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讀能力不只用在國語科目上
首先,「國語」科目存在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相當深奧吧?
通常最先會想到的是,為了學習識字、能夠閱讀和書寫、能夠說話。即便語言和文字不同,但人都需要這些能力,因此,任何國家都有相當於「國語」的這一門科目(有些國家稱為「語言」)。除此之外,我們在國語課上還會學到一種能力,稱為「解讀」。
日本的情況是這樣的。關於「國語」科目的宗旨,在二戰前,從歐洲傳來的「國語主要是對文章進行解釋」一觀念蔚為主流,但到了戰後,由於受到美國的影響,政府以「國語是兒童進行活動時的工具」觀念為基礎,首次制定了國語的教學大綱。直至今日,美國人仍會藉國語課程教導孩子寫筆記和做報告;而在日本,也曾一度討論「國語科結合社會科」這個教學議題。
後來,由於過度偏重應用的教學內容引發批評,於是又逐漸走回了以解釋文章為主的老路。就在許多老師及學者們各有主張地展開激辯的過程中,國語教學方法得以修正並逐漸進步。
我個人認為,國語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共同生活的力量」。
或許有人會說,那其他科目不也一樣嗎?但我想表達的是,「解釋」這個動作是活動的基礎,而人們就是一起活動、一起生活的。
筆記和報告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人們直接或間接地一起活動。閱讀者會對筆記和報告進行解釋,然後連結到下一個活動。就像這樣,人們會對作為活動工具的筆記和報告進行解釋,對其他事物也一樣——說到底,對各種事物進行解釋,就是為了方便人們一起活動。
光收集資訊再分析是不夠的,重要的依然是「對資訊的解釋」。只有透過解釋才能產生啟示,進而據此做出決策,如此一來,工作才得以推進。
解釋資訊和分析結果,就是在進行「讀解」。讀解什麼呢?例如: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內容所指示的狀況或未來趨勢、之所以變成如此狀態的原因……。
此外,工作通常也是由多人一起進行的。雖然有些工作可以一人單獨完成,但如果考慮到還有與客戶的互動,從頭到尾都只由一人單獨完成的例子可能不多。既然必須多人一起進行,互相理解就十分重要,我們不僅要去理解對方、夥伴們的想法,還要進一步理解他們的立場、情感和動機。而理解其立場和情感等,就是在做「讀解」。
各位原本是不是認為「讀解」不過是國語課上的事,畢業之後就與你再也不相干了呢?
事實並非如此。在過去某些時代、有些地區,本來就將國語視為一種活動工具,即便現在,人們依舊很自然地對生活及工作進行各種解釋。換句話說,人們進行「讀解」的對象無所不在。
各位早已在工作上發揮你所培養出來的解讀能力了,重要的是,你還可以進一步提升這項能力。
2 我所接受的教育——結構學習
「日本兒童的閱讀能力正在下降」——這樣的新聞,曾在二○一八年的日本掀起軒然大波,起因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主辦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評比結果。這是一項針對全球十五歲兒童所進行的測驗,結果顯示日本兒童的「閱讀理解能力」排名大幅下滑,從前一次三年前的第八名退居第十五名。
雖然我並未參與國語指導工作,但我很清楚讀解力讓我受益匪淺,因此對這則新聞也感到相當遺憾。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結構學習」培養出我的讀解力。
很多很多年以前,在位於東京都府中市的「明星學苑明星小學校」裡,我不知不覺地與「結構學習」相遇。當時的國語課,給了三年級的我,一個全新的世界。
我們閱讀的文章,有時是教科書上的課文,有時影印自其他刊物。這些文章的每個段落都已經打上編號;我們必須將這些段落組成脈絡正確、有意義的片段,並用自己的話將每個意義片段的內容簡述出來。相信很多日本人都還有如此印象吧!
之所以說「全新的世界」,是因為我們會把這些段落排成像章魚腳那樣的圖示,或是用蹺蹺板的圖來表現段落之間的關係,有時還會用口語寫出故事主角或其他人物在某個場景中的心情獨白。仔細想想,當時的國語作業還真多。
我們也曾在班級會議中,討論如果忘了帶東西該怎麼辦?大家腦力激盪,提出好多對策,例如:「跟別人借」、「向老師道歉」、「假裝有帶,默默等待時間過去」、「笑著打馬虎眼」、「當場趕快做出來」等,然後討論每一種對策會衍生什麼樣的結果,再決定這些對策的優先順序並說明理由。
這樣的練習主要以國語課為主,但這不是我們國語老師獨創的,長大出社會後,我去北海道拜訪恩師,才知道這是從「結構學習」理論發展出來的;而且,早在二戰後就已經有人研究出這種方法,當時不只我的母校,全日本的公立學校都在實施這種教學方法。
要詳細說明「結構學習」,可能得寫滿一本書才行,因此我只想簡單提一下。簡而言之,結構學習就是「一種思考訓練:用自己的方式,有組織有條理地,從文章中解讀出作者的意圖」。
「結構學習」是戰後日本當時的文部省調查官沖山光所提倡的學習理論,起源於小學的國語科指導綱要,後來在全國結構學習研究會等教師研究組織中逐漸地發展開來。
「結構學習」以代表結構主義的瑞士語言學家斐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語言學說為基礎,從意義段之間的關係來解讀文章結構,然後進行解釋,並組織自己的想法。這套過程分成幾個階段,旨在實現「獨立閱讀」。
具體來說,日本的國語學習體系分為三個主要程序:「基礎學習」(漢字、熟語、語法、文法和朗讀)、「基本學習」(理解和表達)和「應用學習」。在最後的「應用學習」中,學生將自行進行調查、品味、評論並表達看法。「結構學習」將這套過程稱為「思考的獨立漫遊」,並將「基本學習」中的「理解」過程稱為「思維訓練」。此外,更明確指出這三大程序的十項操作步驟,以培養學生更開闊的思考能力,避免被侷限在狹義的解讀中。
順帶一提,這三大程序、十項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階段:洞察思考(預測學習)
①發現問題、②大塊分段、③洞察問題、④穩固問題。
●第二階段:分析、整合思考(要點的分段與標示重點學習)
⑤確認洞察的穩固性、⑥分析思考要點、⑦整合思考要點、⑧驗證。
●第三階段:決策思考(總結學習)
⑨確認洞察與分析整合思考的穩固性、⑩ 匯整成高階的洞察。
這樣寫乍看下可能很複雜難懂,但當然,我的恩師不會就這樣解釋給小學生聽,而是提供一篇整理過的文章,引導學生閱讀、品味,然後進行解釋。
第一階段:先為段落編號,將內容前後相關聯的段落整合起來;整篇文章分成幾個大段落後,大致掌握全章的主題。第二階段:根據這個主題整理出每個段落的要點,並以圖示呈現段落間的關係性,思考文章的結構。第三階段:掌握文章是以何種脈絡來回應主題,是否做出了結論。每一篇文章,我們都會花幾堂課分批進行這三大工程。
接著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以下面文章為例的教學方式吧。
建築之美
①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當中,建築物的美麗特別令人著迷。
②相傳公元七世紀初由聖德太子建造的法隆寺,便是其中之一。
③進入中門後,位於左側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古老且最美麗的其中一座寶塔。
④每一層屋頂所描繪出的優雅曲線、由下往上層層相疊且逐漸收縮的屋頂寬度、位在最上層塔頂指向天空的九輪與水環,這些無不讓人感受到高度的和諧之美。
⑤到了武士時代,日本各地開始興建城堡。保留至今的幾座城堡,讓人想起守護這些城堡和攻擊這些城堡的武將們,彷彿無聲地述說著武家的政治歷史。
⑥尤其姬路城以完整保留昔日風貌而聞名。
⑦大約三百六十年前建造的這座城堡,其白色牆面的天守閣與堅固的石牆線條,完全不同於奉祀阿彌陀佛的法隆寺五重塔,後者溫柔婉約,前者則散發出剛毅之美。
⑧不過,兩者共通的特點是:不過度粉刷和裝飾的簡約之美。
⑨這正是日本古來建築的特色。
⑩而日光東照宮又是另一種風格的建築。
⑪當時為了奉祀德川家康,幕府集結全國大名*的力量,精心打造出這座光華絢爛的東照宮,甚至因此誕生一句名言:「未見日光,勿言此生無憾。」
⑫尤其是人言看一整天也不會膩而有「日暮門」之稱的陽明門,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⑬紅色和金色的豔彩在深綠樹木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燦爛。
⑭樓門和牆上極其精緻的雕刻,彷彿見得到當時名匠的身影。
⑮這三座建築物各有各的美,建造目的也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我們國家† 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禮物。
⑯每次看到這些建築物,我都無法不對創作出我們日本人之美的力量,升起全新的感動與喜悅。
(摘自沖山光《學科上思考學習的開發》中的訓練資料,部分內容經過改寫)
①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當中,建築物的美麗特別令人著迷。
②相傳公元七世紀初由聖德太子建造的法隆寺,便是其中之一。
③進入中門後,位於左側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古老且最美麗的其中一座寶塔。
④每一層屋頂所描繪出的優雅曲線、由下往上層層相疊且逐漸收縮的屋頂寬度、位在最上層塔頂指向天空的九輪與水環,這些無不讓人感受到高度的和諧之美。
⑤到了武士時代,日本各地開始興建城堡。保留至今的幾座城堡,讓人想起守護這些城堡和攻擊這些城堡的武將們,彷彿無聲地述說著武家的政治歷史。
⑥尤其姬路城以完整保留昔日風貌而聞名。
⑦大約三百六十年前建造的這座城堡,其白色牆面的天守閣與堅固的石牆線條,完全不同於奉祀阿彌陀佛的法隆寺五重塔,後者溫柔婉約,前者則散發出剛毅之美。
⑧不過,兩者共通的特點是:不過度粉刷和裝飾的簡約之美。
⑨這正是日本古來建築的特色。
⑩而日光東照宮又是另一種風格的建築。
⑪當時為了奉祀德川家康,幕府集結全國大名*的力量,精心打造出這座光華絢爛的東照宮,甚至因此誕生一句名言:「未見日光,勿言此生無憾。」
⑫尤其是人言看一整天也不會膩而有「日暮門」之稱的陽明門,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⑬紅色和金色的豔彩在深綠樹木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燦爛。
⑭樓門和牆上極其精緻的雕刻,彷彿見得到當時名匠的身影。
⑮這三座建築物各有各的美,建造目的也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我們國家† 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禮物。
⑯每次看到這些建築物,我都無法不對創作出我們日本人之美的力量,升起全新的感動與喜悅。
(摘自沖山光《學科上思考學習的開發》中的訓練資料,部分內容經過改寫)
這是一九七○年以前小學四年級的教材,使用這份教材的授課紀錄還保留在出處《學科上思考學習的開發》一書中;裡面有兩名學生所繪製的「思考過程圖」(第三十三頁),他們分別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編號圈選了出來。
這兩名學生發表思考過程圖後,授課紀錄便正式開始。由於過程非常冗長,這裡僅簡要介紹結構學習的授課情況。繪製思考過程圖的兩名學生分別為「學生A」和「學生B」,其他學生雖然也都是不同的孩子,但全部統稱為「學生」,老師則稱「教師」。
教師:今天我們用A同學和B同學的思考過程來上課。請仔細理解他們的想法,然後跟自己的思考過程比較一下,有意見或問題請提出來。
學生:我想請問A同學。你把①~⑨統整為「簡約之美」,但是我認為「簡約之美」應該是②~⑨,①應該另外獨立出來比較好。
學生A:我認為①表達了「祖先遺留下來的各種文化遺產中,特別吸引我們的是建築物」這個意思,並將法隆寺和姬路城的美都歸為「簡約之美」,並因此深深吸引我們,所以我將①~⑨整合在一起。
學生:我認為A同學的想法有點奇怪。最開始的①是說「雖然有各種文化遺產,但建築物的美特別令人著迷」,從②開始才進一步描述這個美,所以我認為①應該抽出來,而不是納入②的統整裡面。
(省略,多數贊同)
學生A:聽了大家的意見後,我重新思考了一下,決定將①定為「建築物之美」,②~⑨定為「簡約之美」。
學生:把②~⑨統整在一起也沒錯啦,但②~④是在描述「法隆寺的和諧之美、溫柔之美」,⑤~⑦描述的是「姬路城的剛毅之美」,⑧⑨則是將②~④和⑤~⑦整合起來,表示兩者都是「簡約之美」。我覺得⑧⑨都是在說日本傳統建築的特色,應該可以歸為一個小的統整。
(省略)
學生A:我的思考圖現在也是分成幾個大的段落,當初就是考慮了那些問題後,才做成這個樣子的。
學生B:我也跟A同學一樣,一開始腦中想的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統整。
學生:因為⑩~⑪是「東照宮之美」的統整,所以我認為最好也做出「法隆寺之美」和「姬路城之美」的統整。
教師:A同學和B同學都是先在腦中形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統整後才整理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先從小小的統整開始,再順著整理成大的統整,這樣比較不會出錯。就像××同學說的,這樣做出來的統整,脈絡才會通順。
學生:我想問一下A同學。為什麼會把⑩~⑮歸納為「華麗之美」呢?我認為⑩~⑪描述的是「東照宮的華麗之美」,但⑮描述的是這三座建築物,也就是②~⑭的統整才對。
學生A:我弄錯了。就像××同學說的,⑩~⑭是在描述「東照宮的華麗之美」,而⑮中的「這三座建築物」指的是「法隆寺之美」、「姬路城之美」和「東照宮之美」,所以是我弄錯了。
學生:××同學和A同學都說⑩~⑭同屬一個大段落,而⑮是這個大段落的說明,但我覺得⑯也可以和⑮統整在一起。因為⑯的「這些建築物」就包含了這三座建築物,所以我覺得⑮和⑯可以統整成一個大段落。
(省略)
學生:我的看法有點不一樣。我認為⑩~⑭的統整說明是⑮,⑩~⑮的統整說明是⑯,因為⑯說「每次看到這些建築物」。
學生:我覺得不對。如果那樣的話,⑮的「這三座建築物」就很奇怪了。(省略)我覺得正確的分段是,②~④統整成「法隆寺之美」,⑤~⑦為「姬路城之美」,然後⑧⑨將這兩大段統整成「簡約之美」;接著,⑩~⑭描述了「東照宮之美」,再用⑮⑯的「這些文化遺產非常棒,日本人能夠建造出這些建築物讓人非常感動」來統整②~⑭。
學生:聽了××同學的意見後,我懂了。我認為他那樣分是對的…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