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物價都已經漲過一輪,為何官員還是堅持台灣沒有通膨?

萬物齊漲,「通膨」儼然已經成為今年以來的主旋律,不僅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陣陣波瀾,也讓市井小民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雖然主計總處堅稱台灣目前並沒有通膨現象,但是看在荷包不斷縮水的民眾眼裡,這樣的描述恐怕和日常經驗有著不小落差,甚至只想知道,「現在到底還剩哪些東西沒漲?」

去年以來,國內物價其實已經漲了一輪,這股漲勢延續至今,首季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令人對於通膨壓力更加有感。根據最新統計,今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38%,連續兩個月衝破3%,剔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以及外食費、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等項目漲幅,也都創下多年新高。
9成物價上漲 三分之一項目漲幅超過5%

觀察今年4月368個查價項目群,扣除棗子、火龍果、櫻桃、荔枝及柿子5項當月非屬產季水果,共有313項比起去年同月上漲,權數合計90%,另有11項持平、39項下跌。

也就是說,市面上食、衣、住、行、育、樂等高達9成的商品、服務價格上漲,在此之中,56項漲幅超過10%,65項漲幅介於5%至10%,其餘192項漲0%至5%。

如果是從今年1月至4月來看,只有45項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其中僅3項跌幅逾5%,跌幅由小到大依序為其他補習費、人身保險、飲用水設備、一般書籍、火車票、音樂學習費、苦瓜、豬內臟、茶具、桃子、菇類、巧克力、一般眼鏡、衣服清潔劑、蛤蜊、婚喪喜慶費用、其他電訊服務費(電話裝置費、網際資訊網路設定費等)、照明燈管及燈泡、高粱酒、兒童內衣褲及其他(內衣褲、泳衣褲等)、家庭用電、衛生棉、奇異果、冬瓜、沐浴用品、童鞋、礦泉水、產物保險、芒果、男褲、茶葉(粉、包、精)、童上衣、米、鹽、甘味調味料、燈具、燈飾、家用音響產品及影碟機,上述品項跌幅均不到2%。

其他保健食品(卵磷脂、蜆精、酵母粉等)、釋迦、玩具、網際網路費、糯米等跌不到3%,青蒜跌3.19%,行動電話、蒜頭和其他蔬菜(菜豆、南瓜、辣椒等)跌幅則相對顯著,分別為6.39%、9.49%及10.05%。


▲近期新台幣匯率持續探底,外界憂心進一步引爆輸入性通膨,後續物價恐怕還有得漲。(盧逸峰攝)

比起歐美 台灣物價漲幅相對溫和

既然以全面性、持續性、顯著性等條件檢視,這段期間的物價漲勢範圍廣、時間長、幅度大,為何主計總處還是認為國內仍無通膨現象?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相較於通縮(deflation)有著「持續兩季下跌」的明確定義,通膨(inflation)並無放諸四海皆準的衡量標準,近期國內確實承受較高的物價上漲壓力,但是比起於歐美國家還是相對溫和,「你也不會擔心今天不買,隔天價格就漲上去。」

然而,國內民眾承受高於往年的物價壓力、實質購買力下降,此也是事實,並不會因為國外物價漲比較多而有所改變,想要藉此說服「沒有通膨」,恐怕難以獲得普羅大眾的認同。

官員坦言,CPI統計是所有家庭購買消費性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平均情況,由於大家購買的內容及頻度不同,而且可能差異懸殊,所以每個人對於物價漲跌的感受與指數變動常有落差,這是各國皆然的現象,例如食物類價格短期波動劇烈,多數家庭感受深刻,但對久久才買一次的車子、3C產品價格變化就常忽視。

若按購買頻度而言,「每月」至少購買1次者,4月年增率高達7.14%,主要受到蔬菜、油料費、水果及外食費分別上漲27.70%、14.92%、13.74%及5.56%影響,「每季」至少購買1次者漲3.98%,「每季購買不到1次」者漲幅僅有2.12%。
你的通膨不是我的通膨

除了購買頻度,有錢人和窮人的消費結構也不盡相同,低所得家庭的食物類支出占比較高,在這波物價噴漲的局面,處境無疑雪上加霜。

對照「所得層級別物價指數」,4月低所得家庭CPI年增3.64%,1月至4月CPI年增3.06%,雙雙高於整體平均的3.38%、2.95%;反觀高所得家庭,4月CPI年增3.18%,1月至4月CPI年增2.88%,比起整體平均還低,這些數據正是「你的通膨不是我的通膨」最佳寫照。

值得注意的是,4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15.07%,寫下半年來新高,其中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飆漲18.66%,更是1980年11月以來新高。面對近期持續探底的新台幣匯率,外界憂心進一步引爆輸入性通膨,後續物價還有得漲。

官員表示,國內廠商進口後再賣給消費者,通常以新台幣計價,近期成本壓力確實增加不少,但會不會就此轉嫁仍有待觀察。官員說明,物價是市場供需拉鋸的結果,售價除了考慮成本,還會考慮「競爭力」,有時候寧願犧牲部份利潤,自行吸收成本,也不希望流失太多客群,未必會直接反映在物價上。

如果從CPI月增率來看,似乎也有那麼一點轉折跡象:美國、歐元區與台灣的3月CPI,月增分別為1.2%、2.4%與0.8%,4月雖然還是上漲,但幅度已經轉趨收斂,月增率分別為0.3%、0.6%和0.4%。

根據目前主要機構預估,物價漲勢將於今年第2季觸頂,下半年可望逐漸回穩;至於主計總處對於經濟成長率、物價情勢最新展望,靜待5月27日國民所得評審會將見分曉。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2022/5月 第1838期

本文摘錄自‎

9成物價都已經漲過一輪,為何官員還是堅持台灣沒有通膨?

新新聞

2022/5月 第18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