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台鳳梨 恐是制裁前奏曲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2月26日以查獲檢疫性有害生物為由,無預警發布將自3月1日起全面暫停台灣鳳梨輸陸。消息來得極為突然,一時之間輿情譁然,我方農政部門亦特地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相關因應措施。

吳佳勳/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副所長
鳳梨是台灣重要經濟作物,年產量約42萬公噸,每年外銷量約4.5萬公噸,其中有95%是輸往中國大陸。依據農委會說法,我國鳳梨輸陸自2020年迄今出口檢疫合格率達99.79%,指控陸方違反國際規範。尤其此刻正值我方鳳梨進入盛產季節,陸方突如其來的出口禁令,無異對產業帶來沉重打擊。

對於類似事件,我國民眾或許還覺得記憶猶新。就在上個月27日,國台辦同樣突然對外宣布,將嚴禁台灣生產或轉運的肉類產品輸入中國,理由是台灣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以及禽流感等因素。然以肉類製品來說,我國過去幾年輸陸金額不高,當時所引發的波瀾未如此次受到較大關注。

回顧過去鳳梨產銷情況,可發現鳳梨對陸出口是在2014年之後才快速成長,一路到2019年達到高峰,且主要集中於中國大陸市場。根據農委會的盤點,除了鳳梨外,類似的其他產品還包括檳榔、蓮霧、鳳梨釋迦、葡萄柚和柳橙。其中,鳳梨的輸陸金額最高,遠超過其他5項產品。

農產品衝擊台社會最大
因此,從國台辦所挑選的打擊產品項目,所設定發布訊息的時間點,一步步均顯見其精心策劃的用意,例如運用我國內部對開放美國萊豬有所疑慮之際,以及選在產品正要進入季節性量產之時。為何陸方三番兩次對我採取禁令,都選擇農產品做為制裁標的?推論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經貿制裁的實施就像發射子彈,最理想的狀況是子彈擊發後,對自己本身不會產生強烈後座力,但能夠重擊對方,讓制裁產生預期效果,台灣農產品正具備這樣的特質。由於台灣土地資源有限,農產品生產難具規模,多以內銷為導向,即使有出口值也多半不高,加上運輸和防檢疫等限制,極容易高度集中於單一市場,這使得中國大陸能夠較輕易在農產品取得市場優勢,從而有其操作空間。

其次,有別於中國大陸仍同步在推動的「對台措施」,極力拉攏台資企業和台灣人才,多半鎖定先進製造相關領域。尤其在美中貿易戰和科技制裁下,陸方對台灣的科技產業關鍵零組件和人才有著高度需求,為顧及企業經營與投資信心,研判不致輕易對台灣這些產業出手。
再者,以台灣農業來說,多年來呈現的面貌多半是「本土的」、「弱勢的」、「需要政策協助的」,以致於台灣農業愈來愈與「政治」高度相關。不論是對外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壓\抑或是大小地方選舉,農業都可能成為影響成敗的最後關鍵角色。在這樣的情勢下,陸方選擇農產品做為制裁對象,一方面對自身利益影響不大,但卻可在台灣內部社會和政治層面掀起巨大波瀾,所衍生的衝擊效果極高。

最後,儘管近期陸方幾次對我出招,但對於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卻未必悲觀。除了因目前陸方對台部分貨品的「暫停」輸入,仍以檢疫或公共衛生為由,所挑選的產品經濟傷害層面也尚在可承受範圍外,更重要是國際氛圍正在轉變。

不宜過度激化對立態勢
預期在美國拜登新政下,美中已迎來新的局勢變化,而中國大陸也進入「十四五」規劃期間,加上中共3月即將召開兩會,因此,現階段對外亟欲展現對新局勢的掌控權與話語權,故可觀察其對外屢有強硬和先發制人之舉。以這兩次對我國肉品和鳳梨禁令來看,其意圖更多是在台灣內部引爆政治對立和民心恐慌,而非要對我國產業和經濟造成衝擊。

未來若在國際情勢緩和,特別是美中關係改善的前提下,兩岸或許也有機會走向較理性對待的空間。建議此時不宜過度激化彼此的對立態勢,以避免陷入兩敗俱傷之局。另外,在現階段情勢未明之際,我方亦不能排除後續陸方仍有一系列小規模制裁的可能,需即早防範因應並規劃相關救濟措施。

閱讀完整內容
20210228蘋果日報appledaily

本文摘錄自‎

中禁台鳳梨 恐是制裁前奏曲

蘋果日報appledaily

2021/第02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