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產力爆速提升的數字力──因式分解


提升生產力1──因式分解

案例

「抱歉耽誤一下,可以請你在三天內

完成這份資料嗎?」

  現在是星期二下午,你委託一位總是看起來很忙的部下製作資料,這份資料只有他會做。請問當你提出請求時,那位部下的反應比較接近下列何者呢?

  或者將立場反過來,假如上司委託你製作資料,這時你的反應比較接近下列何者呢?附帶一提,你估計自己這一週的行程將會十分忙碌。

①說明這週工作很忙,委婉拒絕;

②先了解資料製作的難易度,再思考行程表;

③確認內容與交期,思考該如何回應;

④確認內容與交期,告知目前的工作狀況,確認優先順序;

⑤其他。

  請從①~⑤中選擇最接近的答案。如果是選擇⑤的話,請具體寫下是什麼樣的反應。

  你是上司,委託工作給部下時,部下的反應接近( )。

  你是部下,上司委託工作給你時,你的反應接近( )。

能力強的人,都會用「工時」去思考工作

  接下來,我會解說在這個案例中,如何才能在每天的工作中實現Speed is Power。

  在此例中,是以部下「總是看起來很忙」為前提。在這種情況下,部下典型的反應是否都是①或②呢?說不定也有「因為這週很忙,所以連說明也省略就拒絕」的情況,與①是換湯不換藥;②的情況則是即使拒絕,最後還是得接受,因此必須加班來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回答③的人(依據內容與交期思考如何回應的類型),是相對來說做事較為井然有序的類型;回答④的人(會確認內容與交期,從目前工作的整體狀況重新安排優先順序的類型),應該可以說是生產力更高的類型吧。換句話說,相較於回答①或②的人,回答③或④的人大多是屬於生產力高的類型。

  ①②與③④有何差異呢?區別其中差異的關鍵字,就是「管理交期」與「管理工時」。圖4整理出「管理交期」與「管理工時」的差異。能不能理解這兩者的差異,是實現Speed is Power的必要條件。


  所謂「交期」即「截止日」,就是必須在什麼時候之前執行那個任務才行的日期。在這次的個案分析中,就是必須在「星期五下午一點前」完成資料。

  再來,「工時」則是花費在任務上的「預估時間」。在這次的個案分析中,就是「花四小時製作資料」。如果進一步想像實際的業務,還可以細分成「設計一小時」、「搜集資料一小時」、「製作草稿一小時」、「檢查三十分鐘」以及「修改、完成三十分鐘」等等。

  我把這樣的分解方式稱為「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實現Speed is Power很有效的技巧,後續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總而言之,「管理交期」與「管理工時」的差異,就是用「截止日」管理任務,或用「預估時間」管理任務的差異。各位又是用哪一種方式來進行工作管理的呢?

  根據這一點,若按照交期來整理這次個案分析的回答,會得到圖5的結果。換句話說,①②的類型是「只管理交期」的類型;至於③④的類型則是「管理交期」同時也「管理工時」的類型。


  未實踐Speed is Power的低生產力者,大多都只有「管理交期」而已;相對的,生產力高的人則是「同時用交期與工時進行管理」。

  你屬於何者呢?

  在這個案例中,如果上司與部下是只管理「交期」的類型,他們在溝通時會上演什麼樣的戲碼呢?以下用「上」代表上司、「部」代表部下。

上:○○○,我想要你在星期五下午一點之前完成這份資料,可以嗎?

部:沒辦法耶,我這週的工作已經排得很滿了。

上:你的確都很忙呢!

部:對啊,你也知道,我這週特別忙碌,所以沒辦法再接下更多工作了。

上:這樣啊。我知道你很忙,但這份資料只有你能做,所以一定得拜託你才行。

部:每次都這麼臨時交代,我沒辦法一直這樣配合。

上:我知道你的狀況,但還是得拜託你。星期五下午一點前完成就可以了,真的拜託你了。

部: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好吧,我只好暫停其他工作,先來處理這件事。

  上司利用自己身為主管的立場,強硬地將工作交代給部下。部下前後說了三次「沒辦法」。這在現實的職場上或許是很常見的一幕。也有可能因為太常見了,所以已經感覺麻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過像這樣委託或交代工作下去,部下只會覺得上司每次都硬塞工作下來。上司也會覺得明明是該做的工作,這個難搞的部下卻總是三番兩次拒絕。日後這些疙瘩還是會持續存在於彼此心裡,不難想像兩人的關係會越來越差。

  那麼另一種管理「交期」與「工時」的上司與部下,又是如何溝通的呢?

上:○○○,我希望你在星期五下午一點前完成這份資料,可以嗎?

部:我這週的工作排得很滿了,可以先讓我確認一下內容嗎?

上:真抱歉,這次的資料是○○的提案資料。

部:這樣啊,工時預計是四小時左右。

上:四小時的工時是從哪些程序計算出來的呢?

部:設計一小時、搜集資料一小時、製作草稿一小時、檢查三十分鐘,以及修改、完成三十分鐘。

上:原來如此。「設計」與「搜集資料」的部分已經完成了,所以我本來預估你只要花兩個小時「製作草稿」與「檢查」而已。我確認過你的行程,今天下午跟明天下午各有一小時的空檔,所以我希望你趁這段時間完成。

部:我了解了。這樣的話,我應該可以在不影響到其他工作的情況下完成。

  怎麼樣呢?從兩人的對話可知,他們不僅從一開始就提到星期五下午一點的「交期」,還有製作資料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同時用「工時」進行管理。尤其,用「工時」討論不僅可以確認行程的空檔,還能確實掌握到不會影響到其他工作的事實。

  如果從行程表上找不到預期的空檔,以此例來說就是兩個小時工時的話,又該怎麼辦呢?

  解決的方法有兩個:一是重新檢視與其他工作的優先順序,調整出空檔即可;另一個方法就是與其他人分擔工作。

  在這次製作草稿一小時、檢查三十分鐘,以及修改、完成三十分鐘的兩小時任務中,想想看如何與其他人共同分擔吧──哪個部分比較難委託給其他人呢?看起來應該是根據拿到的資料「製作草稿的任務」那一小時比較困難。因此,只有這個部分由部下負責,至於給上司檢查與修改、完成的部分則交給其他同仁,在此例中可以像這樣思考每個環節。

  這樣各位是否理解了?無論選用哪一種方法,只要用工時這個「數字」進行管理,即可提高生產力。

  好的,在預估工時的時候,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字,就是「把行李分解為能夠搬運的大小」。接下來,我就來說明這個重要的思考法吧。

如何把行李分解為能夠輕鬆搬運的大小?

  前文提到Speed is Power,即提高生產力,重點是「用數字做記錄」,而且「不僅是交期而已,也要用工時進行管理」。在預估工時的時候,重要的關鍵字就是「把行李分解為能夠搬運的大小」。

  明明是在講預估工時,卻出現「行李」二字,或許會有人感到納悶吧。這裡說的「行李」,只是一個用來比喻的例子而已。

  每當被交派重大的「課題=工作」時,往往會令人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樣做也不對,那樣做也不對,到頭來什麼事也辦不成。

  那麼究竟該如何是好呢?關鍵就是拆解重大的「課題=工作」,將之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逐一解決它們。也就是持續解決這些規模較小的工作,到最後就能解決掉原本規模較大的工作的思考法。我稱之為「因式分解」。

  預估工時也是一樣的。在預估大件行李,也就是需要耗費長時間的工作時,很容易有較大的誤差;如果要預估時間的是自己沒有經驗的工作,更容易把時間估得很長。因此才需要分解為自己能夠預估的行李大小。

  你可以把它想成是實際搬運大件行李的工作。因為體積太大,無法輕易移動,所以要分解成自己或同仁能夠搬運的大小,分工合作進行搬運。我把這樣的想像描述為「把行李分解為能夠搬運的大小」。

  在我曾任職過的職場,有一位很擅長「因式分解」的領導者。他是推廣海外事業部門的負責人,極度擅長「把行李分解為能夠搬運的大小」。

  他一天的工作時間大約是八小時。他會在那八小時內,將優先順序高的工作安排妥當,不僅是自己份內的工作而已,連一起工作的同仁也不例外。因此,他會配合同仁的技術或經驗,適當地變換「行李的大小」。

  舉例來說,即使是同樣的任務,若交由資深的A來做可在一小時完成的工作,交給菜鳥B來做的話需要兩小時,而他可以憑著過去的經驗,加上手中持有的資料(預估工時與實際工時)來掌握這一點(※)。

  他會一邊參考那些資料,一邊調整任務量。對於預估菜鳥B需要兩小時的任務,他會進一步將之因式分解成兩個一小時的任務,或是再細分成四個三十分鐘的任務,才交派下去。如此一來,菜鳥程度的B就能夠以三十分鐘或一小時為單位,確認工作的進度。對於B本人來說,也比較容易測量自己的速度。

  我向這位領導者確認後得知,他很清楚地自知「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因式分解,也就是配合對方把課題分解為適當的大小」。他憑藉著這項技能,帶領公司內部,乃至與海外合夥企業的合作等,在各類的重責大任中達到高度生產力。

(※)他使用Jira軟體(用於計畫、追蹤和管理專案的軟體)進行任務管理,因此可以輕易掌握「行李的大小」。

  這種「因式分解」的技巧不僅適用於預估工時,也是實踐能夠活用在許多場合中Speed is Power的共通技巧。以下就來介紹其中的一個例子。

學會「因式分解」,人的行動力就會大幅提升

  「如果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必須經過一萬個小時的錘鍊。」這句話出自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暢銷書《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假如一天學習八小時,「一萬個小時」則需要耗費五年的時間。如果平均一天學習四小時,計算下來就需要十年的時間。古人有云:「在石頭上也要坐三年。」(意思是,即使是再冰冷的石頭,在上頭坐三年的話也會變暖)而一萬小時遠比三年還要長,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投資下去。另一方面,最近透過IT或各種資源來熟習一項技能,所需的時間也縮短了。這樣一想就不免令人懷疑,是否真的需要耗費一萬個小時。

  舉例來說,在我們小時候,學騎腳踏車對父母來說是一大工程。首先,要在腳踏車後輪兩側安裝輔助輪,讓腳踏車無論往哪一側傾斜都不會倒下來。等到孩子稍微能踩著腳踏車前進以後,再拿掉其中一側的輔助輪。孩子會一邊踩踏板,一邊學習如何在快要摔倒時,調整姿勢傾向有輔助輪的那一側。等到這個動作也適應後,就來到最終階段──把另一側的輔助輪也拆掉。

  然而,接下來輪到父母上場才是最辛苦的。父母要追在腳踏車旁邊,以便在孩子快要跌倒時扶上一把。持續練習幾天後,孩子會在某個瞬間學會自由操控腳踏車。那是相當令人感動的一刻,只是在那之前,孩子會摔倒好幾次,父母則必須以半蹲的姿勢追著腳踏車跑,非常折騰。即使是運動神經發達的孩子,大概也需要花上一週的時間適應吧。

  然而,現在的父母卻不用這種方式教孩子騎腳踏車,而是把騎腳踏車因式分解=「取得腳踏車的平衡」×「踩著踏板前進」。

  首先是拿掉腳踏車的踏板,也就是改成像滑步車的形式,然後一邊用腳踢地面一邊保持平衡,訓練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前進」或「轉彎」。大約練習三十分鐘到一小時以後,孩子就能自由操控沒有踏板的腳踏車。他們會在這個階段學會從地上抬起腳來控制腳踏車的方式。

  然後進入到下個階段,也就是安裝踏板、踩著踏板前進。由於已經能夠抬起腳來取得腳踏車的平衡,因此只需要短短三十分鐘到一小時,就能夠踩著踏板,自由地騎乘腳踏車,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跌倒擦傷腿。只不過是改變練習方式,就得以大幅縮短學習的時間… 閱讀完整內容
最高數字思考術: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

本文摘錄自‎

最高數字思考術: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

中尾隆一郎

由 大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