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前瞻投資法,擁抱未來億兆美元獲利

先請大家想想我們取得的進步有多驚人。我小時候,要看電視得用手替電視機轉台,一共有七個台要轉;還要等待寄到家的《電視周刊》,好根據我們喜愛的節目排出時間表,安排作息。當時美國廣播公司的《運動大世界》讓我們每週共同分享「勝利的激情和失敗的痛苦」,縱使電視和世間所有事物都已今非昔比,這句話仍然震撼我們的心弦。投資跟運動一樣,都有贏家和輸家,我的職責是確保你享受勝利的激情,避免失敗的苦痛。其中的祕密就在於打開一扇通往未來的窗戶,告訴你如何變成高瞻遠矚的投資人,掌握未來的驚人報酬。
我認定未來會有很多致富空間,讓我信心十足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我獻身華爾街、擔任獨立全球財富經理人、主持創投基金的生涯中,看盡人類創新所能產生的最好結果,這些發明和進步創造了超乎想像的財富,讓有限資金的個人投資者可以變成百萬富翁。未來沒有限制,你可以抓住未來的前瞻投資趨勢,賺到驚人財富。你會在後文中看出,前瞻投資法需要高瞻遠矚,我們要找的不是價格超高、前途極為光明的企業巨頭,而是找到前途極為光明,股價卻像新創企業一樣低的公司。

近來華爾街似乎缺乏遠見,連號稱最精明的投資專家的操作,都變得愈來愈短視。那些苦心設計,透過長時間就可看到驚人成效的投資組合,現在卻在短短幾週、幾天、甚至幾小時的市場震盪中,被震得搖搖欲墜。現在的交易科技可以在幾微秒內,為你創造財富,而閃電崩盤也可以在大家還來不及計算的瞬間,害每一個人的財富蒸發一空。

大家的投資規劃不再是等到公司發表下一次季報之後,而是抱著過一天算一天、過一刻算一刻的日子。日子不是這樣過的,老實說,投資也不是這樣投資的,這就是我要寫這本書的原因。只要大家繼續創新、作夢和執行,偉大的企業就會熬過無數市場波動、轉折和動盪的考驗,繼續成長和創造財富,你可以遵循「前瞻投資法」,成為找出這種企業的投資人。

我會點出左右你投資決定的前瞻投資趨勢,讓你的財富以等比級數的方式增長。這些趨勢時刻都在我們身邊出現,例如,日趨複雜的業務與工程技術程序現在都在行動裝置中運行,改變我們跟時間和資訊的關係,也改變工作和娛樂之間的差異。普通智慧型手機所擁有的計算能力,大約是協助人類登月的電腦計算能力的一百萬倍,是三十年前最精良超級電腦計算能力的二.七倍。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我們的口袋裡都裝著全世界圖書館的藏書,但這只是所有改變中的一環。你會以為我在華爾街闖蕩三十年,應該看盡一切,但是我們要在本書中暢談的趨勢、產業和公司,仍然每天激發我的驚訝和激奮之情。我要引領你參與市場動向,借用一本經典傑作中的一句話,這些動向才是未來的「超大趨勢」,是正在改變世界的科技、人口因素和文化潮流。我們一起想像一下明日的世界,並以此投入我們的資金和心力,以便掌握時間和變化所能創造出的財富,讓沒有遠見的投資人去擔憂短期變化。我們可以在這種地方,打敗那些只考慮幾微秒之後變化的高頻交易公司。只要你注視前方,絕對不看照後鏡,五年後,你一定會脫穎而出。此刻在我們出發之際,我希望你牢牢記住三件事:  

▶01:「科技」已不是你認為的樣子  

不過是不久以前,蘋果和微軟只是公司創辦人在車庫裡打破成規、突發奇想的一個概念,但是,今日依靠軟體運作的運算設備,已經成為數十億人的工具,這些企業原本只是眾多初次公開發行股票中的後起之秀,現在已經變成市值以兆美元計算的全球經濟支柱。

賈伯斯、蓋茲和無數合作夥伴與競爭對手發動的數位革命尚未結束,他們的公司草創時,電腦速度很慢,體積龐大,貴得嚇人,只有最大型的機構和政府買得起,甚或有能力訓練程式設計師,個人可以擁有電腦的想法好比天方夜譚。

一個世代後,世界上到處是運算能力強大、足以打敗西洋棋大師或為登月火箭導航的設備,這些設備正在學習駕駛汽車、營運工廠、進行手術。而且隨著晶片愈小、愈快、愈便宜,這種事情轉眼就會出現。

但是矽谷的人已經在「矽」的天地裡迷失方向,科技業的每家公司都在生產智慧型產品,用來傳輸和儲存資訊,他們的世界裡,仍然只是億兆個半導體互相溝通而已。

未來真正的科技革命會把微晶片帶回現實人生,不再是生產更快的晶片,而是尋找運用晶片的新方法、設計程式,支援我們過想要過的日子。未來的科技公司會在後台運作,推動複雜的業務流程和驅動智慧型汽車;為車禍、疾病或老化而失去器官或手腳的人工作;提供教學和娛樂,以及傳輸最舊的古老資料和最新的重大新聞。

但這些東西不會取代人類。怎麼可能呢?這些東西可以增強人類的經驗、把我們從電腦確實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務中解放出來,但是會憑自己的心來跳舞、哀悼、祈禱或墜入愛河的機器人還遙遙無期。連最精細的人工智慧,也只能針對符合其記憶體中型態的事件,做出反應,無法妥善的即興發揮,也不會規劃更美好的未來。

科技沒有野心。世界上的電腦全都只是略微複雜的錘子和棒針,是人類用來達成某些目的的工具。如何運用這些力量,完全操之在己,我們在手機上挑選 App,我們可以教導手機,建議我們在排定的時間,打電話給什麼人,但是講電話的人還是我們自己。

歸根究柢,工具和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正是「科技」真正的用處。比賽誰能生產最好矽晶片的興奮之情只能短暫維持,現在應該架設矽谷和現實世界之間的橋樑了。在晶片到處普及的情況下,資金現在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自由流動。

看看那些我們視為「科技」公司的股票吧。亞馬遜公司當初是網路股市場的先鋒,現在每家商店卻都已經上網,而且大部分商店至少都有送貨到家的服務,亞馬遜的網站不再有什麼特別之處,傑夫.貝佐斯的超大企業現在只是一家普通的選擇性消費產品企業,對消費者而言只是另一家商店而已。

無可否認的是,亞馬遜是世界最大的商店,仍然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成長,但基本上,亞馬遜跟沃爾瑪百貨、目標百貨(Target)或好市多沒有不同。這些公司全都擁有電腦、網站和送貨到家的服務。貝佐斯擁有的電腦可能稍微好一點,但純粹的數位力量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是我有他無的競爭優勢,「科技」已經成為貝佐斯在現代世界中經營企業的普通方法,他現在只是在經營一家大型商店而已。

同樣的,字母公司(谷歌)1的業務已經遠遠超越純搜尋引擎業者;臉書公司已經成熟,早已不是早期大家為了聯繫大學朋友而上的網站。我們就像過去用電話跟遠地通話一樣,現在改用這些公司建立的基礎建設,支持全球無盡無止的對話。因為免費使用和理論上哪裡都可用的關係──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入──以至於現在這些企業其實已經不是「科技先驅」了。他們的核心業務是通訊、是到處傳播理念,所以早被列入電話公司、有線網路載具業者、電視頻道和傳統印刷出版商之類的行業中了。

連蘋果都不再是「科技」公司了。雖然在形式上,設在庫比蒂諾(編按:位於美國加州的城市)的這家企業巨頭還歸類為科技股,但在最初的 iPod 改變公司的命運後,現在早已變得比較像消費產品企業。蘋果的真正競爭對手是生產家庭音響設備、頭戴式耳機、電視機、健康偵測器和電話的企業。最後,蘋果甚至可能像其他企業一樣開始生產自己的汽車。雖然蘋果電腦比早先幾代人成長時用的電腦聰明得多,但是在本書的整體考慮中,即便連電腦本身也只是現代科技的其中一小部分。

然而,蘋果也是娛樂業者,銷售連接音樂、書籍和視訊影像的權利。因為蘋果支付(Apple Pay)和蘋果卡的緣故,蘋果公司也是金融服務公司,蘋果的 App 商店(App Store)是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市場。這些業務中的任何一種,都足以成為不同市場類別中的一分子,但是這些部分的總和卻獨一無二。

所有這四家企業巨頭都以無數或大或小的方式,破壞既有的商業市場景象,但是在我的投資名單上,真正的創新者絕對不是電腦製造商,他們永遠不可能引發矽谷的動盪。以引發矽谷動盪不安為目標的日子已經結束,如果你出於個人喜好而喜歡數據,很好,本書中仍然有很多你想要的數據!但是請你認識清楚,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東西是未來、是我認為具有真正投資機會、是跟矽谷擦身而過的外在天地中的東西。

PayPal 和斯貴(Square)兩家公司不是官方認定的科技股,他們的支付系統卻改變了產品與服務交易中的金流方式,但是,電腦仍然深深隱藏在其後。每次小孩利用智慧手機,傳送一些虛擬貨幣,償付他們互相積欠的小額債務時,上述的幾家公司都藏身在幕後。

就這些小孩來說,這種事情毫不戲劇化,甚至不值得注意。購買力透過虛擬貨幣傳來傳去、完全不變成實體貨幣這件事,根本不足為奇。這種錢只是資料的另一種形式,是電玩遊戲中的點數而已,從最初的貴金屬到紙幣上的數字,可以說都是如此。現在唯一的差別是貨幣的流通和累積速度極為快速而已。

未來的小孩成長時,和尖端科技(我們今天所認定的那些)間的關係會與我們截然不同。就像我們學習如何將電視機轉台和微波爐加熱食物一樣,他們幾乎跟新一代的設備和周遭的數位資料流融為一體。就像我們不會說微波爐是高科技,他們也甚至不會想到要求電冰箱訂購牛奶有什麼不尋常。

我們在後文中要研究的大部分公司就像電冰箱製造商一樣,會在未來的日常生活中留下印記。雖然近幾十年來,矽谷積聚了很多財富,但發生最大經濟變化的地方卻總是現實世界。因此,請把你的電腦術語拋諸腦後,如果你不能用平常的語言,把電腦術語向完全不知道電腦內部運作的人解釋清楚,這種術語完全只是喋喋不休而已。

我們瞻望二○五○年以後的世界時,全都應該消化另一個事實……。
▶02:未來(還)不是呈現平均分布  

「未來(還)不是呈現平均分布」這句話出自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曾拿下科幻文學界三大獎的知名科幻小說家)的科幻小說,此時此刻卻是真確無比的說法,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已經走在清楚的軌道上,向二○五○年進發,有些地方快速迎頭趕上之際,卻還在消化過去幾十年中的創新。

絕對不要忘了雖然每個月有二十四億人上臉書,卻還有四十億人根本沒有可靠的網際網路可使用。好消息是,隨著智慧型手機價格跌到人人幾乎都負擔得起上網的時候,這些人正在快速連上世界。未來五年內,臉書之類的公司在全世界會另外有二十億個潛在用戶,到二○五○年,全球所有地方都會連上網路,只有少數遙遠的角落例外。

這些大數據可以歸結為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西方採用網際網路的第一波浪潮已經成熟,但是全球市場的商機仍然以每年一○%的速度成長,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會繼續如此。這樣等於是每過十二個月,就會有四億人──比今日的北美洲總人口還多的人──初次踏上資訊高速公路。

這些人當中,有些出身自千百年來沒有什麼改變的社會,他們的生活水準低落;多樣化的食物和乾淨的衣服,以及其他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並不存在於他們的生活中,更別說寬頻串流媒體了。這幾億人和世界其他地方開始在線上互動時,會有極多的人類潛能有史以來第一次綻放出來。

看看中國僅僅在一代之內,從農業經濟變成現代工業強國,並把十億人口直接從鄉村生活提升到全球大都會生活,所產生的長期變化力量。因為大家上網購物的緣故,所以他們沒興趣在中國的很多新都市裡,興建實體商店;他們也不太買電腦、電視或固定有線網路,因為絕大多數人跳過這些中間階段,直接加入第四代行動電話(4G phone)熱潮。第四代行動電話就是他們的購物商場、銀行、音樂中心和客廳娛樂螢幕。

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在數位世界裡的需要,會從很多方面,把一切變得無關緊要,要把這幾十億人想成未來的小孩、想成二○五○年的主流市場。我認為,從他們的品味、野心和西方小孩一致的角度來看,他們大致上會往相同的方向進發。

畢竟,太平洋兩岸每年最賣座的電影都相同,中國人熟知披頭四樂團,也有人模仿美國的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上海有迪士尼樂園,香港也有一座。隨著印度、印尼和其他國家加入全球媒體生態系統後,我們會看到故事(narratives)、心愛角色和共同文化體驗有更大規模的匯流,從中可能產生遠距離的友誼。

能夠在這種生態系統中全方位經營的企業,可以靠著出口美國媒體產生的娛樂內容,給幾十億熱切的消費者,並把海外最大的流行風潮帶回美國,賺到很多錢。想想披頭四樂團初次來到美國時的狂熱風潮,跟著風潮而來的是產品、商品、時尚和配飾。

我們談論的不只是娛樂而已,現在工作職位也在全球各地來回移動,因為企業會到大家樂意接受合宜薪資的地方,追逐人力資源;受雇者知道自己可以住在任何地方,把每一個工作日的生產成果,用電話或網路送回公司。這種工作模式正在變成現狀,「虛擬」工作使境外和境內徵才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在「辦公室」由雲端運算構成時,每一個地方的人都可以跨越州界、國境和時區,相互合作。

可以搜尋的資訊增多,思考資訊的人增加,實際上保證科學會加速進步。面對持續不斷的資料流動,距離和中介的阻礙消失不見,各種程序現在都已經加速進行。以前文件需要驗證,因為運送要花時間的關係,延誤個幾星期是很正常的事情,偶爾這些文件還會遺失,整個程序就必須重來一遍,現在再也不會這樣了。
同樣的,過去完成一筆股票交易要花好幾天,要分配每季股息和投資人的其他報酬,必須靠郵寄紙本支票發放,支票要存進實體銀行,經過交換處理,才能動用這筆款項。外幣支票在這種系統中要處理更久,現在幾乎是立刻處理完畢。

想把這一切化為現實的公司,會面臨艱鉅的挑戰,我們投資人感興趣的正好就是這種公司,因為投資人希望以今日的估值,抓到未來的產業領袖。這些公司正在興建很多虛擬「不動產」,讓他們在即將出現的新經濟中,能夠收取等同租金(或至少等同通行費)的報酬。要把世界連結在一起,最快的方法是在高出地球二十到五十公里的地方,布設一系列自行供電的無人機和氣球,向全世界傳播第五代(5G)科技。人類的集體智慧不斷擴大,改變跨文化和企業界人群之間的聯繫方式。我們會需要所有這些頻寬,但是,這一點是本書後面的故事了。

現在,我希望你從這種討論中得到的啟示是:網際網路熱潮根本還沒有結束,即使根據最樂觀的估計,我們在連結全世界的任務上,也才完成百分之五十而已,這點表示,在第一波浪潮中領先的公司,業務可能會倍增後,商機才會消失殆盡,設法創造更好方法的新創企業可能成長到規模媲美今日的企業巨頭。

無論如何,這兩種情況都是長達數十年的過程,其中會含有錯誤的開始、逆轉和很多緩慢而穩定的進步。世界各個角落的人會繼續加入這場全球性的交流,引進新觀點、新問題和很多新構想,問題代表機會,理念會提供解決之道。  

▶03:未來總是不確定(而且這樣是好事)  

今天世界不穩定的程度到了有危險的地步──沒有一個系統能夠統一授權或支援所有世界級的專業技術。偶爾大家會覺得沒有人在負責照看這個世界。這件事本身不是壞事,但這種情況卻和我父母的時代大不相同,現在的世界比較民主,敢做出選擇和堅持到底的人,承擔的風險與獲得的報酬都比較高。在這樣的世界上,雄心勃勃、擁有堅強工作倫理和少許幸運的人可能更有前途,因為世界上阻礙這種人的東西會比較少,公平競爭的場合比較多;從某些角度來看是絕對公平,因為在自由市場中,沒有阻攔競爭的障礙。

這是推特(Twitter)盛行的世界,執行長可以即時、直接跟客戶、股東和競爭者溝通,繞過阻隔在他們中間的傳統公關系統。連白宮都會跳過制度性的審查,從事即時溝通。我們的經濟順暢而熱絡,優步(Uber)和 Airbnb 把原本的家用汽車和住家變成生財工具,如果你有心拚命,科技可以幫助你推動賺錢事業。

我剛剛踏進華爾街時,世界上充滿阻止這種事情發生的制度性障礙。公司股票要公開上市,得披荊斬棘,通過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序(我記得很清楚,因為當時我承辦過一些初次公開發行案子)。雖然主管機關推行繁複而令人困惑的管制,個人投資者卻在證券經紀商、分析師和其他仲介建構的不透明市場中,苟且求生,接受業內所發布,對跟錯一樣多的資訊。好的金融資訊只保留給付出最多費用的人,其他人想知道一家公司何時要發布季報績效數字,卻極為困難,更別說想知道那些默默達成的「共識」或私下通報的目標價了。

管制其實讓小企業和專門注意這種公司的投資人,失去自己小小規模所能提供的唯一優勢,也就是失去彈性。管制讓我們失去靈活的特性,不能根據需求僱用或解僱兼職勞工,然後又因為遵守法令的成本高昂,不能盡速擴大規模。很多傑出公司因此跌出投資銀行的特權客戶名單──這是大企業付出很多錢以獲得優先待遇,其他企業幾乎完全遭到漠視的地方。

現在的稅法則獎勵新創企業,如果你夠精明,又樂於接受機會的召喚,科技會確保每一家個人商店,得到的影響力媲美員工三十萬人、枝葉繁茂的大企業,你可以在你想爭取的業務上,勝過企業巨頭。所以你會想變成員工三十萬人的大企業嗎?這還會是你的目標嗎?

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現在這個世界的風險確實比較高,現在沒有安全的終身工作,你必須一再自我改造,這就是數位世界的代價。未來屬於新創企業、屬於創投基金、屬於改變遊戲規則的前瞻投資(Game Changer Investing)。

我們不知道下任總統最愛的產業政策是什麼,卻可以看出科技和創新會把我們帶到什麼地方去。未來會如何取決於我們,要看民間企業、公開市場,更要看我們所有人。還記得二○一七年的基礎建設題材嗎?那些只是僵固的資金投入,而不是「基礎建設週」該有的樣子。2基礎建設的確要靠某些人重建,卻不是靠聯邦政府,而是要指望民間公司和團體上來接手。

你以為大銀行的管制鎖鍊解開後,就會一飛衝天嗎?他們的鎖鍊其實已經解開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利用自己的自由,他們太大了、是容易擊中的目標、是拋錨的戰艦。與其買這種大企業,不如去買下一代靈活的小型金融企業、金融科技企業(fintech)、市場破壞者,以及不怕徹底翻新事業模式的地方銀行和信用合作社。

去買提供工具給區塊鏈礦工的公司;去買從事企業服務、委外業務、薪資處理、人力資源服務、行銷服務的公司;去買協助獨資經營企業以一己之力,提供大企業用整個部門才能提供的基本企業功能,並藉此賺錢的公司;去買提供稅務服務的布洛克公司(H&R Block)。一家公司唯一有的未來就是預期商業回報。

去買保險公司;去買進、長抱你所能找到最有創新能力的製藥公司;去買鑽探頁岩油的企業,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氣數已盡,在解體前會想辦法讓油價上漲。美國現在都已經是石油淨出口國了。去買液化天然氣運輸公司。

你要睜大眼睛,真正的贏家還沒有誕生,看到時要把握機會。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解決之道將會出現,未來會變得更靈活。未來自駕計程車永遠都會在路上開著,從不停車,我們熱愛自己的車子,但是,汽車銷售會像巨石一樣下墜,永遠不會恢復,會帶著鋼鐵和鋁的需求一齊落下。

要推動購物中心、退休、教育和住宅的再造。要接受失敗的風險,因為你會常常失敗。沒有風險就不會有報酬,新時代會重新提升大家對風險的容忍度,要勇於從事重責大任,充分瞭解你可能會失敗,卻還是要去承擔這個風險。

閱讀完整內容
買下未來

本文摘錄自‎

買下未來

希拉蕊•柯藍默

由 樂金文化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