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地圖首次出現流求,是指臺灣?還是琉球群島?

1908-1266年

中國古地圖首次出現流求 是指臺灣?還是琉球群島?抑或兩者皆是


1870年法國漢學家聖第尼侯爵首次提出《隋書》中的「流求國」為臺灣與琉球群島的合稱,之後,百餘年來中外學者為此爭論不休,迄無定論。伊能嘉矩認為《三國志》中的「夷洲」就是《隋書》中的「流求國」,且之後的「流求」、「琉求」、「瑠求」、「琉球」皆指臺灣,甚至提出「琉球」一詞語出臺灣平埔語,但他所舉的例證十分牽強,說服力不足。中國史書中的「流求、琉求、瑠求、琉球」,究竟起源於何時?什麼意思?屬於何種語言?或許從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圖集《歷代地理職掌圖》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
館藏地點│北京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出 處│《歷代地理職掌圖》
繪 製 者│稅安禮
繪製年代│北宋元符年間(1098~1100)
繪製方式│手繪
印製形式│雕版墨印
地圖尺寸│23×32 公分
相關地圖│1《. 唐十道圖》,北宋元符年間(1098~1100)2. 《輿地圖》,南宋咸淳元年~2年(1265~1266)

▲圖1│本圖出自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圖集《歷代地理職掌圖》,而且也是最早標示「流求」位置的地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於圖中中國大陸東方海面上標示的地名並非全是島嶼,而且相關位置不但談不上精確,甚至錯位得十分離譜,所以此圖東海海面上標示的地理名稱,只能說明宋人所認知的海外地理概念,並非精確的地理位置。因此我們無法依圖上的相關位置斷定「流求」究竟是不是臺灣或琉球群島。

但是參考相關的文獻、史書,還是可以印證《隋書》所提到的「流求國」應該是位在中國大陸東方的海面上,再配合「流求」、「琉求」、「瑠求」、「琉球」等同音異字地名的流變,勉強可以得出「流求」或「流求國」有可能是臺灣和琉球群島總稱的推測,這應該是《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最重要的價值之一。

扶餘:位於中國東北的古國,為扶餘人所建,後為高句麗併吞。

倭奴:可能是指日本,但圖中已經標示了「日本」,故「倭奴」便不知所指。

毛人:唐代韓愈的文章曾提到毛人,《太平御覽》、《山海經》稱為毛民國,距臨海郡(浙江臨海市)東2000 里。大陸學者徐曉望認為「毛人」、「毛民國」應該是指日本沖繩縣,因為不但地理位置相近,而且沖繩原住民為愛奴(阿奴伊)人的一支,體毛偏多,極可能被稱為「毛人」。

昌國:可能是浙江省定海縣。

蝦蛦:日本人稱北海道、庫頁島上的愛奴(阿奴伊)人為蝦蛦,因其體毛偏多,像蝦子的鬚毛一樣。愛奴、阿奴伊都是蝦蛦同音異字的音譯名稱。1854年出版的《日本輿地全圖》將北海道標示為蝦蛦、東蝦蛦和西蝦蛦,庫頁島為北蝦蛦,而此圖中的「蝦蛦」卻標示在「日本」、「流求」之南,令人不解。

三佛齊:又稱室利佛逝,是東南亞民族所建立的印度文化古國,發源於蘇門答臘島的巨港附近。

占城:《新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均曾記載,占族人在越南中部建國。



琉球是現今華人世界對日本沖繩縣的通稱,然而7~13 世紀的中國史籍,如《隋書》、《宋史》,與古地圖上的「流求」、「琉求」、「瑠求」等類似「琉球」之島名、國名,和現今華人口中的「琉球」有關嗎?

自1870 年法國漢學家聖第尼侯爵(d’Hervey de Saint-Denys)首次提出《隋書》中的「流求國」為臺灣與琉球群島的合稱之後,歷史學者對「流求」究竟指的是臺灣?還是沖繩?抑或包含兩者?百餘年來爭論不休,迄無定論。過去學者對「流求國」的爭論,主要是依據文獻上的記載,本文結合古地圖上的標示,希望另闢蹊徑,驗證「流求國」與臺灣、琉球群島的關係。

「琉球」名稱是明代以後才確立的

中外古地圖、史冊中的「流求」、「琉求」、「瑠求」、「琉球」、「Leqvios(琉球)」,甚至「大琉球」、「小琉球」、「Lequio Pequeno(小琉球)」不但和琉球群島有關,和臺灣也有密切的關聯。如今,「琉球」和臺灣扯得上關係的,只剩下屏東縣的小琉球鄉。

小琉球嶼在荷蘭時代的地圖上標示為’t Goude LeeuwsEyland,意譯為「金獅島」。荷蘭時代的古地圖上同時還註明,「金獅島」上的原住民稱為Lamey。那麼Lamey、「金獅島」又是什麼時候改稱為「小琉球」的呢?根據康熙23 年(1684)版的《福建通志》記載,清政府剛將臺灣納入版圖,便將Lamey 稱為「小琉球」。中國人很可能並不知道Lamey 曾被荷蘭人稱為「金獅島」,而一直以「小琉球」稱呼Lamey。

中國人以「小琉球」稱呼Lamey 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為在明代的文獻中,「小琉球」通常是指整個臺灣島,而非僅僅局限於屏東縣的小琉球鄉。中國人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將Lamey 稱為「小琉球」的呢?而琉球群島和小琉球鄉是否有淵源?目前並無文獻足資證明。

「琉球」成為琉球群島正式的國名、地名是在明代之後。洪武年間(1368~1402)琉球群島中的中山國開始向中國進貢,此後的中山王都由中國政府派遣使者冊封,中國也以「琉球」作為中山國的正式稱呼,「流求」、「琉求」、「瑠求」等異字名稱便在官方文書中被「琉球」取代。由此可見「流求」、「琉求」、「瑠求」與「琉球」是一脈相承的關係。

到了清末,長崎薩摩藩逐步控制了琉球群島,將其稱為琉球藩,但仍允許琉球國王向中國朝貢。根據1870 年代之前日本官方出版的文書、地圖顯示,日本政府與民間社會一直以「琉球」這個中國式的地名稱呼琉球群島。

直到1872 年,在未知會清政府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悄然廢除琉球中山國,改琉球藩為沖繩縣。此後「琉球」之名在日本官方文件、地圖中一律以沖繩取代,但「琉球」之名卻在華人世界中頑固地保存了下來。

「流求」是臺灣還是沖繩,在明代之前可能沒有嚴格的區分

Okinawa 是漢字「沖繩」的日語訓讀,與琉球無關,而日文中的「琉球」二字是以漢音發聲。由此可見日文中的「琉球」二字源於中國,並非日本固有的名稱。但中國史書中的「琉球」又是從何而來?「琉球」應該源於「流求」、「琉求」、「瑠求」等古代稱呼,而「流求」、「琉求」、「瑠求」應該也是漢語的音譯地名,和中土無關,其究竟起源於何時?什麼意思?屬於何種語言?

這些問題至今仍然無解,不過1870 年法國聖第尼侯爵另闢蹊徑,首先提出《隋書》中的「流求國」為臺灣與琉球群島之合稱。此後,中外學者為此爭論不休,迄無定論。其中,日籍學者伊能嘉矩認為「琉球」一詞語出臺灣平埔語,但他所舉的例證十分牽強,說服力不足。

現在我們能確定的是,在明代之前,中國史書中的「流求」應該是指中國大陸閩、越之東,日本之南的海上島嶼,可能包括臺灣和沖繩,因為當時中國官方並沒有嚴格地區分兩者。硬要區分兩者,可能只是被現在的國界、地理概念所制約,而產生的慣性思維;漢語將沖繩稱為琉球,其實也是華人的慣性思維。

伊能嘉矩的「一脈相承」論點,史料無法證明

中國史書中,較早出現「流求」之名的是《隋書.東夷列傳》:「流求國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大業元年海師何蠻奏:『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稀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里。』三年,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訪求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因到流求國,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流求不從,寬取布甲而還。時倭國使來朝,見之曰:__『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帝遣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擊之,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鼊嶼,又一日便至流求。稜將南方諸國人從軍,有崑崙人頗解其語,遣人慰諭之;流求不從,拒逆官軍,稜擊走之,近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在均時而還,自爾遂絕。」

隋代的建安郡治在今天的福州,轄區相當於整個福建省。「當建安郡東」可能是琉球群島,也可能是臺灣,更可能是兩者的合稱。如果正常航程「水行五日而至」的話,臺灣的可能性就不高了。因為從福州到臺灣,正常的情況下頂多一個晝夜就到了。不過這也只能說明何蠻、朱寬所至之處可能不是臺灣,並不能否定臺灣不是「流求國」的一部分。

至於從「義安浮海擊之」的義安是廣東潮州,依正常航程判斷,也不能說明其所至之地為臺灣。《隋書》中並沒有提到「流求」之名的由來。

伊能嘉矩在《臺灣文化志》上曾將《隋書》中記載「流求國」的風俗民情與《臨海水土志》的「夷洲」,兩者列表比較,其目地似乎是企圖將三國時代的「夷洲」和《隋書》中的「流求國」掛勾,以作為中國史書對臺灣地理認知「一脈相承」的敘述源流。這種企圖似乎比中國學者更加「中國」。

伊能雖然竭盡所能地引經據典,最後也不得不承認:「……所謂流求、琉求、瑠求、琉球,並不能斷定單指今之琉球,同時亦不能認為是專指臺灣之演變。」

但是根據《元史.列傳九十七.瑠求》中兩次遠征瑠求的記載,似乎可以認定元人所說的「瑠求」應該就是現在的臺灣。因為這兩次征伐「瑠求」都是從離臺灣最近的泉州和澎湖出發。這是歷史文獻中少數較能說明明代之前的「流求」與臺灣有關的例證。


▲圖2│《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嶋之圖》,日本江戶時代天明5年(清乾隆50年,1785)
本圖為日本仙台人士林子平所著《三國通覽圖說》之附圖,圖中將琉球國分中山、山北、山南三省,臺灣為臺灣、諸羅、鳳山三縣。過去日本官方文件、地圖中一律以「琉球諸島」稱呼琉球群島,直到清末日本的長崎薩摩藩逐步控制了琉球群島,才將其改稱為琉球藩,但仍允許中山國王向中國朝貢。1872 年在未知會清政府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悄然廢除琉球中山國,改琉球藩為沖繩縣。

幾乎可以推斷《唐十道圖》中的流求國就是臺灣

明代之前的中國地圖,記載「流求」的有三幅。分別是《歷代地理職掌圖》中的《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圖1)、《唐十道圖》(圖3)以及南宋咸淳年間出版的《輿地圖》(圖4)。

《歷代地理職掌圖》現藏於北京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根據考證是蜀人稅安禮所編撰。《歷代地理職掌圖》成書年代大約是北宋元符年間,相當於西元1098~1100 年。南宋淳熙12 年(1185)趙亮夫根據《歷代地理職掌圖》增訂圖幅,重新出版,之後明代也有新刊刻的版本發行。

《歷代地理職掌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歷史地圖集,全書共收錄44 幅地圖,內容包含從傳說中的帝嚳到宋代的歷代地圖,每一幅都有簡要的文字說明,《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唐十道圖》是其中的兩幅。《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可視為宋代的疆域圖,此圖在中國大陸的東方海域標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如東海、扶餘、倭奴、日本、毛人、昌國、流求、蝦蛦、三佛齊、占城、闍婆等等。這些地名有些可考,有些就不知所指為何了,如東海、倭奴、毛人等。《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中島嶼分布的位置相當紊亂,例如蝦蛦(可能是北海道或庫頁島)在日本的南面,三佛齊(馬來亞巨港)則在福建的東面?有些學者還在糾結,為什麼流求(臺灣、琉球)的東面會出現一個「昌國」?糾結這些疑問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對臺灣而言,此圖的重要性是在於「流求」的出現與其相關位置的標示。

《唐十道圖》顧名思義是唐代的全國行政區域劃分圖,圖中標示中國大陸東方海域上的海島比《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準確一些。《唐十道圖》和《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同樣出自《歷代地理職掌圖》,《唐十道圖》應該是宋代的編者根據唐代的地圖或者文獻資料所繪製的。

《唐十道圖》在中國大陸東方海域上所標示的地名,除了「流求國」之外,和《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完全不同。且此圖東方海域上所標示的地名,相對於《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位置比較準確,而非像《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僅僅是唐人所認知的海外地理概念。《唐十道圖》應該是依地理位置,盡可能地準確標示,而根據圖中所標示的相對位置,幾乎可以認定「流求國」就是臺灣。

但是像伊能嘉矩那樣,將《唐十道圖》中的高華嶼、鼇龞嶼說成是澎湖的花嶼與圭鼈嶼(澎湖本島),那就純屬臆測,毫無依據了。比對《唐十道圖》和《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我們應該可以進一步推斷「流求國」很可能指的就是臺灣,這是《唐十道圖》最重要的價值之一;此圖的可信度應該超過《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

另一幅標示出「流求」的中國古地圖,是南宋咸淳元年~2 年(1265~1266 年)的石刻地圖《輿地圖》,其中中國大陸東方海域海島的標示模式和《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十分相似,所以《輿地圖》很可能參考了《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或者兩者參考了一個共同的「母本」。

西方國家第一次在地圖上標示「流求」(琉球)是16世紀之後的事,很可能是從中國海商那兒聽來的。所以《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唐十道圖》以及《輿地圖》在地圖文獻上的重要性是:最早以地圖的形式標示出「流求」的位置,而「流求」和現在的臺灣、琉球群島應該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閱讀完整內容
被誤解的台灣古地圖:用100幅世界古地圖,破解12~18世紀台灣地理懸案&歷史謎題

本文摘錄自‎

被誤解的台灣古地圖:用100幅世界古地圖,破解12~18世紀台灣地理

陸傳傑

由 野人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