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士2.0更寬容?阿富汗淪為「無音樂國度」

神學士2.0更寬容?
民謠歌手被射殺,音樂學院關門大吉 阿富汗淪為「沒音樂的國度」

「伊斯蘭教禁止音樂,但是我們希望能說服人們不要碰音樂、而不是強逼他們。」


▲神學士發言人穆賈希德( Zabihullah Mujahid )表示希望與其他國家建立和平關係,也會「在伊斯蘭法的框架內」尊重女性權利。( 美聯社)

神學士發言人穆賈希德

神學士游擊隊在完全控制阿富汗後, 一直對外表現出寬容的形象,甚至有所謂「 神學士2.0」的說法。神學士發言人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 )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也強調神學士不會報復、不會對女性實施嚴厲的限制。在神學士掌權後的首場西方媒體專訪中,穆賈希德鬧了一個笑話,因為他建議「 在神學士武裝分子接受『 尊重女性』的訓練之前」,阿富汗女性最好待在家裡。

穆賈希德這番話當然給出了一個長期願景,就是「 長期而言」,阿富汗女性確實可以自由生活。但所謂「 長期」 是多久,或者說,神學士的成員究竟要什麼時候才能學會「 尊重女性」、甚至「 不虐待女性」,穆賈希德並沒有給出詳細的說明與時間表。但這位聲稱要「 揮別過去、放眼未來」的神學士發言人,在8 月25 日的專訪中還說了一件不那麼吸引人的事:阿富汗不可公開播放音樂。

穆賈希德對待音樂的態度,並沒有像對待女性議題那樣委婉,而是斬釘截鐵地表示「 伊斯蘭教禁止音樂」。這段專訪刊出後,媒體果然都聚焦在他「 女性最好先待在家裡」的發言,穆賈希德對音樂的看法,並沒有獲得多少版面。畢竟女性的工作權、受教權、人身自由, 比起「 能不能在室外聽到音樂」重要的多。直到8 月27 日傳出一名阿富汗歌手遭神學士槍殺,國際社會這才真的搞清楚,神學士的「 禁止音樂」究竟是什麼意思。

神學士為何禁絕音樂?

《古蘭經》與《聖訓》都有將唱歌與演奏樂器視為有害身心的記載,伊斯蘭教法也禁止將任何聲樂演唱或樂器演奏與宗教儀式結合。雖然蘇非靈修運動在12 世紀興起之後,開始挑戰這些正統教法的反音樂論,但包括被視為沙烏地阿拉伯國教的瓦哈比派、阿富汗的神學士等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仍將世俗化的行為視為異端,日常生活中的音樂、舞蹈也是禁忌。沙國的宗教警察與神學士20 年統治阿富汗時,都對音樂活動加以查禁。

民族音樂學家約翰·貝利(John Baily )曾經指出,伊斯蘭教確實有人認為,音樂是對嚴肅事物的不必要干擾, 甚至會導致人們從事放蕩的行為。神學士也常引用《聖訓》,恐嚇聆聽音樂將會在審判日遭鎔鉛灌耳。不過他也認為, 說神學士完全禁止音樂是不正確的,因為神學士的宗教讚頌就帶有一定的音樂性,普什圖人( 阿富汗最大民族,神學士的主要成員)自己也有他們的民族音樂。貝利認為,神學士真正禁止的是使用樂器製作自己的音樂,因為他們把樂器看作惡魔的工具,普什圖人的音樂也通常不使用樂器。

居住在巴格蘭省(Baghlan )安達拉伯河谷(Andarab Valley ) 的民謠歌手法瓦德· 安達拉比(Fawad Andarabi ),8 月27 日被神學士拖出家門,並在自家農場遭到行刑式射擊頭部致死。他的兒子為父親叫冤,表示「 爸爸是無辜的,他只是個娛樂大家的歌手」。巴基斯坦阿富汗裔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自由親善大使迪亞· 汗(Deeyah Khan )也對安達拉比的死訊表示嚴重關切,希望各國政府呼籲神學士尊重藝術家的人權。

神學士20 年前統治阿富汗時,就曾禁絕所有非伊斯蘭的音樂,甚至包括電影、戲劇、舞蹈都在禁絕之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稱,神學士對於藝術跟娛樂活動的不寬容,使得阿富汗的藝術家們都對新政府戒慎恐懼。路透則指出,神學士接管喀布爾之後,這個阿富汗大都會原本明亮而艷麗的景象迅速褪色,當地居民也只能試著習慣新統治者以「 伊斯蘭教法」為名的樸素要求。

雖然喀布爾目前尚未實施禁令,神學士也宣稱「 不違反伊斯蘭教法和伊斯蘭文化的活動是被允許的」,但神學士起家的坎達哈上個星期已經正式下令「 禁止電台播放音樂」、「 禁止女性播音員播音」。在坎達哈之外,許多阿富汗商家也趕緊將色彩斑斕的招牌重新粉刷、商品櫥窗裡的模特兒被換上傳統服飾、廣播電台也紛紛改播愛國音樂,平時播放的印地語與波斯語流行音樂、電話訪談節目,如今都已消失無蹤。

阿富汗東部大城加茲尼(Ghazni )一間電台的負責人對路透表示,並不是神學士具體要求了什麼,而是我們不想因為被神學士要求關門大吉。哈立德 · 西迪奇(Khalid Sediqqi )說,反正這個國家現在也沒有人有心情娛樂,我們都還被嚇個半死,「 我甚至不確定還有沒有人收聽廣播」。路透指出,由親西方政府執政的這20 年,阿富汗的城市裡充斥著生機勃勃的流行文化,從土耳其的肥皂劇、選秀節目《阿富汗大明星》(Afghan Star ),到健身、能量飲量、各種誇張的髮型、跟叮噹作響的流行歌不一而足。


▲阿富汗國家音樂學院曾將音樂帶回這個保守國度。(美聯社)

但是對艱苦作戰多年、當初又是在宗教學校接受教育的神學士領導人來說, 這些東西都是「 有毒的文化」。一位神學士的指揮官表示:「 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與美國的影響無所不在,甚至是我們吃的食物也一樣。人們都該意識到, 我們的文化已經變得有毒,並且做出必要的改變。」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賈拉拉巴德 (Jalalabad )早就聽不到任何音樂,一位前朝官員表示「 這是因為人們害怕被神學士毆打」;靠近烏茲別克的馬扎里沙裡夫(Mazar-i-Sharif ),店家與餐廳也都自動關上了收音機。

拉格曼省(Laghman )一位記者證實,神學士要求當地的國營與民營電台「 調整節目」,確保內容符合伊斯蘭教法—從那時候開始,與宗教無關的音樂節目、政治、文化和新聞節目都停播了。曾擔任稅務官員的拉赫曼(Mustafa Ali Rahman )說,他擔心自己會因為穿著西裝或牛仔褲被神學士當成目標,他甚至不確定被盯上之後會有什麼遭遇。許多人的共識都是:「 還沒等神學士說什麼,大家就不敢再聽音樂了。」
除了民間與商家的寒蟬效應,英國廣播公司(BBC )指出,連阿富汗國家音樂學院(Afghanist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usic )也在神學士復辟後大門深鎖— 就因為神學士「 禁止音樂」。校長艾哈邁德 · 薩馬斯特(Ahmad Sarmast ) 對BBC 表示,學生們都擔心自己學了鋼琴或是錫塔琴(sitar,印度古典樂器) 就觸犯了神學士的禁令、甚至受到懲罰。因此當神學士進佔喀布爾之後,許多學生就立刻將樂器歸還給學校。


▲2018 年6 月14 日,瑞典國王卡爾・古斯塔夫( 左)嘉勉阿富汗國家音樂學院創始人薩馬斯特( Ahmad Sarmast )。( 美聯社)

20 年前神學士倒台後,一度流亡澳洲與俄國的薩馬斯特就回國主持恢復阿富汗傳統音樂的計畫,2010 年更在喀布爾創辦了阿富汗國家音樂學院。阿富汗第一個全部由女性組成的管弦樂團「 祖赫拉」(Zohra Orchestra )、阿富汗第一位女指揮家尼金·赫波爾瓦克(Negin Khpolwak ),都是出自這間學校。薩馬斯特是阿富汗第一位獲得音樂博士學位的阿富汗人,他希望讓年輕世代重拾音樂傳統,並且要求學生同時練習阿富汗和西方的古典音樂。

薩馬斯特因為將音樂帶回阿富汗的教室,受到國內外的關注讚賞。他也鼓勵孤兒甚至街童在此學習,家中貧困者每個月還能拿到30 美元的補貼,許多畢業生都是家裡第一批接受正規教育的人。在薩馬斯特的堅持下,音樂學院也不分男女,大家都坐在同一間教室裡上課— 這種做法在阿富汗相當罕見,薩馬斯特也頗為自豪。

薩馬斯特今年7 月赴墨爾本探親,目前暫時滯留澳洲。他對國內的情況甚感憂心,因為阿富汗再次回到神學士的統治,包括音樂學院跟音樂家的未來都充滿了不確定。薩馬斯特說,他們的夢想、希望與靈感都將因此破滅。在音樂學院所在的喀布爾也淪陷後,薩馬斯特立刻要求所有人返家。據校方人員通報,神學士一直在尋找薩馬斯特的下落,甚至三度前往他在喀布爾的住處。

BBC 說,薩馬斯特意外地再次流亡海外,也成為阿富汗這波「 人才外流」的一員。因為這個國家教育程度最高的人, 因為神學士的復歸大批逃往國外。薩馬斯特雖然關心他的學校與學生,但他也說:「 只有當我被允許做我過去13 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把我的知識與技能傳授給阿富汗的兒童和青年,我才會回到阿富汗。」

對於神學士是否會允許阿富汗擁有音樂,曾在2014 年經歷自殺炸彈攻擊、甚至因此一度雙耳失聰的薩馬斯特悲觀看待。不過他也鼓勵阿富汗的音樂人不要放棄,「 不要放棄你們的聲音。唱歌、玩耍、繼續做你一直在做的事情」,薩馬斯特更呼籲國際社會挺身支持阿富汗的音樂跟音樂家,不要讓這個世代的阿富汗人再一次失去音樂.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1801期

本文摘錄自‎

神學士2.0更寬容?阿富汗淪為「無音樂國度」

新新聞

2021/第18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