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數字—從小開始的美好邂逅


我和金錢的關係,一開始並不是陽光燦爛。

差不多是幼稚園的年紀,當時家裡開雜貨店有時需要資金周轉,媽媽在需要向親友借錢時,有時會帶著我一起去。

開口借錢時聽到的話想必不會太好聽,那麼小的年紀也聽不懂那些話真正意思是什麼,到底會有多傷人。但是看到媽媽的表情,就知道不會是好話。

小孩子都想保護媽媽啊!所以,長大以後要成為有錢人,也是我從小立下的目標。雖然,我也不知道有錢人的定義是什麼,也不知道到底要有多少錢才算有錢人。

這是我的第一口金錢的滋味。

像我這種五年級後段班的人,出生時台灣經濟條件還不佳,貧窮是常態。但大人忙著張羅生計,身為老么的我,就被送到離家裡有幾戶距離的姨丈公、姨婆家居住。

1912年生的姨丈公差一點就是清朝人了,經歷過日治時代的他,和傳統日式家長威嚴難親近不同,至少對與他相差50多歲的我,相當疼愛。閒暇無事時,他最大的休閒娛樂,就是騎著「孔明車」載著我到菜市場、廟口或公園玩棋。當時我大概3歲左右,個性特別內向害羞,據說當時可以安安靜靜地一蹲兩、三個小時,看大人下棋。

看著看著,沒想到棋路竟然就記在腦海中。第一次贏棋時,還不到5歲,大字不認識幾個,輸棋的老人家認為我是矇到的。再下一盤,我還是贏了,贏得廟口小棋王的封號。

下棋的好處是培養定性,這點我做得很好。還有贏家策略和抽象圖樣的思考,先了解遊戲規則後,用最簡單的步驟快速贏得勝利,這種思維也讓我終身受用。

從小看姨丈公「好像無所事事」,看看報紙翻翻書,偶爾打打零工賺點小錢,日常省吃儉用愛喝汽水,日子一派悠閒。這成了我42歲以後的生活型態,真是潛移默化到不可思議的程度。長大後,才知道姨丈公是水果的包商,全台到處包工程,忙完一季賺很大,難怪可以從容過日子。

生意囝仔

拚經濟的時代,大家都是能拚就拚,我家前門賣麵包和雜貨,屋後則是麵包烘焙場所,麵包最大宗的是出貨到學校。上小學後,麵包生意愈來愈好,父母親從早忙到晚,住在姨丈公家的我,小學二年級起放學也是先回到家當小童工幫忙做麵包,晚上才回姨丈公家睡覺。

製作麵包只要簡單的麵粉、水、酵母,就能產生好多的變化。我不知道後來我對化學的興趣,和從小看麵糰發酵長大有沒有關係,但烘焙的確是一門學問。

我從小二開始做麵包,到中學之後就發現自己沒興趣,在家裡只幫忙包裝和裝箱這些簡單的事情。太太有時會調侃我當初為什麼不接麵包生意,自討苦吃另闢蹊徑,家裡將配方與市場拱手讓人。不然以當初家裡奠定的基礎,接班大有機會成為麵包大亨。

其實,這其中有另外一個故事,就是做生意要送紅包這種不好的回憶。

販售雜貨是家裡另外一份收入,菸酒是公賣品需要牌照才能販售,我家也有。身兼多職的父母常忙不過來,小小個子的我,被派去菸酒公賣局批貨。一開始,媽媽帶我去幾次了解運作情況。自己出任務時,媽媽會先寫購物清單給我,還會打電話先通知工作人員,預防我出紕漏。我負責到公賣局下單,之後公賣局會送酒到家裡來,香菸有時要自己拿,有時他們會幫忙送。我是最小的買家,大約小學2年級的年紀,去了幾次櫃台工作人員都認識我,也知道我要買什麼,任務很快就上手了。

以前老家的雜貨店,幾坪大的店面立著幾座鐵製的貨架,一格一格地分別陳列罐頭、醬油、醬瓜、衛生紙、糖、菸酒等雜貨。客人來時,我就攀爬上鐵架,為客人取貨。過年前大掃除,媽媽則會要我把架上的東西全部清點一次,避免囤積太多貨物或發生缺貨的情況。

收錢找錢,鈔票銅板在我手上進進出出,我愛賺錢。

當過兵的人都會知道,上野外課程時,總是會有「小蜜蜂」賣東西,解決阿兵哥口腹之慾。小蜜蜂能夠精準行銷找到客戶,並小賺一筆。農曆過年,天微亮時父親會載我去熱門景點搶位置,擺攤位做小買賣,然後我會忙一整天,賺些額外的壓歲錢。有幾次的過年過節,媽媽要我批發鞭炮來賣,我也會到公園去兜售,賺點外快。後來法律修改了,除非有先經過核准,否則不能在景點和公園內販售物品,再也不能燃放鞭炮,才使我這門高獲利的小生意提前結束。

我的父母親日夜拚命付出勞力攢錢,最後投資失利散盡一生財富;而姨丈公淡薄悠閒過日子,身故後還留下財產和一間好房子。這兩種不同的典型對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雖然40年多前沒有《富爸爸,窮爸爸》這本超級暢銷書,我年輕時像父母拚命賺錢養家,但中年後,選擇姨丈公的樂活型態。

家庭財務小幫手

和數字真正的交手,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幫家裡申報營業所得稅和個人綜合所得稅。這麼複雜的事情,小三的學生怎麼學得會?

需求創造供給,真的遇到了,摸索就是了。媽媽派給我報稅任務,因為年紀小反而沒有心理障礙,並不覺得這件事有多難。

報稅季節有工讀生幫忙民眾報稅,工讀生是高職建教合作的學生,她們畢業後有高機率會進入稅捐稽徵處上班。

工讀生很親切,小姊姊解釋老半天,我也是迷迷糊糊的,還好她們很有耐性地畫圖和寫字說明來幫助我理解,讓我知道哪些「會計項目」要填在稅單的哪個位置。

我將工讀生姊姊教我的武功祕笈留著,當成報稅時的「工作底稿」。最後我把這些數字當棋子,表格當棋盤,一個一個填進去,報稅變得很簡單。不過,我填一份交差完成營所稅申報,雖然可以正確地完成任務,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幾年後,稅制改變了。家裡店面免用統一發票,營所稅由稅捐稽徵處開立定額繳稅單,直接繳稅就可以了。小商店不用特別申報,省了一件年度大事。

現金宅急便

有時媽媽起會當「會頭」,「會腳」標到會之後,要將錢收齊後送給當事人。媽媽忙時,就讓我去送錢,騎著大人的孔明車(腳踏車騎士座椅和手把間有橫桿那種,橫桿上可以載一個小孩),小孩騎大車時就必須穿過這橫桿,用這種「歪歪斜斜」奇特的騎車方式,把錢送到會腳府中。

不知道是當時民風純樸還是運氣好,運鈔任務沒有出過差錯,但每次要送的會錢大約是10萬到30萬元現金,當時都可以買下房子了,是一大筆錢。

起會、跟會、標會是當時很興盛的地下經濟,有資金需求時起會,跟會當儲蓄賺高一點的利息,我見過幾次家裡跟會被倒會,損失不少。會腳倒會拿錢跑人,會頭要負起完全的賠償責任,我覺得「跟會」這種理財方式完全不可靠。

金錢的黑暗面

前面提到,我不想做麵包生意,因為主要往來對象是學校機構,漸漸競爭很激烈,學校主事者又主導生殺大權,過年過節難免要送禮。有時我必須去送禮物,禮盒裡含有現金,而且現金也會有一定的行情,少了還不行。

對於還是高中生的我來說,真是矛盾又衝突。師生每天都在禮義廉恥的標語下生活,一邊高喊道德標語的師長,一邊伸手收賄款,實在很荒謬。送禮笑臉迎人還要看人臉色,即使年紀不大,還是很不舒服。

我記得大概學齡前到小學時,逢年過節街上舞獅舞龍迎財神,會向商家討個小紅包大家喜氣過年節,無可厚非。但當時有「號稱」稅務機關的人跟著出來,「強行」收紅包,這種強迫性的不樂之捐,一條街收下來,也不少錢,這可能是少數害群之馬的個人行為,詢問大人得到的回應都是「囝仔有耳無嘴」,我也無力求證他們的真正身分。

這讓我長大後特別厭惡這樣的事情,我不幹這種事,連諂媚都不想。但這種脾氣遇到一些社會潛規則,會吃很大的虧。

從小喜歡當錢鼠

我喜歡聞「新錢」的味道。我零用錢和壓歲錢不多,一段時間後就到郵局存起來。小時候的郵局櫃台很高,我搆不到,所以我得像「蜘蛛人」一樣,攀爬掛在牆角落,等著存錢。每次過年時,都會問媽媽,何時可以去郵局存錢。每次都要等好幾天,迫不急待地等過年後郵局上班日。

基本上,我的錢只進不出,但總有人會甜言蜜語來借錢。有時還會付利息,但最後都是血本無歸,本金一毛錢都拿不回來。所以,如果有錢的話,我也不想借別人錢。我學到,如果有錢的需求,和銀行往來就好,不要造成自己和別人的困擾。

國中開始勤念書

也許從小就要接觸數字,引起我對數字的興趣,或者是因為我對數字有興趣,所以樂於接觸數字的運用。這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謎題,我不知道答案。但可以確定我就是喜歡數字,國中時為了解數學題目我還自己買了一套書來算,這些書的內容學校不教,考試也不會考,就是自得其樂。

國中「考上」私立天主教學校,每學期大概5,000多元的學雜費,而公立學校不到200元。雖然家裡經濟條件改善許多,但開學註冊時,家裡那麼多小孩讀私校,也是一大筆負擔,有時媽媽會帶著我去借錢周轉。

校園內看到「有人被釘在十字架上」,就知道這間學校對功課的要求不是玩假的。自認數學還不錯,不過,學校數學考試卻常達不到老師要求的100分,常常被打。被打著打著,第一學期就拿到獎學金了。

第一次因為成績表現好領取到獎學金,朝會被公開表揚。獎金放在薄薄紅包袋,透過指尖摸著,幾乎可以摸出厚度,幾百元吧,但當時那種被肯定的感覺,好像日後上班拿到年終或分紅也沒那麼爽。而且是生平第一次成績被肯定,之後就開竅了。

股市人頭戶

高中如願考上第一志願,但有件令我難忘的事便是高一時的智力測驗,也是這輩子唯一做過的一次。當時的測驗我寫得不順手,119的智商成績大概算中等吧。當時化學老師曾說,全台灣平均最高的學生是北一女,其次是建中和師大附中,平均智商大約130左右。他更提到119和120有門檻的差別,119和120的人生成就也會有極大的差異。就好像59分和60分的差別,59分就是死當沒救,60分就是及格畢業。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唬爛的,但我記在心上,後來看到「北、建、附」畢業的,總是另眼相看,打從心裡佩服他們是人生勝利組。

20年後,才聽到巴菲特說:「要從股市賺大錢,只需要一般人的智商100就夠了。」這時候的這句話才真的安慰到我。

高中時,家裡經濟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1986年,我上高二,股市還在大約加權股價指數900點左右的價位,全民炒股變成全民運動,我家人也不例外。那時我成為家人的股票抽籤戶頭,開證券戶的主要目的是要抽籤,中籤機率雖低但獲利高。

我父親那時在股市很容易就賺到大錢,也變得輕忽。有時我看完技術分析後,叫他要保守以對,常和他不同調。

家裡有訂閱解盤老師的會員文章,成為股票主要的訊息和知識來源。每天我會花一些時間去看明牌,看seafood怎麼解盤。如果看到好的潛力股想買,就會先尋求媽媽的同意。雖然戶名是我的,但錢是她的,小買幾次試身手,都小賺。

北上補習重考一年

高中就讀第一志願的數理資優班,成績普通,班排10多名,不過化學和數學是我的強項。第一次參加聯考是1987年,大學聯考前一天,幾乎天亮才睡,頭腦一直轉,停不下來。第一堂考試數學失利,雖然第二科化學是高標,總成績很爛,決定重考一年。

我和高中同學相約北上補習,3個鄉巴佬一起在台北租房子,一起讀書。一直在南部生活的我,這個變動讓我體驗到城鄉的差距。帶著破斧沉舟的心情,很拚命地K書,也常拿到補習班的獎學金。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南陽街、重慶南路,是補習街也是書局林立的書店街。教科書讀悶了,就到書局翻書買書,培養出閱讀的習慣。

開始補習後,我每天記帳記錄花費,累計下來,補習1年補習費、房租、生活費和買書的錢,總計花費9萬多元。

第二次聯考本來想要在台北報考,當時想要省錢,考前一個月回到南部家裡,結果和家人的作息扞格不入,這一個月時間幾乎在夜夜失眠的狀態。聯考前一晚睜眼到天亮,歷史重演,而且成績更難看了。

一試定生死的聯考年代,我連跌了兩跤。國中和高中,全校都是公的,我度過了6年的和尚生活。這一次我認了,就填一個風光明媚、美女如雲的學校吧!

F.I.R.E.練習題:

1.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嘗試著和自己對話。

2.練習列出哪些小時候的行為模式,影響一生?閱讀完整內容
人生五張表,你也可以FIRE

本文摘錄自‎

人生五張表,你也可以FIRE

吳家揚

由 今周刊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