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傾聽、表對情,和誰都能變麻吉

掌握「表情動作」,開心、爽朗不會錯


有「跟別人聊不下去」這種煩惱的人,都認為聊天最需重視「說話內容」,但實際上卻不是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最重要的因素。

根據調查,受到「說話內容」的影響只佔七%;「講話的語調或速度快慢等聽覺訊息」佔三八%;「表情、動作等視覺訊息」則是佔五五%。以下的對話,就可證實此調查──

例❶
A:「你確定要去○○公司上班了吧?」
B低著頭說:「喔,對啊。」
A:「真是恭喜你!現在的公司還有人事內定呀,你應該很高興吧?」
B面無表情地說:「是啊,很高興。」

例❷
A:「你確定要去○○公司上班了吧?」
B雖閉口不言,卻掩蓋不住臉上的笑意。
A:「真是恭喜你!現在的公司還有人事內定呀,你應該很高興吧?」
B:「哪有啊,運氣好而已啦!」

例❶中的B先生雖嘴上說著「高興」,但臉上表情陰沉。顯而易見,B先生並不開心;而在例❷,明顯可看出B先生內心雀躍。雖說得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但是從他的態度、表情、視線等,愉悅之心可說是溢於言表。只要掌握「開心的表情或動作」、「說話的語調愉快有精神」、「爽朗地回答」這三點,就能給人較佳觀感。但不擅主動與人聊天的人,他們大都忽略這些重點。

若是覺得自己不善於言詞,而緊張地皺眉頭,會讓別人認為你心情不好,對方也很難開口跟你說話;反之,時時刻刻保持笑口常開,給人很陽光的感覺,就會開始有人想與你親近。更重要的是,平常要練習在人前呈現開朗的樣貌,不然哪怕只是簡單的微笑,也會看起來僵硬笨拙。

從平時就展現開朗的表情、聲音,給人容易攀談的印象。


多傾聽,不搶話,打造愉悅「說話情境」


為什麼神給人類造了兩個耳朵、嘴巴卻只有一張呢?答案是──「為了多聽少說」。這是猶太人古老的傳說,表示聽人說話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盼望有人能傾聽自己的心聲。舉例來說,要是單戀好幾年的對象突然邀約你,高興之餘,會不會想把這事告訴你的親密好友?或是受到主管不合理地責備,「真是夠了,你聽我說啊……那主管真是過分!」像這種抱怨的話希望有人能接收。

老婆對老公不滿的原因是「老公沒有好好聽她說話」;相同地,下屬對主管有怨言,是由於「這些不滿無法抒發?」──「渴望被聆聽」的欲望是如此強烈,所以人們大都將善於傾聽的人視為珍寶。

「傾聽」這個行為絕非被動,而是主動提供對方一個「說話情境」的表現。若是不懂「聽人說話」而有以下的舉動,通常會被人厭惡──

• 不聽對方說話,一昧地說著自己想說的事
• 不管對方說了什麼,就是否定、批判對方
• 對於對方說的話,字字句句燃起抗拒心
• 由上往下看對方,準備開始說教
• 在對方說話時打岔,並且追問一些問題
• 對方說得正起勁時,就想把話作總結
• 自己提問,卻不聽別人的回答
• 只會附和,反應單調貧乏

假設你要吹個大氣球,首先就得將空氣吸滿肺部後再吐出,這跟「對話」的理論是相同的──「確實把對方的話聽到最後」,就等於是將空氣吸飽。因為把話聽到滿,才能夠回應出更多的話。

「聽別人說話」就是「提供說話情境」。不要插嘴、聽到最後,才能成為及格的傾聽者!


「神回應」打動人心,日常場合多練習


要想讓旁人覺得你是個「好聊的人」,從平常開始,對於他人的發言或事物,主動做出反應,並由小事培養「回應」的好習慣──

❶當看見對方髮型和平常不同:「耶,你是不是換髮型了?」

❷聽到蟋蟀的鳴叫聲:「現在是不是有秋天的感覺?」

❸大杯聖代端來時:「喔,這個份量真嚇人。」

❹在課堂時:點點頭「嗯嗯」地聽講師說話。

❺捷運裡和嬰兒對視:露出一抹微笑。

❻涼風吹過的時候:輕聲地說「真舒服!」

一邊看著電視的綜藝節目,順帶批評「哪有這麼蠢的啊!」。看新聞時,則是一面點頭並說:「原來是這樣呀!」。如此積極地自言自語也是練習反應力的好時機。

還有常把「早安」、「晚安」、「我出門了」、「謝謝」這種打招呼的話掛在嘴邊。

持續這麼做,當有人找你說話時,就能快速給予回應。

若是平時讓周遭的人看見自己是以開朗認真的態度看待事物,對方就會認為「跟這人說話不會被忽略,或被冷淡地對待。」因而有安全感。除此之外,也會給人「很好聊」的感覺。

今天看著本書直點頭的你,就是有充分學習到以上技巧。要是你只盯著書卻沒任何反應,請先邊點頭邊看書,開始這種自言自語式的練習!

培養對小事做出反應的習慣,營造熱絡易聊的氣氛!


適時「搭腔附和」,搭起溝通橋梁


在回話時,「附和」對方可表現出「我有認真聽你說話」的效果。

讓對方更願意說出心中所想

A:「將來有什麼夢想嗎?」
B:「可以的話,希望去巴黎待一年。」
A:「嗯嗯!」(積極地附和對方)
A:「那真不錯啊!但是為什麼要選巴黎呢?」
B:「欣賞繪畫是我的興趣。想去逛逛巴黎的美術館和展覽會。」
A:「嗯嗯!」(再度附和對方)
A:「你有在研究藝術這方面嗎?」
B:「沒有啦,畫得好壞實在看不懂。只不過在面對畫的時候,沒來由地被畫給療癒了……每當這時候就覺得很幸福。」

聆聽者越會附和對方,就越能聊得起來。相較於一般人只搭腔附和一次,回一句「嗯」,聆聽高手與人談話時,會傾盡心力傾聽對方心聲,並附和他人話語兩到三次。只要說得出「嗯嗯!」這句,人際關係也會隨之變好。

不過,並不是隨便附和的次數多就是好的接話方式。對於複雜、深刻的話題,需要緩慢深入地附和、回應對方,較能讓人說出內心所想。還有切記不要急著去附和對方的話,會讓人有「你是否有聽懂我在說什麼」的疑慮。總之,在聊天時「附和」的重點就是表現出「我有在聽你說話」。

如何有效擴展話題?

「某人的回話太有趣了,害我也不小心多嘴幾句(笑)」──聽人說話的這位不單只大致上發出個「嗯嗯」來搭腔附和對方,還善於加入「插話 」。「插話」是當對方說話時,巧妙地插進一句話。與其說是附和,不如說是給予「階段性反應」。

「然後呢?」、原來如此!」、「真的嗎?」、「騙人的吧!」、「好啊、好啊!」、「那種事啊!」、「的確!」、「這是最好的!」、「好厲害!」、「不愧是!」、「再說一點!」、「嚇了一跳!」等諸如此類,偶爾在談話之中穿插一句話作為回應,會令對方高興並且認為「你對他所說的話有興趣」,最終就會打開心房。

聽人說話時,適當加入「附和」、「插話」,這兩種組合就是聊天的最佳回應。如果有人對你說:「昨天我買了有生以來第一張彩券!」你可以這樣接話──

「你第一次買嗎?為什麼突然想買呢?」
「不錯啊。你買了多少錢?」
「如果是第一次買,一定會中的。人家常說新手運應該是有道理的!」
「要是中獎的話,你想買什麼?」

要如何回應對方雖可自由發揮,但只回個「嗯」、「這樣啊」這幾句,是不夠的。適時參雜幾句短短的感想或問題,能有效擴展話題。

掌握回應對方的訣竅,就可以使談話對象情緒高漲、聊得更起勁。


用「鸚鵡回話法」,突破對方心防


成為聆聽高手的秘訣裡,有一招叫做「鸚鵡回話法」。無論再怎麼不會說話的人,學會這個訣竅後,立刻就能派上用場。所謂的「鸚鵡回話」,就是將對方所說的話,原封不動還給他。

「這個連續假期你去哪了?」
「跟我老婆去了京都。」
「京都嗎?」
「嗯,我喜歡有歷史的街道。而且我也是初次住在祇園裡。」
「哎呀,你是第一次去住祇園啊?」

藉由重複對方講過的話,表達自己有確實理解對方所說,能令人感到安心踏實,對方也會認為他講的話有被聽進去。當人們逐漸卸下心防之時,彼此就會聊得欲罷不能!

對方若向你說:「謝謝你」。比起你回:「不不,你別客氣」不如回他:「我也是要謝謝你」。採用這種鸚鵡回話法,比較有機會讓人展露笑顏;相反地,對方要是說「嗯,好痛!」、「啊!真辛苦」等負面牢騷,也能用「真的很痛吧」、「實在是很辛苦」這種覆述對話內容的回話方式。對方只要被這麼一回話,似乎就像聆聽者能分擔疼痛的感覺而放鬆心情。

談話中適度地運用「鸚鵡回話法」,會給予人極大的安心感。


洞悉對方「情緒」,決定接話「語氣」


附和、插話、鸚鵡回話,無論哪個方法都是聆聽高手為了巧妙回應他人的高招,但要是獨漏「感情」就糟糕了。你必須看出對方是以高興、悲傷、快樂、寂寞等哪種心情在說話的?

想促進彼此關係,跟人聊得起來,除了要正確弄清楚對方的心情,「投入感情的接話」則是重要的關鍵。若是對方這樣跟你說──

例❶「這個週末是久違的休假,打算跟家裡的人去迪士尼樂園。」

例❷「這週末雖是久違的休假,但是上週媽媽病了……,預計要回老家探望。」

例❶對說話者而言顯然是個開心的計劃。按照這個情況,插話的內容就是跟對方一樣興致勃勃地回應他:「那真不錯啊!」對方聽了應該會開心,話題也能持續下去。

例❷對於說話者而言是個擔心的計劃。所以面對低聲說著「媽媽生病了」的對方,以同樣語氣回他「這樣啊……不過待在生病的媽媽身邊,媽媽才會心安吧!」像這樣的回應會比較好。若是在此嗤笑著地回說「這樣啊」,人品就會遭到懷疑;或是跟平常一樣,語氣平淡地說「啊,是喔!」,容易給人冷淡無情的印象。因此,帶點感情的回話是很重要的。

投入感情的巧妙插話訣竅,必須十分留意對方聲音的音調、大小、高低、節奏、表情、視線等等,並以「相同的語調回話」。

「兒子得了盲腸炎……」
「啊,沒事吧?」(同樣困擾似地回話)

「我保齡球打出了最高分耶!」
「喔,這樣很厲害耶!」(回以相同起勁的語調)

「手機掉到浴缸裡了!」

「啊!很心疼吧」(回以相同無精打采的表情)

「這次我被指派當店長了!」
「哇,恭喜!」(表現出認同對方實力的表情)

特別是女性,會對承接自己情感的人產生安全感和好感,如果聆聽者是位男性,那種好感也常會發展成愛情。要是男性在談話之中,特別使用帶有情感的鸚鵡回話法,也會變得受人歡迎。

帶有「感情」的鸚鵡回話法也是良好溝通的基本功夫。

話題很無趣,該如何轉移?


每個人個性不同,所以有時也會對對方說的內容沒什麼興趣。例如對方說:「現在對高爾夫球很有興趣」但是自己對高爾夫完全不熟悉,可又沒辦法轉移話題。

避開「無聊話題」,怎麼做?

為了能與像「高爾夫球」這種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連接,盡量拋個「想知道對方個性、品格的問題」,或「自己感興趣」的提問,就能解決你的困擾──

‧想知道對方個性、品格的問題
「○○你為麼會開始打高爾夫球?」
「打高爾夫球在何時會覺得開心? 」

‧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像我這種運動遲鈍的人,也能打高爾夫球嗎?」
「剛打高爾夫球,要花多少錢?」

要是勉強迎合對方說:「現在很會打了嗎?」被你這樣一問,對方就會回你「最近總算得點超過一百了」,話題很可能往專業性的方向前進,只會讓你接話更辛苦。

矯正「心不在焉」壞習慣

難以專注或對他人說話不感興趣的人,有著不注重「眼前這一刻」,只想著過去或未來事情的習慣。

「我剛才把工作搞砸了……」(過去的事情);「今晚要吃什麼呢?」(未來的事情)

跟人聊得正起勁時,腦海中會不會浮現出類似前述的「對話框」?這種心不在焉的感覺,一定會傳達給對方的,若是讓人覺得:「啊!這個人沒在聽我說話」即便只是一瞬間的感受,別人對你的信任和好感度都會大打折扣。

「心不在焉」是溝通的大敵。

不過臨時的一段對話,就要「專注聽對方講話」是有些困難。所以先養成平常上班要專心工作,遊玩就認真玩樂的習慣。熟悉轉換心態的技巧之後,心不在焉的次數就會減少。請務必練習看看「專注眼前的這一刻」。

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就問些關於對方品格或自己關心的事情。


閱讀完整內容
聽懂暗示,回話暖心的聰明接話術

本文摘錄自‎

聽懂暗示,回話暖心的聰明接話術

山口拓朗

由 格致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