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創意:少用「C」開頭的字

我想從招認這個事實開始:本書的主題令我害臊。有個詞語一定會被用來鑑定本書涵蓋的主題:「創意」(creativity),而你將明白,這個詞所造成的問題比解決的多。我生命中曾有二十年拿「創意」做職銜,而現在它使我臉頰脹紅,甚至還會尷尬地咳嗽。每當有人介紹我是「搞創意的」,都會羞愧得無地自容。我不比任何人來得有創意,頂多是比較能自在地表達想法罷了。寫這本書時,曾一度考慮從頭到尾禁用創意一詞。我就是這麼討厭它。比起創意,我更屬意著眼於點子。畢竟點子才是最後的成果。創意只是獲取成果的途徑。本書旨在釐清如何更有效率地取得最後的成果。

但我想我擺脫不了那個「C」開頭的字,所以不打算拋棄它,而是會竭盡所能的去釐清它。

創意是個問題

容我解釋一下。我並不討厭饒富創意的舉動──恰恰相反。但我確實對這個詞感到不自在。那背負著無用的包袱,也會導致數不清的誤解。

過去幾年,我曾與多家公司密切合作,協助他們生出更有效的點子,而我發現「創意」這個詞相當兩極化。有人一看到就難掩興奮;有人則會搖搖頭說:「跟我無關!我沒有創意!」當這些唱反調的人決定不投入任何標榜為「有創意」的活動,就是在拒絕我們取用他們具獨特價值的點子、看法和技能。

所以,為什麼「創意」這個詞對某些人是花蜜,對另一些人卻是毒藥呢?

一些簡單的誤解

我做出這個結論:多數人根本不曉得創意究竟是什麼意思。我曾在廣告、廣播、出版和音樂產業工作過,懷疑我的前同事對這個詞的誤解和別人一樣嚴重,所以進行了一項網路研究查明真相。我架設了一個簡單的網頁,標題寫著「創意是什麼?」,底下留了一個區塊,邀請大家告訴我,他們自己的定義(不要查字典)。我獲得四百七十三個回應。這些答案唯一一致的地方,就是它們完全不一致。


▲我架設這個網頁來查明大家覺得「創意」是什麼意思


回覆可分成下面幾類:

缺乏想像力的陳腔濫調

令人遺憾地,最普遍的答案是「跳脫框架思考」。這種答覆背後的概念沒什麼錯(我後面會告訴你,那是「在圓圈外面思考」),但援用陳腔濫調做為答案,既透露他們欠缺思考,也顯示他們不求甚解──這更糟。每見一次這種庸俗的回應,我的心就沉一分。

空洞的胡說八道

最令人翻白眼的一些回應,包括「靈魂向世界表露自己」和「你的心覺得什麼非說不可,就把它說出來」諸如此類偽靈性的說法,為這個我覺得需要澄澈清晰的地方,更添神祕與矇矓。

誠實的殘忍

收到這則留言時我大笑了,「創意是藝術家替自己辯護的詞語,用以說明他們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有充分的存在理由。」但這句話凸顯了一個需要處理的議題。許多人將藝術和創意混為一談。相信藝術矯情、浮誇的人,對任何形式的創意也不會有好感。

特別的能力

一樣有害無益的是這樣的看法:創意是天賦異稟者獨占的領土。這類回應包括「創意是一種人類性格特徵」、「一種天生的能力,能想出和執行具獨創性和啟發性的點子」、「一種胡亂拼湊且能想出驚人解決方案的本領」。或許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會表達想法,但把創意局限在這些有福之人的身上,便是貶低其他不符合刻板「創意」類型之人的思考價值。



有些回應表現出精湛的想像力。這類建議包括「解開束縛的探索構想空間的自由」、「從昭然若揭躍上不可思議」,以及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獨角獸放了個屁,生出彩虹」。很可愛、很風趣、饒富詩意,但不特別有助益。

我的小研究蒐集到沒幫助的答案比有幫助的多,那證實了我的懷疑:創意這個詞壞掉了;因此也帶我走上一段旅程,造就了你此刻拿在手上的這本書。

多數人不曉得創意究竟是什麼意思

本書旨在讓你更清楚地理解創意。我會解釋點子是怎麼讓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為什麼有些人較其他人擅長想出點子,並提出一個能協助任何人生出更好點子的系統。

但在開始探究這些新想法之前,我們需要擺脫一些舊思維。

徘徊不去的誤解

我不會責怪對創意有所誤解的人。很多錯誤的信念已根深柢固許久,歷史不下數百、甚至數千年,但我們似乎從未充分了解這個主題。以下是我選出的十大槍擊要犯。

迷思1:那是靈性的玩意兒

古希臘羅馬人相信創意行為的靈感是源自九位女神。這些神話人物各有所長,那時包括詩、歷史、音樂、歌唱、舞蹈、喜劇和天文(沒錯,天文學)。九女神會將天賦輕輕吹進人類幸運的耳朵,因為愚笨的野獸無法靠自己想出有用的東西。

這種思想會廣為流傳,完全可以理解。有時點子就是在我們並未積極專注於差事時靈光一閃。而這些點子看起來多半經過深思熟慮。在一個由仁慈又令人敬畏的神明主宰的世界,靈感的概念合情合理。於是這種現象就用對時代的理解來解釋了。

現在我們有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了,而且一般的共識是這些女神並不存在。

迷思2:你得是天才

從古至今,許多名聞遐邇的創新者都被認為聰明絕頂。像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阿基米德(Archimedes)、牛頓(Isaac Newton)、達文西(Da Vinci),甚至賈伯斯(Steve Jobs),都被認為擁有奇高無比的智慧。這些人的智商或許高於常人,但──沒有不敬的意思──我不覺得那是他們想出絕妙點子的原因。

智慧只能協助你將創意思考提升至某個程度,而那個程度僅略高於拿叉子吃東西不會戳到眼睛。不過,我們全都可以培養遠比「智慧過人」更強大的特徵。

我們全都可以培養遠比「智慧過人」更強大的特徵

迷思3:創意等於藝術

常有人把創意和藝術混為一談。他們認為既然在美術館裡看不懂絕大多數作品在表達什麼,也從不想要學薩克斯風或在帆布上塗油彩,他們就不可能有創意。但藝術只是創意世界的一個子集合,創意的世界大多了。

把藝術想像成創意的非務實層面或許有幫助。那不是為了貶低藝術。藝術在社會中扮演要角,只是不必解決問題罷了。

要成為傑出的藝術家,通常需要全心投入大量時間來培養某種技能。你不必是藝術家也可以想出彌足珍貴的點子。創意開放給每一個人取用。

迷思4:專家提出的點子比較好

教育制約了我們,使我們相信必須先擁有知識,才能憑藉知識去做事。事實不盡然如此。你確實需要某種程度的知識才能想出有用的點子,但太多知識也可能產生反效果。

你加入某個組織、某個產業或某群人愈久,吸收到的基礎知識就愈多。久而久之,會限制你思考的也是這種東西。通常會有這麼一個甜蜜點:你已具備足夠的知識理解問題,但尚未吸收太多會讓你畫地自限的假設。

我認為想出珍貴點子的能力,運作方式類似這樣:


▲知識到某個程度有其用處,然後就開始限制你了


在這段旅程的開頭,你要付出心力學習。之後,你則需要「忘卻所學」。專業和經驗是值得擁有的絕佳特質,但缺乏專業可能同樣珍貴。

迷思5:你要力求原創

以前我常覺得真正的創意是想出地球史上從未提出過的點子。但力求原創,無非是替自己設立一個難以達成的目標。如果你真的有辦法達成,別人也沒有評判它的參考依據。你會被誤解,你的點子會被否決。

大部分的點子都是既有想法的新鮮組合。結合手機和電腦,你就有了智慧型手機。結合吸塵器和噴漆室的氣流系統,你便得到Dyson。結合《大白鯊》(Jaws)和《星際大戰》(Star Wars),你便得到《異形》(Alien)系列(據說它只憑「太空中的《大白鯊》」這個簡單的描述,就被製片廠買走了)。以上種種,你仍可形容為有創意或創新,但如同所見,以上種種都不能形容為真正的原創。我也從未生出過有資格稱為原創的點子。

迷思6:你需要掙脫一切束縛

很多人認為你必須解開一切限制,讓思想盡情馳騁。這聽起來挺不賴,但無助於我們想出絕妙的點子。

出色的點子通常是在處理限制時產生。限制會帶給你方向和焦點。我最引以為傲的一些成果,是來自克服不合理的預算、不可能的時限或其他起初令人受挫的局限。不單是我如此。

金.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在一九六○年代創作《星際爭霸戰》(Star Trek)時,面對了嚴峻的困境:星艦企業號不可能每週降落新的星球。太空船太過龐大,使拍攝極為困難,而且,預算都無法擴增至那樣的拍攝所需。在非常拮据的製作預算下工作,他們得找出實際的辦法,讓機組員從任何地方降落在星球上。他想出的解決方案是「用光傳送過去」就好。瞬間移動(teleportation)是現今世界各大學都在研究的領域。二○一七年,中國研究人員成功用量子纏結(quantum entanglement)將一個光子瞬間傳送到三百哩外的衛星上。於是,這個原是科幻影集想像的情節,迅速成為科學事實。

迷思7:好點子會自我宣傳

IBM最具開創性的工程師霍華德.艾肯(Howard H. Aiken)曾說,你不必擔心點子被別人偷走,因為如果那具獨創性,你得強迫別人硬吞下去。這句話很有道理。好的點子具變形力,而人其實不想被改變。改變要花力氣,會讓他們覺得不自在。點子愈好,愈難宣傳。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歷經奮鬥,才讓世界採用他的交流電力系統。那顯然遠優於愛迪生支持的直流電力系統。特斯拉必須忍受狂風暴雨般的嘲笑、卑鄙伎倆和侮辱,交流電才終於被接納為更好、更安全的選項。他的點子不僅沒有自我宣傳,還給他帶來好多年的痛楚。所幸他不屈不撓,其技術才被採用。

迷思8:你要嘛有創意、要嘛沒有

許多人認為有些人生來就有創意、有些人則不然。倘若你覺得自己不符合心中那種具創意的人,那你就是沒有創意──幹嘛要費心嘗試呢?

但創意不是二元狀態,不是有人有創意、有人沒創意這樣。那是個滑動的量表,以明顯的程度來衡量。我們所謂有創意的點子,是比較不明顯的點子。


▲創意不是二元狀態。它是個滑動的量表,從顯而易見到不同凡響


明顯的點子不需要太多認知的能量。不凡的點子──特別是珍貴的點子──往往要耗費時間心力才能獲得。

迷思9:創意無法培養

抱持這種二元論的誤解,很多人相信創意是天生的,不能靠後天學習。當然可以。你愈努力想點子,就愈容易想出點子。你的腦袋會像肌肉一樣生長,會逐漸習慣做出不尋常的連結,會發展出判斷何者有效的直覺,也會愈來愈擅於學習其他任何技能。

迷思10:創意不過是腦力激盪

腦力激盪是個名副其實的問題。如果翻閱本書是為尋找腦力激盪的技巧,你將大失所望,但你會找到真正能產生效用的實地演練。這些練習著眼於釜底抽薪的變革──你要做哪些改變來助你或你的組織生出好點子。

尋覓技巧和「駭腦」、看看有沒有通往絕妙點子的捷徑,不是想出絕妙點子的方法。比起腦力激盪的奇技淫巧,養成習慣、堅定態度、努力工作會帶領你走得更遠。

就連最聰明的人也可能陷入這些迷思之中。組織高層對這些迷思信以為真,而以謬誤的信念為基礎來管理公司。創意產業也不例外,因而箝制了組織適應變化及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術界也不能免疫。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各種研究和學術論文,其中有不少都是從錯誤的假設開始。所幸這些還算少數,但往往能製造更大的音量,因為他們會提供新聞記者聳動的題材,吸引點閱、評論和分享。

好,我們已經明白創意不是什麼了,現在讓我們釐清,它究竟是什麼吧。 閱讀完整內容
創意思考金字塔:從理解問題到提出解方,五段式思考法為個人或組織找到高價值創意

本文摘錄自‎

創意思考金字塔:從理解問題到提出解方

戴夫‧柏斯(Dave Birss)

由 馬可孛羅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