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遙望15億公里外 解開泰坦星之謎

證明「土衛六」有群山與湖泊 葉永烜獲頒總統科學獎


二○○五年,一艘太空飛船降落在土星衛星「泰坦」上,回傳影像中有大氣層、山脈、湖泊,證明該星體與地球高度相似。主導這項研究計畫的華人葉永烜,為太空研究史立下里程碑。

撰文/馬揚異


▲葉永烜與中央大學科一館天文台合影。攝影·劉咸昌

【Profile】葉永烜
出生:1947年
現職: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經歷:亞國家太空計畫室首席科學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應用物理學博士
榮譽:總統科學獎、中研院院士、NASA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

葉永烜的研究室裡有一面黑板, 塞滿他凌亂繽紛的思緒:雙子星座的英文「Gemini」、一行行代數與算式、工整方正的中文字「嵇」⋯⋯。訪問時,他坐在黑板旁,不時拿起粉筆塗寫,寫完就將手上的粉筆灰往褲子一抹,留下一大片黃色痕跡,有種藝術家的率性。

眼前七十六歲的科學家生性幽默,訪問間不時迸出玩笑話。黑板上,磁鐵固定一張白紙,黑白輸出梵谷的名畫《在永恆之門》,畫中,愁苦的老人抱頭坐在椅子裡。問他這幅畫反映什麼心境?葉永烜指著對座的木凳笑了,「應該是研究生比較有感,他們跟我開會,就這樣坐我對面。」

催生泰坦觀測計畫 名留青史

在中央大學天文所任教的葉永烜,是當今世上最重要的天文學家之一。一九八二年,他提案並串連歐洲太空總署(ESA)、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全球兩百多位科學家,發射太空船到土星,觀測與地球高度相似的「土衛六」。經過二十多年努力,他證明「泰坦」上有山脈、湖泊,樹下天文學的重要里程碑,在二○○九年獲NASA「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

研究彗星、小行星、行星大氣四十餘年, 葉永烜在國際上兩大權威期刊《Science》、《Nature》上發表六十多篇論文,數量高居華裔科學家之冠。今年,他更從蔡英文總統手中接下台灣科學研究最高榮譽「總統科學獎」,這座獎表揚他在太空研究、產學合作的重要貢獻。

成就與獎項如繁星閃爍,不過這一切,並非葉永烜帶著強烈企圖心和意志的奮力追求;科學家的人生,反倒像他研究室裡那面黑板,乍看沒有一貫的秩序和意義,卻在浩大的宇宙,孕育出一個個發光的星系。


▲獲頒總統科學獎的葉永烜,不只在研究領域貢獻良多,也致力於學齡前到高中階段的天文科普教育。總統府提供

誤打誤撞 闖入天文研究軌道

不同於許多從小志向明確的成功人士,在天文學家葉永烜的童年時期,太空比什麼都遙遠。

一九四七年,他出生在國共內戰時期的中國南京,父母曾帶他短暫逃到台灣生活一年,又在四九年轉往澳門定居。作為難民,葉永烜從小家境清貧,父親遠在印尼教書,微薄的薪水不夠用,家裡還不時寄信給遠在瑞士的姑丈尋求接濟。

「月初拿到薪水,常常到二十號錢就用完了。」葉永烜回憶:「有一次沒錢,家裡唯一值錢的是一個縫衣機,媽媽把縫衣機典當了,才有錢去買菜。」

拮据的環境下,讀書是件奢侈的事。葉永烜上高中時,父親回到澳門教書,他進入父親任教的學校就讀,學費已被減免,家裡仍繳不出來:「有一次校長還特別找我過去,提醒我『永烜你要回去叫爸爸交學費』。」

葉永烜清楚記得,當時澳門沒有大學,他直到高二才知道,畢業後還要接著讀大學。當別人老早就確立目標、為人生做選擇時,他很晚才意識到「選項」的存在。

沒有特定目標和志向的他,當時考進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由於在校成績不錯,教授建議他申請幾間研究所,「碰巧美國匹茲堡大學給我獎學金,我就去了。」求學一路順遂,但到了申請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班,他卻幾度碰壁,找不到有研究計畫、付得出博士生薪水的指導教授。

直到某天,他隨手敲了一個教授的門,這個動作,對他的人生帶來重大影響。

「教授看到我很高興,丟了一本天文學講義給我。」葉永烜回憶起那天,直說當時連指導教授的研究領域都不清楚,隨手翻了幾頁講義,很快就決定要加入研究團隊。在學術宇宙裡漂泊不定的他,就這樣誤打誤撞,闖入了天文研究的軌道。

不知是偶然還是注定,葉永烜跟隨的這名瑞典教授阿爾文(Hannes Alfvén),在他加入研究室幾周後,得到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談起這位「古怪」教授帶來的啟發,葉永烜說:「教授常講,科學家很重要的一個特質是『直覺』。你知道答案在哪裡,但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阿爾文要學生抱持直覺與好奇心、不斷挑戰別人,也成為葉永烜在學術之路上重要的養分。

博士班畢業不久後,三十五歲的葉永烜,在一九八二年提出了極具開創性的「卡西尼-惠根斯計畫」,目標為發射太空船、觀測土星及其衛星的樣貌與生態。當時,NASA剛有兩艘無人太空船掠過土星、首度回傳土星影像,一些科學家研判,泰坦可能與地球高度相似,然而未登陸泰坦前,這些說法都難以證實。

問及初出茅廬的他,是否承襲了教授的直覺與好奇心?葉永烜搖搖頭:「當時只覺得好像有一個研究缺口,值得一試。」他語氣輕描淡寫,平緩地說著宏大計畫發起時微小的起心動念。

因為他比誰都清楚,這是一項比登天還難的計畫,當時全世界還沒出現能夠登陸泰坦的技術。「很多資深科學家一看到,就跟我打賭說『不行』。」葉永烜笑說,就連他也不確定計畫會不會成功。


▲葉永烜愛看電影,訪問間在黑板寫下多部大學時期在香港看的台灣電影,包括《我女若蘭》、《養鴨人家》等。攝影·劉咸昌

寂寥風聲 一圓23年的等待

技術門檻需要長時間克服,等待期間,葉永烜邊做其他研究、讓計畫慢慢步上正軌。如同阿爾文研究小行星、隔了近三十年才被美國政府重視,卡西尼計畫醞釀了十五年,終於在一九九七年從地球發射。

八年之後,與卡西尼號分離的惠根斯飛船,在○五年一月進入泰坦大氣層。在八公里高空中,飛船向地球回傳星球上台地與水紋橫臥的景象;隨後飛船繼續降落,又回傳一張雲霧中石塊遍布的地表畫面。「第一眼看到⋯⋯還以為是弄錯了,把火星表面的圖片放在這裡。」在一篇事後回顧的文章中,葉永烜幽默地憶述當時的悸動。

飛船落地後,持續運作了兩個多小時。除了影像之外,一個錄音儀器更將泰坦的聲音帶回地球。這一天,二十三年前提出這項研究計畫的葉永烜,在距離泰坦十五億公里外的地球,聽見了遙遠星球上的風聲。

這項計畫早已被公認為太空史上最成功的研究計畫之一,與登錄月球的「阿波羅計畫」並列。不過,訪問談及這項計畫,葉永烜語氣沒有太多驕傲,回顧當時他的文章,也僅是平靜地寫下:「假如人類有日在泰坦相逢,希望還會記起它的風聲是我們首先聽到的。」

二○二三年的今天,葉永烜早已過了退休的年紀,但他的研究、對太空世界的探索,仍持續進行著。訪問過程中,黑板上那幅《在永恆之門》的老人始終坐在他旁邊。葉永烜沒有特別解釋,在這幅晚年的畫中,梵谷想要呈現一名老人在平凡的日常中,在冥冥中感受到神靈或永恆的存在。

某種程度上,畫中的人或許也是他,儘管渺小而謙卑,但透過日復一日的研究,他仍在太空中尋找光亮與解答。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3/11月 第1404期

本文摘錄自‎

從地球遙望15億公里外 解開泰坦星之謎

今周刊

2023/11月 第1404期