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公路一起BECOMING HAKKA

循著公路一起 BECOMING HAKKA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花啦嗶啵 FALABIDBOG

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花啦嗶啵Falabidbog」為主題, 從生態、歷史、產業、飲食等面向呈現客家文化豐富多元的底蘊。這場依循台三線,跨越北桃竹苗中五縣市、17 個鄉鎮、長達150 公里的藝術季,從藝術與設計出發,帶領人們踏上一場盛大的公路旅行,讓客家文化扎根地方,也讓不同於傳統,更加繽紛多元的客家想像,留在每個客家/非客家人的心裡。

●TEXT by 李尤 ●PHOTOGRAPHY by 蔡傑曦、YLH ●PHOTO COURTESY of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山冶計畫 ●ILLUSTRATION by CHOU YI ●EDITED by 梁雯晶


我們的島嶼西邊,躺著一條長長的公路。

全長436.3 公里的「台三線」,又稱為內山公路,北啟台北,南至屏東,串起台灣西部12個縣市,55 個鄉鎮區,也串起一段同樣綿長的歷史。

最初台三線的雛型,是清代為防止原漢墾地衝突而劃出的無形「番界」,到日治時期被闢建成零星的戰備道路,戰後又陸續歷經三次整併,才正式連接成如今的交通縱貫線。

對於北台灣的客家族群來說,這不僅是一條交通幹道,更是一條蘊含著族群墾拓衝突,串連世代經濟產業的命脈。曾經,為追逐水源和山林資源而落腳丘陵地的客家人,因應19 世紀國際市場的需求,把一車車茶葉、樟腦和香茅油裝箱,沿著公路運向四面八方,創造燦爛輝煌的「內山經濟」。

直到資源日漸枯竭、貿易需求不再,在產業結構現代化的過程中,內山公路的重要性逐漸消逝。越來越平整便捷的道路,把沿線16 個客家聚落的人們帶離開家鄉,送往更加富裕的城市謀生居住。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表示,這段依循著公路凝聚又四散的族群歷史,不僅是伴隨都市化而來的人口外移困境,也是來自桃、竹、苗的「北客」人共同的哀傷:「當我們離開了聚居的社區,離開了對原鄉土壤的認同,卻又來不及在城市生活中重塑自己社群的互動和文化生命力時,客家文化是逐漸在這過程中被融解的。」

為了重新牽起人與土地的關係,2019 年,客家委員會主辦了第一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希望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帶領人們和客家的地景與生活對話,重新看見地方的歷史文化。

時任「浪漫台三線專案辦公室」文化總監、現任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以下簡稱「客傳會」)董事長的陳邦畛(陳板)回憶,藝術季時長近兩個月、展場幅員跨越五個縣市,吸引了媒體及民眾的注目。「我們以慢生活為策展主題,叫做『有的是時間』,但籌備時間卻很倉促。來不及把地方政府對台三線不同的想像統合,藝術與地方社區的連結也還能更深刻。」他坦言因為時間匆促,團隊對於首屆嘗試的遺憾。

歷經四年的沉澱與研究,今(2023)年,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宣布回歸,由客傳會作為統籌主力,聯手創意顧問團隊「左腦創意」,在「藝術策展」之外新增設兩大主軸「設計導入」和「飲食實驗計畫」(詳見本期P.92〈客家菜的未來式〉),聚集50 位藝術家、21 組設計團隊和台三線上45 間餐廳,期待以永續經營的思考,讓藝術與設計鑽進在地的人文生活裡。

讓藝術開出多元的花

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主題「花啦嗶啵」(Falabidbog),為客語的「多彩繽紛」之意,期待翻轉過往大眾對於客家樸實、傳統的印象,強調沿線聚落裡多元的生活樣貌。陳邦畛解釋,「這串字音韻節奏活潑,不懂客語的人也能直覺感受到一股韻律感,讓人期待它會帶來什麼有趣的想像。」

本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藝術總策展人林怡華則相信,藝術能將抽象的語言感受具象化,「但藝術季不應只是場域的妝點,還應該召喚出隱身的地方文化,讓不為人知的故事透過藝術轉譯,重新被大眾認識。」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她在本次展場分布的15 個北客城鎮中往復穿越,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尋常人家交流,凝結客家族群複雜的生命史,最終以「淺山行路人」作為策展主軸,回應在地脈絡和議題,以客家與多元族群文化的流動風景為題,創作出各自理解的「花啦嗶啵」。

展覽內容共分為四大面向:「淺山生態」,回應北部客庄生活主場景的生態多樣性,看見穿山甲、石虎等動物及百草文化;「族群交織」,講述客家族群之外、台三線在不同民族的遷徙史中扮演的角色,也邀請兼有客家與原住民族血緣的藝術家參展,呈現複數的史觀。「世界細路」和「流動記憶」,則分別回顧台三線昔日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位置,以及存在各地不同客家族群間的語言和文化差異,年輕客籍藝術家為兒時熟識的習俗做出當代的轉譯(詳見本期P.64〈回家鄉創作,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藝術了〉),讓客家文化百年來不斷變化的有機狀態得以延續。

展覽內容之外,同樣「花啦嗶啵」的,還有展品的媒材與場域。從樟腦、陶土、蠶絲,到攝影、錄像、聲音等多元媒介的創作,分布山林、廟埕乃至地下停車場。林怡華介紹,藝術家團隊的身分背景也非常豐富,「42 組藝術家中,約四分之一由來自日本、美國、阿根廷等六國的國際藝術家組成 ; 四分之一為多元族群,包含原住民、閩南身分以及具雙重身分的藝術家。另外一半的客籍藝術家中,則特別邀請活躍在當代藝術圈,卻從未有機會回應自身客家身分、記憶,與文化進行創作對話的藝術家們,試圖發展對於當代客家想像的可能。」


▲日本藝術家岡部昌生在台中東勢進行拓繪。(攝影∕ YLH)

即使不是客家人,也可以Becoming Hakka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除了以活動、展覽形式開展之外,團隊更關心的是:藝術季所創造的影響力,能不能在展期結束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留下?

於4 月底舉辦的藝術季首場活動,由日本藝術家岡部昌生帶著人們在台中東勢鯉魚伯公廟前古老的砌石駁坎上進行拓繪,林怡華說:「那場活動來了比預期多一倍的人數、近兩百個人,椅子不夠坐,老人家都站起來讓位:『我想給小朋友們坐,已經好久沒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到廟裡了⋯⋯』我在想的共創,並不是共同創作作品而已,更重要的是創造共同記憶的起點。」當天活動結束後,廟方已經開始在討論,要把這個沒有門檻、從老到小都能上手的互動,變成日後廟方常態性舉辦的活動。

客傳會也於去(2022)年夏天成立「台三線藝術季學校」,期待以交流工作坊、凝聚共識的方式,開啟地方民眾、學者和藝術家的交流與對話。陳邦畛把藝術季視為一場社會實驗,「藝術季最重要的就是擾動地方、得到回饋,所有的過程與結果都可以在學校進行後續的討論與改進。」至於一場藝術季究竟能帶來什麼?客家與非客家人的心中,自有不同的解答。

陳邦畛猶記,籌備期間的共識會議上,「有人提問,『我不是客家人,真的可以辦客家活動嗎?』但在場的大家都肯定地告訴他,你做了就是了!這點讓我很感動。」同樣非客家人的林怡華如此詮釋,「歷代客家人在一次次的遷居中,從他稱到自稱為『客』,因地制宜、跟各地文化進行交融,所以今天的客家文化才會有如此多元、豐沛的能量。」她認為人人都該擁有這樣尊重原生文化、同時關照他者的「客家思維」,「所以即便不是客家人,我們也要becoming hakka。」

而從小在台三線聚落中長大的楊長鎮,也因此收穫了重新看待自己文化的新視角。他第一次強烈感受到客家花布的花、紅粄的紅和八音的喧嘩是如此華麗又熱鬧,這是客家文化在優雅又肅靜之外,內在另一個活潑、繽紛的面向。

「以前客家孩子出生時,會把胞衣(胎盤)用溫水洗乾淨,好好地埋進自家的三合院裡,落地生根。」楊長鎮描述客語中形容「家鄉」最傳神的意象,而他相信,透過藝術季讓大家重新看見地方客庄,持續理解和看見自身,即便長長的公路仍會牽引人們來來去去,但會有越來越多客家人行經台三線上時,能明確、自信地指著某一地,告訴別人也告訴自己:那裡是我的「胞衣跡」(bauˊiˊjiagˋ )。 閱讀完整內容
VERSE 6月號/2023第18期

本文摘錄自‎

地方

VERSE

6月號/2023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