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林青霞:那些與終身成就獎有關的女人們

LEGACY OF HER

她是不敗的銀幕女神,他是新電影女性面貌的刻畫者,一起在金馬奔騰之際,回顧他們在幕前幕後所刻畫的女人群像。

text_TIEN-HSIANG WEN realization_ANGELINE HSIAO editorial assistant_JHE-SYUE LIU photographs_金馬影展,甲上娛樂


《滾滾紅塵》,1990。

邁入一甲子的金馬獎,今年決定把終身成就獎頒給超級巨星林青霞,以及台灣新電影代表人物之一陳坤厚。

國際大螢幕的影后神話

林青霞雖然息影快20 年,一舉一動仍是媒體與影迷注目的焦點。她的電影生涯頗富傳奇性,在西門町被星探發掘,1973 年初登銀幕便在《窗外》飾演瓊瑤筆下愛上老師的女主角,然而本片因為版權糾紛在台禁映,這次因她獲獎,得各方協助方可在大銀幕正式放映這部被譽為史上最佳瓊瑤電影,意義非凡。

林青霞的星路璀璨,儘管首作與台灣緣慳一面,但在1970 年代文藝愛情片全盛時期有所謂「二林二秦」之稱,可見走紅程度。光就此期而論,她已是熠熠紅星,無庸置疑。但蔚為傳奇,還需後話延伸。當台灣類型電影在1980 年代跌入谷底,她卻不受影響,在香港另起爐灶,繼續走紅,主演型態也益發多元。終於在1990 年以《滾滾紅塵》兵荒馬亂下的緣起緣滅,得到金馬影后的肯定。這似乎給了她更大的力量,不僅嘗試演出舞台劇《暗戀桃花源》,成為1992 年電影版唯一的雲之凡,我們難得在銀幕上聽到本尊聲音(以往電影多為事後配音)。同年上映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的雌雄莫辨、亦正亦邪,更成了無可取代的經典角色,這次金馬還特地選映台灣未見的「粵語」版。

試問有多少明星能像林青霞穿梭古今,文武不擋;演出角色膾炙人口,還能化為圖騰?

台灣新電影的女子百態

至於另一位得主陳坤厚,他先以攝影師身分成名,代表作是李行的《汪洋中的一條船》,但我更喜歡描寫蕩母癡兒的《母親三十歲》,後者導演即是《窗外》的宋存壽。陳坤厚在1980 年代初期與侯孝賢合作無間,輪番導演好幾部片,其中陳坤厚掛帥的《小畢的故事》在40 年前的金馬獎大獲全勝,象徵了台灣電影的改朝換代,這部片也讓校園電影起家的張純芳脫胎換骨,以帶著拖油瓶改嫁外省老兵的小畢媽媽提名金馬影后。

陳坤厚其實很擅長拍女人。大眾最熟悉的可能是讓陸小芬從清秀村姑演到豪門怨婦的《桂花巷》,不清楚的是當年他為了保有原汁原味的台語版差點拿命拼的執著,這回影展播的自然是導演努力護住的版本。他可以拍傳統世家,也能講都會女子,張艾嘉在《最想念的季節》主動為肚子裡的孩子挑選爸爸,結果看上開打字行的李宗盛,訂合約假成婚,從彼此利用到日久生情,活脫是精彩又在地的瘋狂喜劇(Screwball Comedy),應該是他最被低估的作品。

不過最難得的還是改編自七等生小說的《結婚》,這部1985 年的電影在市面上消失已久,許多人僅聞其名,以為早已佚失,這是它數位化後的世界首映。劇情描述中藥店千金愛上農會窮小子的愛情故事,看似唯美浪漫,然而女主角楊潔玫不惜玉石俱焚的選擇,卻又讓人覺得火燙懾人。

因陳坤厚獲獎選映的幾部片,無意中竟成了台灣女性銀幕形象的一次匯集:清純的楊潔玫、壓抑的張純芳、煎熬的陸小芬、瀟灑的張艾嘉。很多人以為「台灣新電影」難以親近的迷思,也在陳坤厚迷人的影像風格與流暢的敘事中被一一破解了。

聞天祥
16歲開始發表電影文字,20歲起為臺灣各大報撰寫影評及專欄,投入影評書寫已30年。文字之外,曾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也受邀出任國内外電影獎評審,現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閱讀完整內容
Harper’s BAZAAR 11月號/2023 第405期

本文摘錄自‎

不只林青霞:那些與終身成就獎有關的女人們

Harper’s BAZAAR

11月號/2023 第4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