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你所有抉擇的總和。
── 卡繆
我們的人生軌跡是由我們的決定推動的:就讀的學校,從事的職業,承擔的工作計畫,選擇的投資,雇用的員工,結交來往的好友與泛泛之交。決策有大有小,有些決策瑣碎,也有些決策足以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決策形塑了我們的生活和組織,變得更好或更差。
我們無時無刻能看到身邊出現種種決策,而且很快就能判斷出哪些是拙劣的決策。當位高權重的領袖跨越了道德界線,一廂情願地做出浮誇的假設,或者信口開河,未經深思熟慮就相信自己的直覺,看到這種草率的決策時常令我們感到驚詫不已。當然,作為一個旁觀者,看著別人做決策,特別是對我們有影響的決策,批評失敗總是比較容易。
然而,輪到我們自己做決策時,通常會自以為做得很好。只不過,實際上我們做的大概也不是好決策。由於人類的大腦路線設定,其實我們無法天生做出好決策,特別是在決策情況獨特而結果又不確定時。我們天生設定要「滿意」(satisfice)1、將就「過得去」的辦法,然而「滿意」和「盡可能做出最好選擇」之間,還有一段很大的落差。
在後面的章節可以看到,人類有許多偏見和不良習慣,導致我們的決策遠遠達不到決策品質(DQ)。舉幾個例子:我們信賴他人鼓吹的主張,不考慮替選方案,忽略不確定性,過度簡化,草率下結論,一味尋找堅定自身立場的證據,抗拒那些會駁斥自身立場的證據,將一致性與達成優質決策混為一談,諸如此類的偏見不勝枚舉。我們把時間和金錢浪費在與決策無關的事情,缺乏有條不紊的系統性,行事沒有耐心,然後又帶著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為自己的決策找藉口,讓自己確信決策是好的 ── 但那只是一種錯覺。
這樣的思考缺陷,使我們因此錯失了大量的價值,但是只要具備DQ的紀律和技巧,那些原本我們應該得到的價值都可以實現。因此,在商業、社會、個人生活中,所謂「過得去」的決策和「最好的」決策之間的落差同樣巨大。不過,當有人告訴決策者這個落差和改善的機會時,他們往往會大吃一驚,而且常被激怒:
決策者:你是在跟我說,我還沒有做出好決策嗎?
決策顧問:嗯,算是吧。如果你和其他人類一樣,你會以為自己做了好決策,但其實你距離最好的決策還有遠遠一大截。
決策者:證明給我看!
證據確實有。當企業利用DQ做出優質決策,最佳策略的價值往往是本來可能選擇的「過得去」策略的雙倍。除此之外,相較於得到的附加價值,實施DQ付出的成本顯得微不足道。好消息是,沒有人一定要將就「過得去」的決策。做更好的決策是可以學習的。
決策品質的重要:改善決策的架構
所幸,只要想找,就可以找到大量有用的知識。DQ架構的技巧與方法已經達到高效益水準,而且廣為決策者接受。這門知識非常實用,而且適用於各種決策,我們可以廣泛應用在商業管理和生活等其他層面,獲得更多真正想要的成果。
本書的中心目標就是幫助讀者體認到,自己的決策還有空間可以再改善、再進步,傳授應用DQ架構必備的決策技巧,同時抓住原本可能錯失的價值。2DQ架構包括優質決策的六大必要條件,以及達成條件的必要流程。在我們的教學經驗中,當經理人與高階主管認識DQ知識後,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真希望我這輩子更早學到這些。」
學習培養你的決策技巧
決策對於塑造我們的人生與未來十分重要,所以學會好好做決策應該列為優先要務,而且成功決策的確是可以學會的事。但是,商務企業與公共領域的領導者,也就是那些負責做出會造成重大影響的抉擇之人們,卻很少受過關於決策的正式訓練。一天到晚在做決策的經理人大多也是如此。想想今天的經理人、明天的高階主管是如何被培訓出來的。商學系學生會接受會計、金融、統計學、行銷學、管理學的指導,卻很少有MBA學程提供嚴格的決策課程。有一種看法認為,聰明人在工作中或是透過個案研究,就能習得優異的決策技能,但是在工作中透過反覆嘗試錯誤來學習,可能是漫長又痛苦的過程,不時還會犯下代價高昂的錯誤。即使是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那樣的效果也比不上直接接受決策藝術與科學的訓練。
DQ的六大必要條件符合常識,而且可以透過方法習得。許多DQ工具和流程簡單明瞭,決策者學完就可以直接應用。更進階的情境,在面對複雜的重要抉擇時,具備DQ技能的領導者,將需要那些擁有先進分析工具和輔助作用的決策專家的進一步支持,以做出更精明的決策。本書介紹的所有工具和流程都可以提供必要的洞察力,引導決策者在面對不確定與複雜情勢時,達到決策品質,做出優秀的決策。
好決策和好結果不一樣
決策涉及不確定性時,我們必須明瞭好決策與好結果的差異。許多旁觀者分不清決策與結果的不同,包括那些針對商業、政治、運動發表高見的人,彷彿產生好結果的就是好決策。將決策與其結果混為一談,就是可能對我們的選擇造成負面影響的常見錯誤。
面對不確定性時,我們必須「在決策當下」判斷決策的品質好壞,而不是在得知決策結果之後才下評語。為什麼?因為我們能控制決策,但不能控制結果。因此,我們希望把心力放在能力範圍內所能做到的最佳選擇。決策者不能用後見之明,那是旁觀者才能奢想的。
套用DQ架構更能夠做出優質決策: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資訊和分析,在已確立的決策情境下,選擇最有機會實現理想價值的替選方案。當然,選出最佳替選方案不保證有好結果。但是,可能需要經過好幾天、好幾個月、甚至未來好幾年才會知道的結果,並不能判定決策的品質。
舉例來說,一家製藥公司的高階主管決定大舉投資一種新發現的化合物。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與測試,新化合物獲得核准並做成突破性的癌症治療藥物發表。這為公司創造了大量利潤。
所以管理階層算是做了好的決策?從結果來看,或許是的。藥物在發表之後的那幾年,銷售額極高。公司高層主管和研發團隊互相慶賀,華爾街分析師與公司股東對公司更有信心,並為管理團隊喝采。然而在八年後,許多病人出現嚴重副作用,還有數人死亡。這個藥物被下市,公司則被產品責任的法律訴訟給淹沒了。那麼,這個決策現在看起來好不好?
這個例子的重點是,決策的品質不能用結果來評斷。如果只用結果來評價製藥公司的決策,我們得說這個決策先優後劣。在癌症藥物公開之後的那幾年,結果非常好,但是過了第八年就變糟了。若是以結果來判定決策的品質,那就得保留判斷,直到一切後果都塵埃落定。這是不切實際的,通常也做不到。而且結果無法告訴我們,決策者在做抉擇時考慮了哪些因素。我們必須在做出決策的當下就判斷決策品質!
由於每個選擇都圍繞著不確定性,所以決策與結果是兩回事。如果未來可以確定,我們就不用刻意做這個區別。我們有可能在面對不確定時做出好的決策,卻依然得到了不好的結果。比方說,在遙遠的世界彼端發生的財政崩潰,可能破壞了決策者思慮周全的計畫。好的決策在無能的實行者領導下也可能出差錯。反之亦然,在超凡的神奇執行力或好運的神助之下,品質欠佳的決策也可能得到好結果。想像一下,有個人坐在駕駛座上,一邊開車一邊傳簡訊。如果他毫髮無傷地回到家,沒有發生事故或傷害到任何人,開車傳簡訊會因此成了好的決定嗎?當然不會!正如史丹佛教授朗.霍華說的:「好的決策絕對不會變壞,壞的決策也決不會變好。」3
好的決策會產生更多好的結果,但是並不保證如此。正如戴蒙.倫永(Damon Runyon)所說:「比賽未必都是速度快的贏,勝利也未必絕對屬於強者,但是你就是這麼下注的。」4以研發來說,大約80%的計畫項目預期會失敗。其實,研發成功的一個關鍵就是快速失敗,在長期來看可能會失敗的項目,要盡可能把投入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不容許研發經理有不好的結果,那就根本不會有什麼創新的誕生。我們大概就不會有電話、電腦、飛機,或是其他各種便利設施與科技了。
增加好結果的最佳方法,就是做出好決定並妥善執行,而好結果就是讓我們得到更多真正理想中的收穫。即使DQ不保證一定有好結果,但提高了成功的機會,同時也會為我們帶來內心的平靜,就像作者卡爾的故事。
* * *
意識到好決策與好結果的區別,是改善決策的第一步。身為決策者,我們控制不了結果,但可以控制自己的選擇。使用DQ架構會得到高品質的決策。接下來的兩章將快速介紹DQ的六大必要條件(第2章),以及不同類型決策實踐DQ的流程與方法(第3章)。
卡爾對個人決策的反思
幾年前,我面臨一個重要的個人決定。我需要動心臟手術 ── 冠狀動脈三重繞道手術。我和妻子努力了解情況,想知道手術是否真的有其必要性,或者支架能不能解決問題?哪一位外科醫生最適合開這一刀?要找哪一家醫院最好?我們擬出並考慮各種方案,並找專家了解我們需要知道什麼。不到一個星期,我們已經完成做出明確抉擇需要的一切,以我們的判斷,我們準備好要做出優質的決策了。
手術安排盡快進行,大約是在兩個星期後。然後我就回到了正常的工作日程。面臨如此重大的手術,我竟然這麼沉著冷靜,許多同事都覺得不可思議。我給他們一個簡單的解釋:我已經做了優質決策所需的一切。沒錯,手術是有死亡的風險。以我們的決定來說,我估計我有二十分之一的機會活不到兩個星期後。我想像有二十個人站成一排,十九個人往前站,一個人留在後面。在我看來,手術成功的可能性相當大。
DQ提供的不只是最佳的前進路線,還帶給我心靈的平靜,那是源於知曉我們已經竭盡所能。其餘的,正如我所知,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我很高興自己是那往前站的十九人之一。我有了好的結果。不過,就算我是那個留在後面的人,那依然是個好的決策…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