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而工作,為工作而生活

「人為什麼要工作?」許多人把「努力工作」、「拼命勞動」看得毫無意義,他們甚至對積極工作的人抱以冷笑和鄙視。但我認為:工作是「醫治百病的良藥」。

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生命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也正是我最大的「幸運」。

——稻盛和夫



第一節 從「稻盛成功方程式」說起

讓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方程式:

人生·工作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

這就是著名的「稻盛成功方程式」,提出這個方程式的,就是有「經營之聖」美譽的日本著名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按照稻盛和夫先生的說法:「只要從這個方程式著手力行,上天一定會許給你一個碩果累累的美麗人生。」

在詳細解讀這一方程式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稻盛和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稻盛和夫其人

對年屆八旬的稻盛和夫來說,上天已經許給了他一個「碩果累累的美麗人生」,他27歲創辦日本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KDDI),這兩家公司如今都躋身全球「500強」,已退居二線的稻盛和夫至今仍擔任最高顧問。2010年,稻盛和夫受日本政府之請托,出山拯救垂死的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於是稻盛和夫又多了一項新頭銜——日航執行長,這已經是稻盛和夫擔任的第三個全球「500強」公司的最高領導。

在日本,有一個以傳播稻盛和夫哲學思想為主旨的「盛和塾」,這個擁有員工數十萬人的龐大機構,正將博大精深的稻盛哲學傳播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可見稻盛哲學影響之深遠。

然而,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出」,稻盛和夫所收獲的「美麗人生」,也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難。

稻盛和夫出生在小城鹿兒島一個普通的家庭,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生活困窘,也沒有什麼有錢的親戚。他青少年時代成績平平,上的是鹿兒島最普通的私立中學,高中畢業後立志學醫,報考大阪大學醫學部卻又落榜,只進了新成立的鹿兒島大學。大學畢業後,他沒能如願進入帝國石油公司,到很多公司面試也都全部碰壁。正在他萬念俱灰之際,經大學老師介紹,才勉強進入了一家不太像樣的小企業,不至於成為無業游民。

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稻盛和夫不斷思考一個問題:「像自己這樣平凡的人,如果要過精採美麗的人生,到底需要什麼?」

後來,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豐富,特別是一項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成功所帶來的強烈自信,使得在稻盛和夫的心中,這個問題的答案逐漸明晰起來。

稻盛和夫創立京瓷公司後,他的經營管理能力日臻成熟,此期他最重要的一個發現,就是人生與經營是相通的,生活中信奉的哲學與經營哲學如出一轍,於是他提出了這個方程式並奉為圭臬,以鼓勵自己和他的創業伙伴們相信一點:能力極為平凡的人,照樣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功成名就之後的稻盛和夫,也經常強調唯有這個方程式才能解釋他的事業為何能持續成功。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神奇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

等號的左邊「人生·工作結果」可以理解為「成功」,而等號的右邊「思考方式」、「熱情」、「能力」三項,我們姑且稱之為「成功三要素」。

稻盛和夫對成功三要素先後順序的排列,絕非隨意為之。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其次是熱情,最後是能力。

能力與熱情

稻盛和夫將「能力」定義為「父母或上天的賜予」,主要指先天的體力和智力因素,或許翻譯為「天賦」更為準確。至於「熱情」,稻盛和夫也常用另外一個詞代替,那就是「努力」。相比於天賦,努力是後天的因素,是可以由人的意志支配的。

每個人的天賦和努力程度是不一樣的,稻盛將它們用分數來表示,範圍從0到100分不等。他舉例說,一個身體健康、頭腦聰穎的人,「能力」上是90分,但他自恃聰明,心生懈怠,「努力」只能打30分,那麼這個人是「90分的能力」乘上「30分的努力」,結果是2700分。

相對的,另一個人天賦的「能力」只有60分,但他為了彌補不足,拼命地工作,「努力」一項可打90分,「60分的能力」乘上「90分的努力」,就是5400分,比前一個人要整整多出一倍。

也就是說,那些天資平平但非常勤奮的人,比那些恃才傲物、不肯認真工作的人,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龜兔賽跑」的古老寓言,要說明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稻盛和夫用自己數十年的人生體驗和工作實踐,充分印證著這個結論。他自認為是個天賦平平的人,而在他的眼裡,他的創業伙伴們也都是普通人,但正是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將京瓷打造成了一個以高新技術領先世界的大公司,其秘訣之一正在於「努力」二字。

京瓷公司有一個奉行了幾十年的工作原則,即「壓強原則」。對於客戶的訂單,即使按當時的技術水準根本無力完成,或是客戶在質量、期限方面提出了「不合實際的要求」,公司也要接受下來,逼迫自己的團隊拼命努力,為了完成訂單而爭分奪秒,投入緊張而刺激的工作,結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要用將來的眼光來估量自己的能力」,這就是稻盛和夫對「努力」一詞的注解。

如果一個人天賦的能力強到做什麼事都輕而易舉,就像上帝一樣,「要有光,便有了光」,那他當然不需要努力。而一個人之所以需要努力,就在於他還有能力上的欠缺。一個人透過對比自己過去、現在的能力,就會明白:從現在起,該怎樣努力才能在未來某個時點,達到必要的能力水準,從而據此調整自己的工作重心。

天賦與努力的重要性眾所周知,這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發明大王愛迪生那個著名的成功公式:

成功=1%的天才+99%的汗水

但是在稻盛和夫看來,不管是天賦還是努力,都不是人生和事業成敗的決定因素,而決定因素在於「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

稻盛和夫在不同的場合,對這個「思考方式」有多種解釋,如人格、理念、思想、價值觀、信念、意志、心態、情緒等等,中文裡最權威的一種譯法是「人格·理念」。

人格有善惡之分,善的如誠實、開朗、勇敢、善良、利他等等,惡的如虛偽、任性、傲慢、妒嫉、自私等等。

理念屬於哲學中「認識論」的範疇,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一個循環過程產生的結果,理念有對錯之分,正確的理念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外部世界,並以此為基礎去改造、創造更新的、更美好的事物。

說到底,「思考方式」就是指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種精神狀態,與「能力」和「熱情」有所不同的是,「思考方式」因為有善惡、對錯之分,因此它的分數是從負100到正100。

一個人如果擁有正面的思考方式,他的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就會變大。反之,一個人天賦再高、熱情再高,如果他總是受到負面情緒的支配,或是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人生有錯誤的認識,那麼他的精神狀態就是一個負數。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小偷很有盜竊的天賦,也很努力地「工作「,但他的思考方式本身是邪惡的,是負數,所以他的人生只能是一個負數。類似這樣的事情,古今中外屢見不鮮。

稻盛和夫對「思考方式」的真切體會,最早可追朔至他13歲時得的一種致命疾病——肺結核,他意識到自私和冷漠是結核病的成因,而對患病小叔的大愛和關切,則是自己戰勝病魔的關鍵。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他創立京瓷公司之後,他都不忘向自己和其他人強調「思考方式」的價值,在他給三個成功因素所定的比重中,思考方式至少要佔到50%以上。稻盛和夫由一名勤勤懇懇的技術員轉變成「經營之聖」,思考方式的轉變最為關鍵。

在當今職場,天賦高又很努力的人並不少見,但有的人只能取得小小的成功,而有的人只成功於一時,最終仍然歸於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過於迷信自己的天賦和努力,而忽視了對自身心智的培育,在思考方式上出了問題。這個時候,能力和熱情反而成了限制他們發展的桎梏。而只有透過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才能夠重新找回自我,將能力和熱情在正確的方向上釋放出來。

比如一個既聰明、又勤奮的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表現出色,但是當他升任管理者,需要帶領團隊一起工作的時候,有些人就無法勝任了。很多時候,人們把這歸因於「領導才能」,但實際上,從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來研究,這是他的思考方式出了問題。讓一個人從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發展到以團隊建設和合作為中心,是一個很大的跨越,需要克服諸如傲慢、妒忌、猜疑、自我中心等諸多負面思維,過了這個坎,才是真正的「前途無量」。對此,中國蒙牛集團創始人牛根生先生也有一句名言,叫「小勝靠智,大勝靠德」。這裡的「德」,推而廣之,正是稻盛成功方程式中的「思考方式」。

返璞歸真

相比於愛迪生這樣的科學天才提出的「天賦+努力」式的成功模式,企業家、哲人稻盛和夫的方程式顯得更客觀、更睿智、更適合於蕓蕓眾生。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是一個整體,三大要素之間既互相獨立,又具有內在的聯繫,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為三者之間是相乘的關係,只要其中之一的分數增加,結果將以倍數增加,會使得人生和事業出現巨大的差別,這完全合乎現實的情況。

三大要素中,「思考方式」因具有從負100到正100之間的極大振幅,更是對最終的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可是它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思考方式由負變正,是一個人由失敗走向成功的關鍵,而三大因素在正的方向上不斷發展,就代表著這個人走上了成功的康莊大道。

有人或許要說:這不就是「先做人後做事」嘛,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

是的,這個方程式本身確實不是什麼驚人發現,它不像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愛迪生發明留聲機那樣驚世駭俗,但是,真理往往都是非常樸素的,樸素得不像是什麼了不得的真理,稻盛和夫自己也說:

「人生和經營的真諦,並非崇高得可望而不可及,更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東西,作為最基本的真理觀,其實它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問題是如何愚直地將它貫徹於始終。」

這就是所謂的「返璞歸真」,而稻盛和夫提出的這個方程式之所以風行世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稻盛和夫本人正是實踐這個方程式的最高典範。

他從先賢們的為人處世之道,從佛教、基督教以及中國的儒學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並將之應用於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收獲了巨大的成功。相比之下,很多人讀聖賢書,只是當做知識來理解,而沒有用來改變和提升自己的思考方式,當然起不到什麼作用。

不管在稻盛和夫的成功中,還有多少值得挖掘的經驗,但最終它們都可以歸結到這個方程式裡來。

了解了這個方程式之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更深入地探討稻盛和夫的工作秘笈吧! 閱讀完整內容
稻盛和夫寫給年輕人的工作秘笈

本文摘錄自‎

稻盛和夫寫給年輕人的工作秘笈

吳學剛

由 崧博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