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大未來 全球產業總動員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不再是口號,而是各國政府和企業必須在期限內達成的目標。在尋找最佳能源的過程中,真正零排碳的氫氣浮上了台面。氫能技術的發展,預告全球工業將產生顛覆性的改變。而台灣在氫能燃料電池的上中下游,早已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相關商機正醞釀起飛。

文/孫蓉萍、陳雅潔


▲由川崎重工業等企業合作打造的液化氫運輸船,成功從澳洲載運液化氫返回日本。(達志)



二○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是氫能產業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全球第一艘液化氫運輸船,一月抵達澳洲後,成功地從澳洲載著液化氫,又回到日本神戶港。

它證明,氫氣能在零下二五三度低溫液化後輸送,未來商業化後,缺乏資源的日本,可以從澳洲進口從褐煤製成的氫,因此意義非凡。

這艘船「Suiso Frontier」(Suiso 日文為水素,即氫氣)由川崎重工業打造,結合電源開發、岩谷產業、丸紅、住友商事等日、澳共六家公司的力量,共同實施建構氫氣供應鏈的實證計畫,期待三○年左右能商業化。

它背後也可望帶來許多商機。川崎重工社長橋本康彥接受《東洋經濟週刊》的專訪指出,液化氫運輸船和基地、相關零件的市場規模至少十二兆日圓,而且未來需要打造更多船隻時,考慮提供授權,自己則專注在製造困難的氫槽等核心技術;接下來還會善用累積的經驗,延伸到航太、鐵道等領域。

不只川崎重工,同樣在今年二月, JR東日本發表了氫燃料電池和蓄電池的混合動力電車「HYBARI」。合作廠商是豐田汽車、日立製作所等公司,在列車的車頂上裝載二十支儲氫罐,地板下方裝四顆燃料電池,充氫一次可以行駛約一四○公里。行駛後燃料電池裝置噴出水蒸氣推動列車前進,並直接排水在鐵軌上。開發費約四十億日圓,三月下旬開始在神奈川縣的南武線等處實驗,預定三○年正式上路。

緣起 G20峰會報告 描繪氫能願景

氫氣不像石油、風力、煤炭等屬於一次能源,但它是能量載體,加工後能當作能源,而且燃燒後只排出水,符合當今的環保需求。雖不是新發現,但近年來,全球對氫能的關注度突然破表,起因是一九年六月G20高峰會中,國際能源署(IEA)提出《氫能未來》報告,指出氫能源的優勢包括:能做到碳的零排放、能量比汽柴油和天然氣高、來源廣而不受地域限制、可利用再生能源等。

各國開始擁抱氫能的另一個原因,是來自承諾於五○年實現碳中和,即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壓力。去年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6)中,歐洲更率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未來要對高碳排企業,或對來自低碳排國家的產品課稅,迫使政府和企業不得不想方設法降低排碳量。由於投資金額龐大,企業間會攜手合作,各自貢獻所長,國家之間也會結盟,韓國總統文在寅今年一月造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時,雙方即討論了氫能合作方案。

去年IEA在《二○二一年全球氫能評估報告》中進一步指出,全球已有十七國對氫能發展提出完整策略,氫能將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尤其在化工、鋼鐵、航運等難減排的行業,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全球到三○年,相關投資達一.二兆美元,顯見未來氫能對這三大領域的衝擊也最大。



汽車 大廠闢新徑 爭相研究氫能車

由於運輸部門是全球排碳大戶,車廠的減碳作為始終備受關注,鋰電池電動車或是氫能源車,一度也引起歐亞兩大汽車工業體系的路線之爭。相對於歐美車廠先聚焦在電動車的發展,日本在氫能推廣上一直扮演先驅角色,汽車大廠豐田更持續投資研發氫能應用,早就在市場上推出氫燃料電池車Mirai。韓國現代汽車隨後也急起直追,氫燃料電池休旅車Nexo 在全球受追捧的程度也不遑多讓。

但如今不少歐美車廠都在強化電動車產品線之外,也宣布加入氫能源戰局。包括德國BMW、英國Jaguar Land Rover 等,今年都有氫燃料電池車問世的計畫。尤其考量到大型的商業運輸車輛不適合長時間停留充電,不少車廠都將氫能巴士、氫能卡車視為下世代運輸解決方案。除了豐田、現代,德國戴姆勒和Volvo攜手,美國通用汽車也四處尋找盟友,預計未來五年內將燃料電池事業進軍卡車、機車、航太設備,甚至是其他產業領域中。

使用氫能對汽車大國日本,帶來不小的影響,因為傳統的引擎被儲氫罐、燃料電池和馬達取代,零組件的需求減少,日本汽車相關產業雇用的員工約五五○萬人,這樣的結構性改變估計會造成一百萬人失業。於是豐田也嘗試不同的可能性,開發出氫燃料引擎車,希望降低對產業的衝擊。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第654期

本文摘錄自‎

氫能大未來 全球產業總動員

《財訊》

第6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