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就是享受與自己親密的對話

記得學生時期,下課時總是會跟同學結伴一起去上廁所,或一起去餐廳吃飯,若沒有人一起去,就會覺得怪怪的,好像有點孤單。

而在疫情期間,許多實體活動都轉成線上進行,我們變成常獨自對著電腦螢幕上課、開會或演講,有時候也會有點孤單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曾感到孤單過呢?


孤單的人不孤單

在二○一八年英國的一項調查研究中發現,有九百萬的英國人經常會感到孤單,甚至帶來國民健康與經濟上的損失,於是設立了「孤獨大臣」(minister for loneliness);日本則是隨著人口結構的老化,常見到新聞報導獨居者在家裡去世很久後才被發現,孤獨死的現象真的很令人感慨。二○二○年,隨著疫情造成的社會隔離,日本的自殺人數十一年來首度上升了,自殺死亡的人數,甚至是罹患新冠病毒死亡人數的二.五倍,而且大多是女性,還有中小學生,所以日本也設立了「孤獨事務大臣」來想辦法解決這項議題。可見在現今社會,「孤單」已經成為國家級的問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台灣也有針對孤單現象做出調查,遠見跟精神健康基金會分別在二○一四年與二○二○年合作了「孤寂大調查」。根據二○二○年的結果,發現有百分之四十四的國人經常覺得孤單寂寞,且比二○一四年增加了十二個百分點。換句話說,大家越來越感覺孤單了。

在這裡歡迎讀者猜猜,收入高者與收入低者這兩者誰會比較容易感到孤寂?根據上述調查,年薪在五百萬到一千萬這個族群孤寂感相對較低,而出乎意料的,年薪一千萬以上之族群孤寂感則較高。除了以薪酬來看,調查也以年齡層區分,發現年齡落在二十一歲到三十歲者孤寂感最高,達百分之六十五。這跟我們的想像可能不大一樣。一般會認為,這個年齡區間的人跟同學、同事等有著社交連結,應該比較不會感到孤單。但從調查數據可觀察到,孤寂感會隨著年齡越大而越低,七十歲以上的人們孤寂感相對是低的。

此外,也不是只有一個人時才會孤單。雖然從字面上看「孤單」兩個字,似乎是獨自一人,但與人數並沒有那麼絕對的關係。有時候即使身處人擠人的場合,但與周遭的人沒有連結,也會有孤單的感受。這是因為對人而言歸屬感十分重要。如果聚會上沒有人跟你聊天,或者大家都聊得很開心,你卻無法融入,只能退縮到角落或是晾在一旁,也會令人倍感孤單……。

從史前時代就開始的孤單感

想要理解為何人們會有孤單感,我們需要回到二十五萬年前非洲智人的生活,他們會用火,使用簡單的石器工具,靠著打獵與採集維生,必須要與其他人合作,才有較高的生存機率。因此在自然演化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展出社交行為,並藉此融入群體,當和人保持聯繫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時,就會感到孤單。

孤單的感覺並不好受,但它卻是生而為人無可避免的共同經驗。通常我們很討厭孤單的感覺,所以有些人會希望它趕快消失,而去找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來做,也有些人會想把它壓抑下去,甚至有些人會責怪自己怎麼可以有這種感受,認為無法忍受孤單是一種脆弱。但孤單感之所以在演化上被保留下來,並不是為了折磨我們,讓我們難受。

孤單其實是警鈴,為的是提醒和促使我們與他人產生連結,就像口渴會促使你去找水來喝一樣。試圖忽略、壓抑或消除孤單的感受,就很像大樓失火了,警鈴響起,你覺得好吵好煩,結果卻跑出去把警鈴砸爛。警鈴雖然不響了,但你卻沒有先去滅火,最後還是被大火燒到。

反之,如果你能正確理解警鈴是一種提醒,試著去傾聽警鈴聲背後所要表達的意圖,你才能夠面對眼前的狀況,做出適當的處理——選擇去滅火或逃離現場。如果感到孤單,你也試著去聆聽孤單背後的需求,就能有機會更了解自己,並且有動力去接觸別人或試著去改善跟別人的關係。所以孤單的感受,可說是演化留下的禮物,確保我們不會做出孤立的行為而自生自滅。

二○一六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大腦科學研究團隊,在白老鼠的實驗中利用光遺傳學基因工程技術,定位出大腦中有個區域背側縫合核(dorsal raphe nucleus, DRN)與感受孤單有關。實驗中,他們將一部分的老鼠隔離二十四個小時,結果發現,被隔離的老鼠在DRN的神經元比未被隔離老鼠活躍,有可能跟感受到孤單相關。接著,進一步的實驗將這些獨自隔離的老鼠放回群體後,神經元依然非常活躍,而且牠們也更樂於去與其他老鼠互動;但如果關閉這些神經元,就發現牠們不再出現積極社交的行為,好像牠們的大腦並沒有感受到隔離過的孤單。這個實驗結果顯示,DRN神經元不但與感受孤單有關,在社交復原力及社交動機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老鼠渴望社交互動並不單純是為了尋求快樂,可能是為了避免因為孤單所產生的痛苦。透過這個實驗,讓我們理解,假使沒有體驗過孤單的感受,或許就會把周遭關係的連結視為理所當然。一點小小的孤單感反而能夠提醒我們或我們的大腦,為了與別人保持連結,要做出更積極友善的行為。

獨處不一定孤單,在現實生活中,無可避免地我們都會有孤身一人的時刻,但獨處不等於孤單或孤寂。處理孤單感時,可以從兩個方向去進行。

首先要看自己有沒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重點不是數量,而是當你有困擾時,有沒有可以信任的人能夠傾吐?足不足以提供你支持?因為人際本身就是一種保護傘,更是你墜落時的一張網,所以會鼓勵嘗試向外拓展,去建立正向、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另外一個方向是學習與自己相處。如果人際網絡足夠,也有很多朋友,但只要一個人時,就會覺得好寂寞、好孤單,反倒要練習跟自己相處。

我經常聽個案說,靜下來的時候,大腦忍不住會胡思亂想,想到過去的失落、創傷或遺憾,便對自己充滿負向的評價,所以慣性地逃避跟自己接觸。也有聽過有些人放假時沒有活動安排,沒有朋友約,一個人不知道要做什麼,所以就睡了十五個小時;或打電動打到天亮、追劇一次追個好幾季。

聽起來都很放飛自我,應該會很快樂!但他們事後會跟我說:「我這樣是不是很廢?很浪費時間?其實我並不開心,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伴隨著自責後悔,而陷在負向情緒裡。

這種情形,就是「低品質的獨處」。在整個過程中,無意識且沒有覺察到為什麼要從事這些活動,是被動的,甚至可能是不甘願、不得不的。雖然一個人待著,可是卻不敢靜下來跟自己相處,相反地,有些人即使獨自一人也感到輕鬆自在,這樣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是情緒發展成熟的重要指標,也是「高品質獨處」的表現。

試想,平日為了融入群體,很多時刻我們都在迎合別人的期待、在乎別人的看法,被朋友、被家人或被孩子追著跑。當不斷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回應時,因大腦的注意力有限,很難有辦法同時關注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

唯有獨處,可以自由選擇,不用回應別人的期待,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只需正視自己的需求,只需關心「我喜不喜歡,我快不快樂」。這樣的獨處時刻反而可以讓我們的需求有機會得到滿足,所以不如把這段時光視為不可多得的機會,主動思考和安排自己喜歡的活動,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細細品味。

主動營造高品質的獨處

高品質的獨處是現代人必修課程,和大家分享兩個可以著手的方向。

第一是試著營造獨處的「體驗」,像是利用冥想或散步,甚至獨自品嘗一杯咖啡……把重點放在體驗上,試著將注意力放在當下,打開五感覺察身體的感受和變化,梳理自身的情緒與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的情緒,我們都去觀察與接觸,不抗拒、不追求、也不評價,透過不斷的練習,就會慢慢獲得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第二是主動設置一些活動「任務」,譬如跑步、為自己做一頓豐盛的晚餐,或者是編織、種植物等手作。通常做手工藝會較容易進入心流(Flow),而且有創造,進行時會令人感覺平靜。

若能事先做好清晰的任務計畫,就會發現自己比較有控制感,在獨處時,就不會落入無所事事的無聊中。任務完成後也會有成就感,或是自我實現感,認為「我完成一件很棒的事」!

而不知道自己確切到底可以做什麼時,不妨試著這樣做: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要跟一位很久沒見的朋友見面,你很珍惜與他的約會,你希望這段時光不要被打擾的話,會將會面安排在哪裡呢?是你家客廳?外面的咖啡廳?還是你們一起去過的地方?

你會想跟他聊些什麼話題呢?像是最近過得好不好?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想法和感受?或是共同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的一些計畫?

除了聊天外,你還會想跟他一起做什麼?是喝咖啡?靜靜看書?一起散步?還是一起逗貓?

思考過後有了答案,心中有些畫面或想法,就慢慢睜開眼睛。其實,那個要與你相約的朋友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那個在忙碌的生活中,陪著你一起開心、一起難過、一起生氣……那個被你遺忘的自己。

當我們準備好要陪伴自己,就能接受那個好像不是那麼好的自己,或是你覺得那個很棒的自己。獨處時,接納自己真實的樣貌,與自己進行真誠的交流,將會發現不管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段時光都是很美好的時刻。

有時候,人們往往因無法改變孤獨的處境而痛苦,但其實可以透過積極主動安排高品質的獨處,找回自己的主控權,問題就迎刃而解,而且是由自己來選擇與掌控。

最後與大家分享榮格的一句話:「孤獨或孤單,並不是因為身邊沒有人,而是因為無法交流那些最重要的感受。」不只是跟別人交流,也包括跟自己交流,希望大家都能學會獨處,並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心理練習帖

好好與自己相處的練習——

✓ 營造獨處時光

✓ 主動設置活動任務 閱讀完整內容
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哇賽療心室,19道練習陪你解鎖人生難題

本文摘錄自‎

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哇賽療心室,19道練習陪你解鎖人生難題

蔡佳璇, 葉品希

由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