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覺得自己會失敗


你對自己說:「我就知道,自己永遠是失敗的那一個。」於是,你的人生彷彿真的被一個又一個的失敗串聯起來。

01/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份工作剛開始,心裡已經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好。

一個遊戲的規則還沒完全弄明白,就告訴自己到最後還是會輸。

一段愛情剛剛萌芽,還沒體會到愛的美好,就告訴自己反正感情終究會散去。

……

好像所有的事情,困難的、容易的、重要的、不重要的,在你這裡就只有一個結果——失敗。有時候你也會安慰自己:「既然注定會失敗,不如安心享受過程。」但大多數時候,你只是對自己說:「反正都是要失敗,為什麼還要去做呢?」

出於這種消極的想法,你放棄了很多嘗試的機會,然後看著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在人生展開新的旅程,只剩下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對於其他人的種種成就,你對自己說:「我就知道,自己永遠是失敗的那一個。」於是,你的人生彷彿真的被一個又一個的失敗串聯起來,開啟了自己的習慣性失敗之旅。

從機率上說,成功和失敗永遠是各占五○%,但是對於你而言,失敗卻成了一○○%。很多人的失敗,並不是真的做不好,而是從一開始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就像我之前有位個案,他是一個大學生,在諮商室裡,他不止一次說自己很喜歡現在的主修,但怎麼都學不好,問我要怎麼辦。

一開始,我真的以為他成績很差,可是後來才知道,他的成績是班上前五名,但是他的內心依然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對他來說,只要不是滿分,只要不是第一名,都屬於成績差。

他告訴我,每一道答錯的題目就像刀子一樣刻在他的心裡。小時候,老師會讓學生把考試做錯的題目記在訂正本上,他從來都不這麼做,他會為了做錯的每一道題而狠狠地懲罰自己,讓自己永遠都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他不僅在學習上如此,對於很多生活裡的小事,他也會很容易「失敗」。

跟同學聊天,一不小心說錯話,他覺得是失敗。

出門買東西,忘了殺價,買貴了,他覺得是失敗。

好不容易約同學出去玩,玩得不盡興,他也覺得是失敗。

……

對於我這個案來說,只要不是最好,都意味著失敗。哪怕是犯了很小的錯誤,或者不符合內心的期待,對他來說全是失敗。這樣看來,他的生活中充滿了失敗,根本無法走出失敗的漩渦。可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並非是世界對他如此殘酷,而是他從一開始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難以達成的目標。

一個人對自己的高標準往往與早期的重要他人有關係。這個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啟蒙老師,或者某個對他影響巨大的人。例如,父母對他的要求嚴格,如果考試成績不好,就會施加懲罰,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把這種高標準的要求內化於心。

還有一種情況,雖然父母對孩子本身並沒有提出過高的要求,但是他的兄弟姐妹非常優秀。這在無形中給了他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他就會不得不逼自己變得優秀,但是好像不管怎麼努力,他就是追不上。出於這樣的原因,他也會產生「我怎麼做都做不好」的感覺,因此造成自我感受上的習慣性失敗,哪怕事實上他已經足夠優秀。

02/

失敗的「自我應驗預言迴圈」——我失敗,因為我覺得自己會失敗。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生物學家在玻璃杯中放入一隻跳蚤,跳蚤很容易就跳出來了。然後他將這隻跳蚤放入加蓋的玻璃杯中,跳蚤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被杯蓋彈回,一週之後,即使生物學家取下蓋子,跳蚤也跳不出來了。這就是跳蚤效應,或稱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很多時候,我們像極了這隻跳蚤。曾經拼盡全力的考試沒有獲得想要的結果,就告訴自己不適合考試,便不再嘗試。曾經熬夜苦思的文案被主管批得一無是處,便覺得自己再努力也沒有用,反正都做不好。就這樣,失敗變成了一個自我應驗的預言迴圈:我知道自己做不好,所以不再付出努力,而一旦選擇不再努力,不再嘗試,便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

其實,很多人所謂的習慣性失敗,不過是連試都沒試過的顧影自憐。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曾經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選擇立刻得到一樣獎勵(有時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餅乾、巧克力),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得到相同的兩樣獎勵。米歇爾發現,越會把自己歸類成積極結果的孩子,他就越有可能在棉花糖實驗中選擇延遲滿足,控制衝動傾向。也就是說,孩子越相信「我能做到」,越會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而結果就是,他們真的做到了。

沃爾特.米歇爾說:「這些孩子相信『我能做到』的效能感和自我力量,會成為他們成功的基礎,並形成基於現實的樂觀期盼。就這樣,每一次成功都在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機率。」

成功與成就感會形成一個迴圈,失敗與失敗感亦然,關鍵在於你是在建構成功迴圈還是失敗迴圈。

03/

如何打破失敗迴圈?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連第一步都不曾邁出,連成功的可能性都沒有留給自己。「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這句話看似剛勁有力又足夠勵志,被很多人當成人生信條,但是我覺得不要過於執著做到最好。「最好」並沒有一個標準,如果一開始就把事情定位到做到最好,很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你連開始都沒有,就已經放棄了。

有一段時間,一個朋友熱衷於創業,每天都在尋找各種項目。一會兒想開親子培訓機構,一會兒又想做中國最好的咖啡館。考察來,考察去,最終都放棄了,因為他發現不管邁向哪個領域,都已經有人做得很好了。而當朋友想著如果做不到最好,又何必開始時,他便連開始的勇氣都沒有了。

沒有開始的失敗,其實是最大的失敗。如果想要走出習慣性失敗的迴圈,建議你從○.一開始做起,只要開始了,一點一點向前,就會離目標越來越近,當成功的信心一點一點累積起來,你在不自覺間就進入了成功迴圈。所謂成功迴圈,即每一步的成功都會奠定下一步的信心,而下一步的信心,又會促進下一個目標的實現。如此,便進入了良性迴圈。

走出習慣性失敗並不難,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從○.一開始。

Keep in mind

越相信「我能做到」,越會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而結果就是,你真的做到了。就這樣,每一次成功都在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機率。 閱讀完整內容
停止內耗:為什麼光是待著就很累?停止讓情緒內耗偷走你的人生

本文摘錄自‎

停止內耗:為什麼光是待著就很累?停止讓情緒內耗偷走你的人生

若杉

由 大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