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流傳下來的投資智慧

「你必須喜歡賠錢,討厭賺錢,喜歡賠錢,討厭賺錢……但我們是人類,我們喜歡的是賺錢,討厭的是賠錢。所以我們必須克服自身的人性。」

這就是「克里普的悖論」(Klipp’s Paradox) ── 睿智的老練芝加哥穀物交易家克里普無數次重複這個悖論,我因而得知了一個原型投資法,並很快把這個投資法納為己用。這個投資法就是迂迴途徑(roundabout approach,我們稍後將其稱為烏維格〔Umweg〕[1],最後則稱之為「奧地利學派投資法」〔Austrian Investing〕),這就是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我們追求的不是立即獲利的直接途徑,而是立即虧損的艱難迂迴途徑,此中間步驟會帶來更大的潛在獲利優勢。

曾使用此一古老策略的人,包括軍事將領和企業家 ── 他們是文明的毀滅者,也是創造者。事實上,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正運用此邏輯,以有機方式進行高效的成長。但若有人催促或強迫使用此策略時,卻會毀掉它。

由於這個策略難以執行,所以它一直是最少人走的迂迴道路,它太過違反我們的本性,也違反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而且在華爾街幾乎不可能執行此策略)。這正是為什麼它最終會如此有效。不過,願意改變思考方式、克服人性、遵循《資本之道》的投資人,一定有執行此策略的能力。

我們要如何解決這個悖論?為什麼繞道會比直行更有效率?為什麼向右走可能是通往左側終點的最高效率途徑?這種做法只是為了混淆視聽嗎?是因為空話聽起來特別聰明嗎?還是這個方法掩蓋了某些世界共通的真理?

想要獲得解答,得先深入反思何謂時間,以及我們如何看待時間。我們必須改變維度,從直接(immediate)進入中間(intermediate),從非時間(atemporal)進入跨時間(intertemporal)。我們必須堅定地看著前方,遠離現在正在發生的、可以看見的事物,轉向即將發生的、當下還看不見的事物。我把這種新視角稱為景深(depth of field,我將此光學術語用在時間上,而非空間上),指的是我們能敏銳感知長遠未來的能力。

有些人會以為,我指的是把思考模式從短期轉為長期,但重點並不在此。長期(long term)已變成陳腔濫調,甚至常常在詞彙意義上具有不一致性:依據長期目標來行動,通常需要我們立即承諾當下能看見的各種直接機會,經過長期等待再獲得結果 ── 這時候,我們往往不會對等待期間可能出現的跨時間機會進行適當的思考或區分(此外,常有人用「依照長期目標行動」作為藉口,合理化某些當下沒有按照計畫進行的事件)。

長期是一種遠視,短期是一種近視;景深則把焦點放在兩者之間。所以,我們不要以長期或短期思考。我們應該如同克里普悖論所要求的,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時間,也就是跨時間思考,時間是由一系列彼此呼應的「現在」所組成,每個片刻都會為下一個片刻做準備,這些片刻彼此連接,就像一首偉大的樂曲,或一根細繩上的許多串珠。

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克里普的悖論,揭示另一個更深層的悖論,它是人類最具開創性的多數思想之核心。儘管克里普不知道這一點,但他的悖論可以追溯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世代和文化,一如《老子》(此書後來被稱為《道德經》,但我在本書中會以原本的名字《老子》稱呼它,據稱此書的作者就是老子,名稱正是源自於他)的基本主題,《老子》是一部古時候的政治和軍事著作,也是中國道家哲學的原始論述和精華。

從《老子》來看,所有事物的最佳途徑都是經由相反方向前進:因損失而獲益,因獲益而損失;勝利並非源自取得一場關鍵勝仗,而是當下以迂迴的方式等待和準備,藉此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優勢。《老子》指出,在各種兩極狀況之間,在不平衡與平衡之間,存在著一種接續和更迭的基礎通用過程;每一種情況都有其反面。「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1

對克里普和老子來說,時間不是外在的事物(exogenous),而是內在的事物(endogenous),是萬事萬物的主因 ── 而耐心便是最寶貴的財富。

事實上,克里普可說是道家的哲人,他用一個簡單的原型訊息,概括了他如何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危險期貨市場中生存,並蓬勃發展了五十多年。

老子的核心概念:藉由不做事而成事

道教在古中國出現時,戰爭不斷將近兩世紀,那是西元前四○三年至西元前二二一年,後代稱之為戰國時代,中原地區的平原變成血淚交織的殺戮戰場。在這個時代,軍事技術、戰略和科技都在進步,例如高效率的部隊編排,還有騎兵和弩的出現。中國的軍隊借助這些新工具,攻入築有城牆的城鎮,雷霆萬鈞地突破邊境。戰爭和死亡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即使在投降之後,整個城鎮也常常被夷為平地2,母親在生下孩子之後,也不會期望他們能長大成人3。

戰國時代也是中國古文明的成形階段,哲學思想盛行,道家學者莊子稱之為「百家諸子」;《老子》和《孫子兵法》等著名道家經典誕生於這個豐饒的時代,前者是受到最廣泛認可的中國經典,也是如今全球最著名的經典之一。據聞該書的作者是老子,他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能是一個人,甚至可能是在不同時間點提出哲學思想的許多人。

根據傳統說法,老子為西元前六世紀的王朝看守典籍收藏所,不過,也有一些學者和漢學家認為老子是西元前四世紀的人。我們可以從傳說中得知,人們認為老子是與孔子同時代的前輩,孔子在公元前五五一年出生,四七九年逝世,據說他曾向老子請教,並稱讚老子「其猶龍邪」(不過老子嘲笑他太自大)。4此外,後來寫在竹簡上的書面形式《老子》(主要讀者是為軍閥提供建議的軍事戰略家),很可能是從早期的口述傳統衍生而來(因為內容大多押韻)。無論老子真實存在或僅為傳說,無論是有血有肉的人類還是典型神話,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不同時間點的許多人,他都為我們帶來了持久、永恆且普世通用的智慧。

對大多數人來說,《老子》是一部具有壓倒性宗教性質、甚至神祕性質的典籍,這種解釋上的偏見也許對《老子》造成了傷害。其實在歷史上,人們一直都用「老子學說」(Laoism)這個詞來區分哲學中的老子和後來的道教。繼一九七三年在馬王堆漢墓和一九九三年在郭店楚墓出土的考古發現(大量的破損絲綢和竹簡碎片)之後,近期又出現了一些重要的新譯本,為《老子》是哲學文本起源一事提供了證據5── 《老子》並不神祕,而是我們迫切需要的實用典籍。這種實用性尤其與衝突戰略有關(特別是當時最引人注目的政治與軍事策略),《老子》獲得優勢的方法無須脅迫敵方,也不需要總是依靠正面衝突。《資本之道》忠於這些道家根基。

《老子》只有五千個漢字和八十一章,用如同詩文一樣的簡短語句概述了道 ── 也就是「做事的模式」、方法、路徑或手段6,或者也可以說是與事物的本質和諧共處的過程,同時還會讓我們意識到一路上的每一步。漢學家安樂哲(Roger Ames)和郝大衛(David Hall)將描述為「創造道路的」、「行進的」(他們稱之為「動詞狀形容詞」)、一種跨時間的「焦點意識和場域意識」 ── 也就是景深 ── 我們可以透過道發展埋藏在各種型態、環境和系統中的潛力7。

貫穿《老子》的核心概念是無為,字面的意思是「不做」,但其含義遠不止於此。人們常誤以為無為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態度,但事實並非如此,無為指的是非強制性的行動 ── 我們可以在此看到,自由放任主義、自由至上主義,甚至無政府主義顯然源自《老子》,有些人認為《老子》是人類史上第一個提到相關概念的起源8(如「治國時應該如同煎小魚,放任不管即可,別干涉小魚的事」9── 這是老子的重要政治信念,有關此論述的最著名事件是羅納德.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在國情咨文中引用了此論述)。人們也認為《老子》是一種形式獨特的目的論,它強調個人的自我發展是不會受到任何外力干預。這樣的論述導向了為無為的悖論,為無為的字面意思是「進行不做事」,或者更好的解釋是「藉由不做事而成事」或「不做而做」10。「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2]。」11

無為中蘊含了等待客觀過程的重要性,以及痛苦地看著跨時間機會消失的重要性。《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3]?」12乍看之下,這句話是有關謙卑和寬容的教訓,不過,在我們等待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自願犧牲第一步,才能在未來跨出更長遠的一步。最高等形式的等待,其唯一重點就是獲得優勢。因此,等待過程中所隱含的表現謙遜,其實是一種虛假的謙遜,我們用謙遜隱藏起操控的藝術;正如法國漢學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指出:「哲人與操控者會融為一體。」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4]。」13這就是偽裝柔弱的欺騙效果。用艾姆斯和霍爾的話來說,這種時間結構中存在著《老子》的「矛盾之間的關連」14:我們運用虛假的謙卑,故意在當下變得柔弱,以便未來變得剛強 ── 正是因此,《老子》曰:「善勝敵者,不與。[5]」15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直接把《老子》看作一本教導我們如何以間接手段獲得優勢,或者透過「物極必反」來應付對手力量的指導手冊。16

鵲蛇相鬥,以柔克剛

以最具體的方式表現出無為的,或許是中國武術太極拳中,剛與柔如何互相作用 ── 這也不足為奇,畢竟太極拳直接從《老子》衍生而來。據傳,太極拳是由十三世紀的道家修士張三丰所創。他在武當山隱居時,看到一隻喜鵲與一條蛇拚死相鬥,忽然領悟了以柔克剛的道家真理17。他觀察到蛇一直跟著喜鵲移動 ── 真要說起來,蛇的動作其實和喜鵲互補 ── 蛇因此避開了喜鵲的多次攻擊,持續等待,最後抓住一個空隙的不平衡,瞬間咬住喜鵲,一擊斃命。這條蛇先耐心等待,為了最後的攻擊按兵不動,這段過程體現了《老子》高深又非常規的軍事技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18

太極拳和道家一樣,儘管已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更神祕的新時代,其根源仍在於武術應用;如今,這一點在源自陳氏太極拳的強大招式中,得到明顯的體現,中國河南省的陳村至今依然在練習這種太極拳。陳氏後裔陳鑫在開創性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指出,太極拳是一種具迷惑性的流轉循環之力 ── 這種力量叫作「繅絲」(繅音同搔) ── 「各種太極拳動作的主要目標就是繅絲,它是『迂迴』的核心原理。」19在撤退與前進、柔軟與剛強之間不斷流轉。(我的老師郭秋景和楊俊敏都是太極拳大師,我常在他們展現擒拿動作時被他們迷惑,難以做出判斷,這種宛如藝術的欺騙特性,差一點就達到應受譴責的程度。)

太極拳的肢體動作最強調的是在衝突中等待,透過柔弱來運用他人的迫切態度。在名為推手的兩人太極拳競技練習中,可以明顯看出此重點,對於外行人來說,參與這種練習的兩個人,看起來就像是正同時做出一系列精心編排過的動作。事實上,推手練習是一場巧妙的比賽,規則有嚴格的限制,雙方會做一連串微妙的交替佯攻和攻擊,試圖使對方倒地(或踏出邊界外)。真正的力量不在於「推」,而在於「走化」(推手是很適合用在迂迴與投資上的隱喻,之後我會再三採用此隱喻)。


▲推手的基本順序:走化與黏隨。

推手又稱作打手,《打手歌》是在過去數百年,於陳村口述傳承推手武藝的歌曲,歌詞指出推手參與者要「引進落空合即出」20。指的是引導或引誘對手施力落空,破壞其平衡狀態,藉由這個間接目標獲得優勢,接著直接攻擊對方。這就是推手的基本順序,走化、化勁與沾黏。走化指的是「走以化敵」,以走動化解敵人的攻擊,我們在走化與化勁的過程中悄悄撤退,把力量轉動、引導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接著再透過黏隨,也就是沾黏與跟隨,來運用方向有利的力量,最後再以決定性的反攻來還擊(總體來說,正如我們將會在第三章中所看到,這個順序描述了無為的策略,也就是勢)。

這場競爭是對手之間、剛硬與柔弱之間的欺騙性互補,而非對抗,雙方都在尋找適合的巧妙策略,這種策略的重點並非力量,而是耐心攻擊對方的平衡,之所以先向右走,是為了在最後果斷向左閱讀完整內容
資本之道:從孫子兵法到奧地利經濟學派,看透資本本質的迂迴手段

本文摘錄自‎

資本之道:從孫子兵法到奧地利經濟學派,看透資本本質的迂迴手段

馬克‧史匹茲納格爾

由 方舟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