府任內行政院長林全、賴清德已用盡方法降低傷害,但藻礁公投升級成藍綠議題後,連署份數如火如荼而來, 比起國民黨推動的「反萊豬公投」、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提的「重啟核四公案」,後續政治效應都難以評估。府院黨能否挺過風暴?第三接收站政策該不該轉圜?將又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的難題。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775期

本文摘錄自‎

藻礁風暴 三接換深澳電廠背後內幕

新新聞

2021/第17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